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兵役延長掀熱議!退役中將龔家政揭露兩岸嚴峻情勢的生存法則

雜誌原標題:企管治軍拚第一 龔家政解甲拚和平

劉宗翰
user

劉宗翰

2022-12-28

瀏覽數 15,650+

海軍中將龔家政退役後,除了持續貢獻軍事專業,更致力推動兩岸和平。 陳之俊攝
海軍中將龔家政退役後,除了持續貢獻軍事專業,更致力推動兩岸和平。 陳之俊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3 / 1月號雜誌 全球新霸主從缺?

12月27日,蔡英文總統投下義務役恢復一年的震撼彈,讓國防改革成為全民熱議焦點海軍退役中將、中科院前院長龔家政,近期也因出版口述歷史訪談,意外掀起漣漪。面對中共解放軍威脅遽增,曾肩負建軍備戰重責的他,如何看待兩岸軍備落差上的殘酷現實,台灣政府又該怎麼因應?

雲峰計畫神祕軍備 中科院前院長首度證實」「中科院前院長龔家政揭研製內幕」……。幾天前,數個聳動的新聞標題,登上各大報的頭版,讓「國造飛彈祕辛」,頓時成為網路熱搜話題。大眾不禁好奇,這位橫空出世的中科院前院長,究竟是誰? 

202211月,由中研院出版的退役中將龔家政口述歷史訪談,回顧其多年前參與軍購、拉法葉案調查,以及中科院院長任內的研發案,意外掀起漣漪。 

「我在書中提及的國防業務,不但不是機密,反倒都是令人感動的研發故事!」龔家政接受《遠見雜誌》專訪前,先做了澄清。 

現年75歲的龔家政,生於安徽馬鞍山,三個月大時,舉家隨部隊來台,落腳台北萬華的老眷村。 由於家境並不富裕,甚至得靠借貸度日。

龔家政憶起貧困的童年,充斥著兩種味道:淹水泡爛房子的惡臭,以及煮飯燒煤的煙燻味。初中時,他考上板橋中學,每天騎單車往返通勤,鍛鍊出強健體魄,卻因沉迷打籃球,荒廢學業,念了四年才畢業。

曾經對未來茫然,18歲那年,龔家政在鄰居邀約下,報考海軍官校預備班,自此改變一生。 

提及部分媒體將可公開的研發過程指為國防祕辛,龔家政頗感無奈。 陳之俊攝

提及部分媒體將可公開的研發過程指為國防祕辛,龔家政頗感無奈。 陳之俊攝

用企管知識帶兵,推動變革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軍中的土壤特別適合我,放對位置就全力以赴!」踏上軍旅後,龔家政勤奮苦讀,預備班二年級即獲頒榮譽學生獎章,並以優異成績錄取海軍官校;昔日打下的體能基礎也成為優勢,官校四年均獲越野賽冠軍,更是田徑金牌的常勝軍。 

1973年官校畢業後,龔家政把握每次學習的機會,不論在海上或陸地,均積極吸收各項技能,苦幹實幹的精神,深獲時任海總副參謀長(後為海軍總司令)葉昌桐賞識,將其拔擢為侍從官。 

「海軍是我一生的志業,持續進修加上學以致用,能讓工作、帶兵更有效率,」19827月,在葉昌桐鼓勵下,他前往美國達拉斯大學攻讀企業管理碩士。 

兩年後學成歸國,便迫不及待返回艦上活用所學。 龔家政以企管知識治軍的事蹟,迄今仍在軍中流傳。他當場分享三個著名案例。 

一、菱形化管理,艦隊向前行。龔家政在紙上隨手畫出一個菱形圖,把艦上士兵分成三類,上下兩端各占7.5%。 

上端,成員是優秀大專兵、輿論領袖,擔任管理幹部的助力,引領組織進步;下端,則為經常搗蛋、有前科者,他把多數時間用來管理,並導正這些人;至於中間85%,因為不會興風作浪,就讓其乖乖「數饅頭」。 

如此下來,便能讓成員複雜的戰艦,有條不紊地穩定前進。 

二、設計獎懲卡,激發榮譽感。龔家政為每位士兵設計一張獎懲紀錄卡,表現好及犯錯都會記點,以此做為敘獎、給假標準。 

他並宣達,士兵退伍後,紀錄將送至團管區,若要謀職,想應徵的企業可藉此了解其軍中表現,做為錄取參考。此舉果然成功激發榮譽感,讓士兵更勇於表現。 

三、汰換老設備,找回向心力。30多年前,艦上生活品質不佳,導致官兵士氣低落。龔家政擔任艦長後,善用福利社的盈餘,四處說服廠商,爭取分期付款,汰換艦上老舊的洗衣機、烘衣機、飲水機及電扇。 

