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連接城市的重要紐帶。桃園市政府交通局致力於為市民打造安全便利的交通系統,導入智慧科技,優化公共運輸與安全機制,暢行的人流與物流,讓城市持續前進,更具國際高度的競爭力。
「桃園的交通建設具備三大核心連結力:城市核心、運輸核心、產業核心,不僅創造城市發展榮景,更是台灣發展國際經貿的關鍵。」長期關注全球交通工程與交通安全的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許添本表示,桃園是台灣城市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核心」是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北連北北基,南接新竹,桃園交通發展不只是區域的運輸,更是鏈結台灣北部重要城市的經濟中心。「運輸核心」則是國際機場、航空城的發展,帶動台灣與國際無縫接軌,讓桃園的交通具有突破語言隔閡,高度實用的工程系統。「產業核心」則是桃園是精密工業聚落,運用貨運車的交通安全系統,讓貨運調度能放射狀的往周圍發展,同時導入智慧科技,讓人流、物流、資訊流充分暢行,成為台灣與國際產業發展的最佳助攻。
車聯網科技跨域整合,優化城市公共運輸安全
許添本分析,綜觀國際推動城市發展,優化車聯網系統的運用,創造「5個Co
」已成為交通建設的顯學。「5個Co」分別為:「Connect連結」城鄉發展;「Coordination協調」獨特需求,比方航空城;「Collaboration合作」讓道路之間、車輛之間資訊合作;「Cooperation協作」跨域創造共享;以及「Co2 Reduction減碳」,如此一來,城市從技術鏈結到跨域整合,不僅產生協作成果,更達淨零目標,而桃園這些年正是導入智慧科技,運用車聯網的系統,優化公共運輸與安全機制,成效亮眼。
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的桃園,也利用智慧科技優化民眾搭公車及停車體驗,甚至有數位車牌試辦計畫,將推廣至交通安全管理、智慧監理等領域。許添本認為,台灣ICT產業發展全球頂尖,透過資通訊的跨域合作,是智慧交通升級的關鍵。他特別點出桃園市即將施行的「數位車牌」,有別於過去拍照辨識偵測,數位車牌讓車牌代碼化、可雲端連結,則更容易辨識讀取,甚至從代碼就能分辨公車、大貨車等車種,以及該車輛行駛道路的狀態是否合乎法規,更具監理系統功能,這也將是桃園領先國際的智慧交通示範,值得深入規劃。
「除了到站時刻服務,智慧化的公車站,可化身多功能空間,讓車站成為服務設施,鏈結乘客與鄰里的平台。」許添本解釋,像是公車站有書報亭,甚至在偏鄉的簡單候車亭,有座椅、有悠遊卡能加值等服務設施,居民可相約車站見面談天,甚至成為微型的便利商店,具情感交流功能。而交通效率是否優異,不僅是道路通行的順暢,便利停車也是重要的評估項目。「智慧化的停車系統,不在於方便找車位,而是具備更多智慧生活功能,像是安全停放、方便繳費、購物中心、活動會議場所也在其中。」在桃園的交通建設已有很好的展現,是國際值得來桃園取經的亮點。
人車分流、物聯網掌握路況,提升交通安全
城市交通首重安全,維護每一位用路人的人身平安。桃園市智慧AI技術導入交通號誌控制,提醒並警示行人、駕駛及公共運具駕駛等,許添本觀察,桃園城市的成長發展快,交通安全壓力相對提升,必須先重視道路安全設計,再透過科技執法,更能維護安全。「當你開車進入一個城市,若交通混亂你就會想搶快超速,交通整齊你就會守秩序。」他建議找一些外縣市進入桃園的廊道,針對不同道路設計不同的安全設施,透過人車分流的設計,以APP串連物聯網的道路車流資訊,讓用路人不存違規的僥倖心,掌握道路與人車的交通狀況,處處有禮讓、有警示,創造出桃園用路行車最安全的氛圍。
全球以淨零碳排為目標,桃園市透過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推動共享運具、完善自行車道、加強電動公車運具等來落實低碳交通。許添本表示,全球減碳移動趨勢下,推廣共享經濟,讓民眾減少買車,則促成利用大眾運輸、租車的機率高,方能達成長久的減碳效益。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