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地震先開門也信?LINE揭2022假訊息榜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2-12-21

瀏覽數 6,850+

圖/今年有收到「地震時要先去開門、關燈、關瓦斯?」訊息嗎?這個地震逃生資訊已經透過LINE官方查證完全是錯的!Pexels by Jonathan Petersson
圖/今年有收到「地震時要先去開門、關燈、關瓦斯?」訊息嗎?這個地震逃生資訊已經透過LINE官方查證完全是錯的!Pexels by Jonathan Petersson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週驚傳美國加州地震,台灣2022年地震頻率也高到令人不安。還記得今年有收到「地震時要先去開門、關燈、關瓦斯?」訊息嗎?這個地震逃生資訊已經透過LINE官方查證完全是錯的!地震時正確應對方式應該為「趴下、掩護、穩住」。而根據LINE調查,2022年的假訊息熱門榜,它還只佔上第四名,前三名看來都似乎有道理,也誤導許多人,請務必分享給週遭親友長輩。

最近台灣地震好多,美國本週也傳加州地震,讓人超級不安。但是正確的地震逃生知識你懂嗎?可不是網上瘋傳的先去開門、關燈、關瓦斯,而是從小學就學過的常識,詳見後段說明。此外,今年更有許多愈來愈離奇,看來卻言之成理的假訊息在流傳。

為提升全民錯假訊息免疫力,LINE於2019年啟動數位當責計畫,並聯手專業查證夥伴台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Cofacts,蘭姆酒吐司,以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與公共事務夥伴行政院,展開「LINE訊息查證」服務,讓用戶將可疑文字訊息或連結傳至LINE訊息查證官方帳號(@linefactchecker)進行查證,截至2022年12月中,已收入超過14萬筆可疑訊息的舉報,舉報人次也超過60萬人次,成台灣最大訊息查證平台,於今(21)日公布2022年度假訊息排行榜(統計至2022/11/30)。

綠茶配檸檬可治新冠COVID 19?錯誤偏方登年度冠軍

到底前三名是哪些?揭露疫情仍為重要關鍵字,宣稱可治療新冠的錯誤偏方「綠茶加檸檬」排名第一,以及打著防疫專案名義補助每人3000元,實則詐騙個資的假網站佔據第三。民生息息相關的食物類假訊息也頗受關注,紅殼雞蛋加色素偽裝成土雞蛋的錯誤謠言排名第二。

LINE訊息查證公布2022年度假訊息排行榜 錯誤偏方「綠茶加檸檬」治新冠排名第一。Line訊息查證提供

LINE訊息查證公布2022年度假訊息排行榜 錯誤偏方「綠茶加檸檬」治新冠排名第一。Line訊息查證提供

害死人地震逃生方式、電費繳費謠言,分列Top4與Top5

在地震頻仍的台灣,人人有感的「地震時先去開門、關燈、關瓦斯?」或黃金三角等錯誤地震逃生資訊,則在今年度的排行榜中排名第四,讓人省思建立正確逃生資訊的重要性,LINE訊息查證平台也廣為宣傳提醒,地震發生時正確應對方式為「趴下、掩護、穩住」,找掩護物、保護頭部,並遠離玻璃窗。而第五名則是時不時會出現的各類錯誤繳費資訊:「明天開始電費分三段式?」,突顯用戶對荷包相關資訊高度在意!

2022騙人訊息可類比去年:疫情、個資詐騙、食物養生為核心

網絡資訊浩瀚無際、錯假訊息翻新一再重來,無所不在!為讓更多用戶關注錯假訊息的議題,以及揭露其中的趨勢,LINE訊息查證自2021年開始公佈年度假訊息TOP 5排行榜,延續2021年度第一名的假訊息為「疫情新騙局?疫苗注射調查?」,2022年度排行榜第一名與第三名與疫情相關,分別是錯誤偏方類型的「綠茶配檸檬可以治新冠肺炎?」,以及詐騙個資類型的「防疫專案線上申請網站?每人補助3000元?」,以補助來誘騙個資,對比去年第三名「假送奧運貼圖,真騙個資」也是騙個資的類型,只是主題為當年火紅的奧運,且以免費貼圖來作誘餌。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綠茶配檸檬可以治新冠肺炎」是錯誤的偏方。Unsplash by Massimo Rinaldi

「綠茶配檸檬可以治新冠肺炎」是錯誤的偏方。Unsplash by Massimo Rinaldi

另食物也是假訊息的一大主題,2022年度榜單的第二名是「紅殼雞蛋是添加色素、偽裝土雞蛋販售?」,而在2021年度榜單上第二名「地瓜防癌,聯合國列為十大抗氧化蔬菜」,第四名「柚子和藥物的注意要點」,也都與食物息息相關,且偏重養生面向。顯見無論疫情相關,個資詐騙,或食物養生相關類型的假訊息,也如變種病毒般,不斷依循著時事來演化吸睛,聰明的網友一定要善加查證外,還請常常分享正確訊息給週遭親友。

至於「地震時先去開門、關燈、關瓦斯?」或黃金三角等錯誤地震逃生資訊,則在今年度的排行榜中排名第四,第五名則是荷包相關的錯誤繳費資訊:「明天開始電費分三段式?」,以及去年的「世界衛生組織把手機列為2B致癌物,別過度解讀」都非常生活化,也突顯在LINE平台上流竄的假訊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特性!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