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負笈異鄉 樂做文化融合的正向橋樑

桃好女力獎-友達光電技術員 伊莉莎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12-01

瀏覽數 13,300+

圖/第一屆桃好女力獎-桃好多元女力獎得主,友達光電技術員 伊莉莎。
圖/第一屆桃好女力獎-桃好多元女力獎得主,友達光電技術員 伊莉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為了改善家境而負笈離鄉,從菲律賓來到臺灣工作十年,從陌生走向熟悉,從基層成為幹部,伊莉莎回首過往,只有滿滿感謝。在友達光電的友善環境中,伊莉莎成為企業與外籍同仁的最佳橋樑,利他利己,創造多贏。

在菲律賓高中畢業後,伊莉莎進入食品工廠工作,很早就懂得幫忙分擔家計,為自己負責。2012年,友達光電前往菲律賓徵才,伊莉莎聽聞臺灣的工資條件相對優渥,就參加了1月的面試,很快地辦完相關手續、3月就飛來臺灣進入友達龍科廠。那年,伊莉莎27歲,幾乎完全不懂中文,對臺灣也非常陌生,「為了我的家人,我想獲得足夠的收入來幫助他們,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這股為家庭付出的動力,促成她和臺灣的緣份,是人生際遇的探險,也是生命智慧的歷練。

從單字到對話,自學破解語言關卡

伊莉莎坦言,剛來臺灣時,在工作、飲食、文化、人,尤其是語言方面,特別難適應。「剛開始上班的時候,因為不會說中文,所以不知道怎麼和臺灣同事交流。所以,我經常詢問已在臺灣已久居的菲律賓同事,把日常對話常用的中文基本單字,一一寫在筆記本上,一遍又一遍地閱讀來練習。」後來,伊莉莎也試著和臺灣人交談,把學到的單字「學以致用」一番。「我和臺灣人的溝通越來越好,這也證明只要有耐心,願意學習,每個人都可以融入環境。」伊莉莎說,友達為新進外籍同事辦理中文語言課,以及生活上的協助,不只讓工作職能成長,更是協助適應異鄉的神隊友。

有一次,剛來臺灣不久的伊莉莎為了要前往菲律賓辦事處,從桃園到更陌生的台北,就一邊行動、一邊用手機查詢交通方式、還研究了捷運的路線如何接駁,成功抵達目的地。即使語言還不熟練,敢於行動的獨立性格,正是伊莉莎的優勢。

在友達光電龍科廠工作十年,伊莉莎目前已是部門幹部,負責訓練外籍同仁,並作為公司與移工之間溝通的橋樑。

在友達光電龍科廠工作十年,伊莉莎目前已是部門幹部,負責訓練外籍同仁,並作為公司與移工之間溝通的橋樑。

伊莉莎在友達的工作,從測試站基層開始,後來負責訓練外籍同仁,表現優異。她說,管理和溝通很不容易,透過部門與主管的指導和回饋,並經過一次次的實際案例,漸漸搭起菲律賓人及臺灣人之間的橋樑。「作為公司的員工及移工的幹部,我能理解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有些人學得很快,有些人則需要指與導他們的工作。」伊莉莎舉例,曾有外籍同仁學習上手的速度較慢,伊莉莎觀察他具備細心的特質,只是初來乍到,不敢開口和本國同仁溝通詢問,「我協助他和臺灣同仁彼此熟悉、融入環境,果然他的工作表現變得越來越好,甚至還獲得部門內部獎項肯定,讓我與有榮焉。」

伊莉莎不僅在本職工作上需要專注與細心,更用耐心與傾聽化解誤解,串起臺籍與外籍同事之間的友誼。

伊莉莎不僅在本職工作上需要專注與細心,更用耐心與傾聽化解誤解,串起臺籍與外籍同事之間的友誼。

用耐心與傾聽化解誤解、串起友誼

同時,伊莉莎認為了解彼此的文化、習慣,才能讓外籍與本國同事融洽相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彼此必須尊重、適應。為了讓台籍幹部和同事有適當的溝通,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傾聽。」曾有一轉調來的台籍幹部,因為移工不熟悉他的溝通管理方式,造成了誤會。為此,伊莉莎協助舉行了溝通協調會,運用自己對中文的熟稔與理解力,釐清彼此的誤解和問題,不僅就此打通職場工作的流暢度,也讓許多移工和這位幹部成為了好朋友。

「從測試站工作到語言、文化,要融入臺灣,其實很多要靠自學。關鍵的動力,就是不要想著只是賺錢,而是了解工作、愛這份工作。」伊莉莎在臺灣工作即將屆滿12年,即移工在台居留年限;在回到菲律賓前,她希望好好傳承職能專業、管理心法與多元文化融合的經驗給新進同事,同時與臺灣保持聯繫,情誼長存。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