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蘭奇,進軍國際

江逸之
user

江逸之

2004-10-07

瀏覽數 31,600+

用蘭奇,進軍國際
 

本文出自 2004 / 10月號雜誌 第220期遠見雜誌

9月1日,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又為台灣科技產業寫下重要一頁。下午三點,宏碁正式宣布義大利籍的宏碁歐洲區總經理蘭奇(Gianfranco Lanci),明年元旦接任宏碁全球總經理。

「這是我退休前,最後一次的重要決定,」施振榮把二十八歲的宏碁,交給了四十九歲的蘭奇;他興奮地說,「宏碁快要成為國際化的企業,花了快三十年終於達到這個目標。」

相較於施振榮的樂觀,其他同業卻冷冷地看待這個創舉。「不是大好,就是大壞,」一位承接宏碁訂單的筆記型電腦業者指出。

蘭奇接下宏碁老總位置,「成敗論英雄,不知道成果怎樣,」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認為很冒險。

但是,管理學者大都對於施振榮的這一項人事布局,持正面積極的看法。台大會計系教授柯承恩剖析,亟欲追上戴爾、惠普的宏碁,「要打國際市場,不能只靠台灣的人才。」蘭奇出線,代表宏碁開始以全球化思惟,來考量人事布局,沒有國籍之分。

A到A+的二當家

二十多年來,施振榮一直帶領宏碁,為華人在全球高科技舞台闖出一片天空。如今,他把這個夢想,交給了蘭奇。

出生於北義的蘭奇,從大學畢業後只待過兩家外商,一個是美商德州儀器,另一個則是台灣宏碁。

蘭奇三十五歲就當上了德儀義大利總經理,但是1997年宏碁併購德儀的筆記型電腦部門,當其他義大利籍的高階主管不願意到這一家台灣公司的時候,蘭奇卻選擇留下來。

2000年,蘭奇接下宏碁歐洲區總經理兵符後,重整宏碁在歐洲的銷售通路,並且裁撤數百位員工,嚴格執行數字管理。三年內,蘭奇把宏碁在歐洲個人電腦銷售量第八名、筆記型電腦第五名的劣勢,推升到2003年宏碁個人電腦第四名、筆記型電腦第二名,去年歐洲地區的營收占宏碁資訊產品營收超過六成。

今年第二季,宏碁在歐洲市場更是史無前例地打敗惠普,登上筆記型電腦銷售第一名寶座。「宏碁在歐洲市場經營已經達到頂峰,必須要在美國、中國等市場,迅速複製歐洲通路經營經驗,」一位宏碁主管坦言。

「宏碁還要快速成長,就必須走向國際化,」宏碁歐洲區總經理蘭奇不諱言指出。

當一個事業達到頂峰之後,就必須變革,找出新的發展方向,否則將陷入成長的陷阱,由盛轉衰。

清朝初期,康熙皇帝打造了數十年的盛世之後,最後在多位接班皇子中,把政權交給了雍正,就是要用鐵面無私的雍正,來改正康熙晚年過於寬厚所產生的問題,為後來的乾隆盛世奠下基礎。

個性溫和敦厚的施振榮,把棒子交給務實的王振堂與嚴肅、有執行力的蘭奇,宛如康雍乾的歷史故事。

成也「人」,敗也「人」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四年前,接任宏碁總經理的王振堂(明年元旦升任宏碁董事長兼執行長),一上台之後,高喊「我痛恨虧損」,厲行品牌與製造分家,推動「三一三多」策略(見64頁),帶領宏碁轉虧為盈(2003年營收新台幣817億元,稅後獲利73億元),除去台灣資訊品牌不賺錢的魔咒。

而即將接任宏碁總經理的蘭奇,將扛起宏碁在全球資訊市場拓展版圖的重責大任,企圖將宏碁一舉推升到世界前三大的電腦品牌大廠。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許士軍認為,面對國際化的挑戰,「施振榮為宏碁擺了蘭奇這一顆棋子,用來改變宏碁,重新武裝宏碁的全球銷售團隊。」

蘭奇的鐵腕作風,將扭轉溫和的宏碁文化,成敗的關鍵都在於「人」。

蘭奇在接任宏碁總座之後,每個月只會有一週時間待在台灣。柯承恩擔憂宏碁高階主管間,產生東西文化的衝擊問題;他指出,東方文化強調含蓄寬厚,西方文化卻很直接。「將來,宏碁將面臨到含蓄與直接的文化隔閡問題。」

王振堂卻不認為宏碁會有跨國文化適應問題,他冀望透過蘭奇,來促使宏碁的組織產生「化學性」改變,激發出更活躍的企業活力,「蘭奇接任前三個月,我會與他一起參與決策;之後,再用互補的方式推動公司營運。」

回顧宏碁在1992年與2000年的兩次宏碁企業再造,「人」永遠是最難處理的問題。

第一次宏碁再造,宏碁從美國延攬劉英武出任總經理,引進美式管理制度,大力整頓績效不佳的轉投資事業與員工吃大鍋飯的心態,結果美式管理風格並不全然適用於宏碁,劉英武只好去職。

第二次宏碁再造,施振榮更是親自操刀,把集團切割成宏碁、明基與緯創三個集團,讓王振堂、李焜耀與林憲銘三位大將各擁一片天。

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施振榮,退休前決定由蘭奇來把宏碁推向真正的跨國企業。「蘭奇要帶動改變,而不是環境來適應他,」許士軍直言,除了讓英文成為宏碁的官方語言外,蘭奇也應多花一點時間來瞭解亞洲文化,以利推動企業內部的共識。

變革管理,突破成長極限

回顧宏碁的二十八年歷史,經歷大起大落,每隔一段時間,施振榮就會以巨變來因應萬變,化險為夷,把宏碁推向另一個高峰。「只有透過變革管理,才能突破企業成長的極限,」施振榮強調。

兩次宏碁再造、處分連續兩年總計虧損近100億元的德碁半導體、與宏碁、明基及緯創集團的分家,都是由施振榮老帥親征,一肩扛起改革大責,不畏艱難。

2004年12月31日,六十歲的施振榮將風風光光地退休。

褪下施振榮色彩的宏碁,將由王振堂與蘭奇掌舵。「現在是宏碁幾十年來最好的機會,」王振堂提高語調說,宏碁最重要的是乘勝追擊,拿下全球電腦前三強的寶座。

「公不公平不重要,因為贏才是最重要的,」王振堂為施振榮大膽拔擢蘭奇,下了這樣的註腳。

今後的宏碁,將更壯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