不少上班族會選在最近領完年終後,轉換跑道,跳槽加薪也等於自己賺紅包。最近,人力銀行觀察發現,「年後上班」「年後轉職」搜尋次數大幅增加,尤其中壯高齡上班族,以往最安穩,今年成轉職大軍。但是,職場專家普遍認為中年轉業難,目前最受歡迎的轉職選項,以及實際徵才五大成長領域又在哪?
農曆年後是不少上班族轉換跑道的時間點,人力銀行調查,「年後上班」「年後轉職」近一個月來已經成為熱搜關鍵字,甚至比去年同期增加26%。國內3大求職網也開設相關選項,104開出年後上班專區、1111開設年後轉職專頁、yes123設立轉職專區等,吸引有意在年後轉職的人潮。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年後上班、轉職的浪潮中,轉職者年齡有往中壯高齡走的明顯趨勢,看到35歲至64歲成為轉職動能最強的一個族群。
中壯、中高年族群轉職動能強
104調查指出,從2022年12月開始,求職進站人數明顯增加,比起上年同期增加14%,其中,轉職動能最強烈的為35歲至44歲的中壯年族群,大幅增加83%,其次是55歲至64歲的中高齡族群,也增加72%。
104人力銀行顧客價值處資深協理翁維薇分析,中壯年族群一般來說是工作比較穩定的一群,但是因約在5年前台灣進入少子化階段,大學畢業每年少1萬至2萬人,5年下來的複合成長,大學畢業生的人力缺口愈來愈大,但是勞動市場中對「新鮮的肝」需求並沒有減少,所以只能往較高年齡的區間來位移,企業也祭出比較好的招才條件,是這波中壯年族群成為轉職浪潮的主力原因。
翁維薇表示,去年開始有許多科技大廠在找一些相關專業的技術人才時,評估40幾歲的人的穩定度跟專業度其實是高的,也開始往年齡高的部分選才。相對年輕人數量不多、專業跟穩定度不是那麼高的狀況之下,其實能挑的人才是有限。
另外,這一波,以文字傳媒、軍警保全、技術維修類這三個職業的人最想轉職,轉職的比例排前三名,以文字傳媒來說,由2021年的主動應徵的次數由2.5次提升為3次,軍警保全主動應徵次數由3.5次增加到4次。
餐飲業及旅遊業徵才火力全開
但是,104調查顯示,徵才職缺成長最多的五大產業為醫療服務業、運動及旅遊休閒業、餐飲業、教育服務業、零售業。
翁維薇分析指出,疫後商機大爆發,各國邊境放寬,旅遊潮復甦,旅遊業釋出大量職缺招募新血,餐飲人員新增工作成長幅度高達21%,餐飲、門市相關職缺強力徵才,要搶賺這波疫後的報復性消費及年節商機。
此外,隨著疫情持續變動,加上健康產業受到景氣的連動性低,醫療服務人員始終不足,因此在產業職缺成長排名方面,醫療服務業以31.1%的比例拿下第一名。其次是運動及旅遊休閒服務業,以29.2%緊追在後;餐飲業及教育服務業也有逾19%的內需,排在第三及第四位,第五名則是占比14.4%的零售業,內需市場的需求相當強勁。
104調查顯示,行政、業務、助理、司機、作業員是年後上班熱搜關鍵字前5項。若以喜好的企業來看,台達電、鴻海、華碩、國泰金、中信金則是位居前5名最夯企業,其中,台達電以單月超過2600位求職者投遞履歷拿下第一、鴻海也超過2300位、國泰金有1800多位、中信金逾1600位、華碩約1500位,科技業及金控豐厚的年終仍是上班族轉職的重要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