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今年哪件事最震撼?大陸疫情、俄烏戰爭上榜

《遠見》2022國際大事榜

吳凱西
user

吳凱西

2022-12-29

瀏覽數 9,300+

圖/俄烏戰爭發生後,各處都有人為烏克蘭聲援。取自pexels
圖/俄烏戰爭發生後,各處都有人為烏克蘭聲援。取自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2022年,人們逐漸與新冠病毒共存,然而,戰爭與極端氣候在今年也對我們造成威脅。在經濟、能源、環境、糧食的多重危機下,小國家首當其衝,全球能否攜手互助、共創和平?此外,今年我們也在各種天災人禍間,失去許多珍貴的性命,他們都發人深省:我們想要怎樣的改變與未來?

一、RCEP生效 

今年元旦RCEP正式生效。達志影像

今年元旦RCEP正式生效。達志影像

今年元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正式生效。其由東協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共計15個成員國組成。旨在取消成員國之間90%以上商品關稅。此協定是全球覆蓋範圍最廣的自貿協定,RCEP成員國將覆蓋全球近三分之一的GDP(26.2兆美元)及人口。美國華府智庫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中、日、韓三國可能因此獲得最大利益。

二、俄烏戰爭

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國總統普丁正式宣布向烏克蘭政府宣戰。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國總統普丁正式宣布向烏克蘭政府宣戰。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國總統普丁正式宣布向烏克蘭政府宣戰。其目標不僅是烏東親俄地區,更揚言消滅烏克蘭軍隊、推翻其政府。歷時超過10個月,戰爭仍持續,根據《路透社》統計,戰爭致死超過四萬人、造成1360萬人流離失所、毀損價值約3500億美元的財物。此外,俄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及糧食供應者,這場戰爭也引發全球能源及糧食危機。

三、前日相安倍遇刺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Flickr by U.S. Embassy Tokyo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Flickr by U.S. Embassy Tokyo

日本時間 7 月 8 日上午 11 點半,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正為了即將來臨的參議員選舉,於奈良市「大和西大寺車站」前進行街頭演講,不料突遭槍擊身亡。兇手當場遭逮,是前海上自衛隊成員山下徹也,但殺人動機不明。安倍晉三兩度出任日本首相,是該國立憲以來任期最長的首相,亦是戰後日本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長期主張日本應在國際社會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四、斯里蘭卡破產引新興市場恐慌

7月18日斯里蘭卡宣布破產。wikimedia commons by AntanO

7月18日斯里蘭卡宣布破產。wikimedia commons by AntanO

在疫情與戰爭的多重打擊下,許多新興經濟體不敵高昂財政成本打擊。7月18日,斯里蘭卡宣布破產,觀光收入銳減使原本就每況愈下的南亞國家經濟狀況雪上加霜。非營利組織Karandaaz Pakistan風險長何比汗(Ammar Habib Khan)認為,亞洲金融風暴恐再度引爆。全球經濟前景差,小國首當其衝,IMF估計目前有38個發展中國家面臨債務問題威脅。

五、裴洛西訪台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台。外交部提供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台。外交部提供

8月2日深夜,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不顧中國官方嚴詞警告,乘專機抵台,成為第2位訪台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拜會總統蔡英文以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短短19小時行程緊湊。裴洛西長期以關注中國人權見稱,她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支持民主改革派,也公開表達譴責中國對港人以及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暴行,是美國對中國強硬派的代表人物。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六、英國女王逝世

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取自@RoyalFamily推特

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取自@RoyalFamily推特

伊麗莎白女王二世於9月8日逝世,享耆壽96歲,她不僅是英國歷史上最長壽且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世時亦為當前全球的最年長君主。伊麗莎白二世誕生於1926年4月21日;1952年2月,二戰甫結束之際登基。她曾不斷地造訪前殖民地、並組織大英國協,以重振戰後英國逐漸衰退的國力。英國人民普遍認同女王,2012年,女王登基60年,其支持率已超過九成。

七、伊朗頭巾運動

伊朗民眾脫下頭巾、走上街頭。取自@KMooreGilbert推特

伊朗民眾脫下頭巾、走上街頭。取自@KMooreGilbert推特

9月13日,22歲伊朗女子瑪莎.艾米尼(Mahsa Amini),因配戴頭巾的方式不符規定,遭伊朗宗教警察強制逮捕,隨後陷入昏迷,16日傳出死訊。民眾怒火瞬間燎原,指控警方致其於死,但當局聲稱艾米尼死因為心臟病發。伊朗民眾脫下頭巾、走上街頭、高喊:「女性!生命!自由!」抗議行動引起國際回響,但伊朗當局仍態度強硬,甚至對抗議民眾判處極刑。

八、南韓梨泰院事故

10月29日晚間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截自google map

10月29日晚間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截自google map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於10月29日晚間,睽違兩年,疫情減緩,十萬多人前來共襄盛舉酒吧的萬聖節活動。然而,人潮不斷自大路及地鐵站湧入斜坡小巷,造成人群像骨牌般跌倒、層疊擠壓,158人死亡、196人受傷,是韓國迄今最嚴重的踩踏事故。憾事發生原因在於並未配套適當人流管控措施,因此梨泰院事故後,各國紛紛自我關注檢討。

九、全球氣候危機+COP27

COP27在埃及舉行。白育綸攝

COP27在埃及舉行。白育綸攝

2022年,全球各地飽受洪水、乾旱肆虐,夏天,破紀錄的熱浪也朝高緯度國家襲來,頻繁且劇烈的極端氣候使各國意識到環境保護刻不容緩。2022年11月於埃及舉行的COP27氣候峰會結束後,歐美各國加強新環境法力道,也承諾協助脆弱國家應對氣候災劫。然而,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化前攝氏1.5度的目標,被認為已經幾乎不可能達成。

十、白紙革命+中國將解封

中國過度嚴苛的防疫措施引發「白紙革命」。達志影像

中國過度嚴苛的防疫措施引發「白紙革命」。達志影像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24日吉祥苑社區發生火災,然而卻因為疫情封控措施而逃生不及,至少十人葬身火海。民眾怒火包不住,中國過度嚴苛的防疫措施已對民眾生活造成諸多不便,甚至危及行命。大城市裡,許多人上街高舉白紙,表達無聲的抗議。中共當局為撫平民怨,不再以清零為目標,而祭出明顯放寬不少的《防疫新十條》規定。現在,全球各國都在關注中國解封後的新變化,預料這個大國在2023年也將因此對全世界帶來疫情,經濟方面的驚人影響。是好是壞仍難說。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