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如是;茶,如是;咖啡,亦如是。世界上的植物都含有時空造化之中的天地能量,首先有土地裡面的能量,其次有空氣、水、陽光、風和人文的影響。南投的茶、南投的咖啡,將南投的風土,表現的淋漓盡致。
提到茶,南投鹿谷的凍頂烏龍可是「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從我們的父字輩、祖字輩,甚至祖祖字輩,都不會否認這句話。
近幾年因為紅茶的盛行,位於日月潭旁的魚池鄉出產的紅茶,愈來愈受重視,但時代的更迭,手搖飲的全球風情,年輕一輩只知珍珠奶茶、茉莉花茶……,問起有沒有聽過「凍頂烏龍」、「台茶十八號」?都可能是「鴨子聽雷」的反應。
讓更多人知道南投好茶
南投是台灣重要的茶葉產品,南投茶好,眾所周知,茶葉種植面積占全台灣約55%,產量多達60%以上,長久以來,穩居台灣茶葉生產縣市的冠軍寶座。
擁有這樣的好成績,這全得歸功於老天爺賜予南投得天獨厚的地形與氣候。 南投山多,500公尺以下有名間茶區;400公尺至1千公尺的有竹山、日月潭、凍頂等三個中海拔茶區;還有一千公尺以上的玉山、杉林溪、合歡山及大禹嶺等四個高山茶區,一個縣市能擁有「八大茶區」,而且每個茶區各具特色,可謂奇觀。
走訪茶鄉,隨口和茶農一聊,可以發現許多人投入畢生心血在茶園上,而且大半都是從父祖輩就開始與茶為伍的生活。921地震,山崩地裂、 茶廠傾頹倒塌,南投人咬著牙從災區站起,重災區的日月潭甚至趁著這個契機,砍掉檳榔樹重新種起紅茶,經營出享譽國際的台茶十八號—日月潭紅玉紅茶。
光是產品好不夠,要對外推廣打出知名度,才能有效健全產業發展。對於現代茶農來說,更是要學著運用平台,直接與消費者互動,方能向外推廣。為了協助南投茶農將產品推出去,南投縣政府每年舉辦茶業博覽會,打造一個讓茶農們互相交流、消費者多方品茗的平台,打開南投茶葉的知名度與市場定位。
茶博是每年南投茶農必訪的盛會。大半輩子浸淫茶香、如今則是名間鄉特有作物產銷班第29班班長張文俥則是這樣形容茶博:「對茶農來說,去茶博就像去練功;對消費者來說,茶博則是一個優質平台,有機會直接跟生產者互動。」
南投的茶產業文化,就需要靠這些一代又一代的接棒,在台灣的正中央,不斷飄香。
突破先天限制 咖啡闖出世界認證一片天
能夠展現南投人質樸韌性的,不只茶,還有咖啡。南投人雖然不是種植咖啡的先行者,產量與技術也不及世界知名產地。但是南投的咖啡農民卻以堅毅好學精神,突破限制,淬鍊出連世界評鑑都說好的咖啡香。
早期南投除了種植茶葉,也是台灣檳榔三大產地之一。921地震後,為了從一片廢墟的災區中重新站起,南投人開始在檳榔樹下種咖啡,藉由檳榔的樹蔭提供咖啡良好的半遮蔭環境。從種植到後製技術,南投咖啡農從零開始一路猛追,在短短十年內的時間後發先至,目前咖啡產量已在全國名列前茅。
過去,全台灣沒有任何大型展售會針對台灣咖啡舉辦,這個遺憾終於在2020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搭配首屆「南投巧克力咖啡節」之後彌補。吳振宏則觀察,台灣咖啡評鑑比賽是為咖啡小農搭建起一座舞台,透過評鑑生豆,創造知名度,建立品牌,吸引更多國外和台灣 的買家,也是一種品質保證。而南投縣政府農業處協助申請產地QR Code,建立產銷履歷,且年年開課,讓咖啡小農接觸更多外來的資訊,才能與時俱進。
近年來,市場肯定與得獎紀錄,證明了南投咖啡農民的堅持與選擇,相信不久的未來,南投山上淬鍊出來的咖啡香氣,必將持續飄散,傳送至世界各地。
這些是茶農與咖啡農在南投與風土共好的故事,想知道更多一直留在南投沒有離開的、曾經在異鄉遷徙最終又回到南投的、或是來自台灣各地,因為愛上南投而移居南投的「南投人」的故事,《中間。中堅:島嶼中心的不平凡》有在地和縣府攜手、努力付出,屬於「南投人」的故事,等您慢慢細讀。
(南投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