「小兵感受到長官付諸行動的關懷,自然很賣力!」因此,龔家政帶的艦隊,官兵總是自動自發、積極任事,不僅艦上乾淨整潔,連螺絲釘也擦得晶亮,「當時其他戰艦都不想停靠在我們旁邊,深怕被比較!」他笑著回憶。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光是太原艦長任內,龔家政的團隊就榮獲艦艇部隊戰技競賽總冠軍、艦隊莒光週政治教育特優艦,他個人更獲頒保舉最優人員、莒光連艦隊長及國軍莒光楷模等,讓「龔第一」的名號不脛而走。 

龔家政擔任艦長時治軍嚴謹,休假時與官兵打成一片,展現十足親和力。龔家政提供

龔家政擔任艦長時治軍嚴謹,休假時與官兵打成一片,展現十足親和力。龔家政提供

專注關鍵研發,活化中科院

1989年,龔家政二度赴美,前往羅德島州海軍戰爭學院進修,並憑藉流利的外語及溝通能力,多次代表海軍參與重大軍購及拉法葉案的調查。 

20046月,龔家政接掌中科院,旋即投入多項重要武器的測試與結案。包含重做雄二E飛彈、研發雄三飛彈,還有日前備受關注的「雲峰計畫」(W-99超音速巡弋飛彈)等,有些專案曾胎死腹中,在其不服輸的個性下,紛紛起死回生,順利達標。 

眼見中科院多年來,衍生不少人事與治理上的沉痾,龔家政上任後,也決心整頓院內風氣,再度將企管知識與治軍經驗,活用在改革上。 

首先,杜絕冗員,建立危機意識。他推動不適任者優退,在兼顧員工權益與尊嚴下,和平精簡人力。在其任內裁掉數百名員額,是過去七年的五倍。 

其次,唯才是用,整頓領導團隊。改變以輩份年資輪流接班的陋規,拔擢有專業與品德的領導人。人員招聘上更掃除「近親繁殖」的亂象,適才適所。 

第三,擘畫願景,創造短程績效。他要求院內六個所提出短、中、長程計畫,清楚說明研發目的與貢獻,並創造短程戰果,激勵士氣。例如,當時僅花三個月就重做雄二E飛彈,全院士氣大振,推展其他計畫也就更順暢。 

2007年底,龔家政告別中科院,其任內祭出的種種革新,令人印象深刻,惟在組織轉型上還來不及落實,頗有壯志未酬之感。 

提及中科院的未來,他建議國家科技研發應做好資源整合,可仿效北京中關村模式,推動「開放實驗室」「開放式創新」,讓年輕人、學界及中小企業.有更多創新的機會,提高研發效率。 

2000年,龔家政(前)向總統李登輝(左二)報告海軍建軍規畫與成果(左一為時任參謀總長湯曜明)。龔家政提供

2000年,龔家政(前)向總統李登輝(左二)報告海軍建軍規畫與成果(左一為時任參謀總長湯曜明)。龔家政提供

戰爭與投降之間,和平是唯一選項 

近來,中共解放軍威脅遽增,12月27日,蔡英文總統更拍板義務役恢復一年」政策對此,曾肩負建軍備戰重責的龔家政認為,執政黨有責任安定民心。例如,要讓民眾了解美方援台的可能性;政府建立武器庫及推動全民皆兵,是否有讓人信服的配套措施? 

他呼籲,在兩岸軍力懸殊的當下,政府應該對一切的軍備競賽做務實分析,讓全民對現代軍事科技的進步、戰爭場景的改變,有專業且正確的認識。 

「兩岸和平是唯一選項,如何在戰爭與投降之間,創造兩岸人民各有尊嚴的談判條件,是雙方領導人的智慧與責任,」他企盼台灣能超越藍綠,團結一致,避免陷入「烏克蘭化」(被侵略)及「黎巴嫩化」(內戰)的危機。 

基於如此理念,龔家政在兩年前接任「全球和平聯盟台灣總會」的和平大使,除了持續貢獻專業,更矢言在有生之年力促兩岸和平,讓老將軍的「最後一役」,再添一筆榮光。 

龔家政
出生:1948年
學歷:海軍官校62年班、美國達拉斯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美國海軍戰爭學院進修
經歷:海軍總部計畫署長、聯勤總部參謀長、海軍艦隊司令部副司令、國防部軍備局副局長、中科院院長、聯勤總部副司令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