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活動要有創意,每年要有新花樣,因為有些遊客可能會舊地重遊。
今年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邁入第四年,我們以「再加一點會更棒」的精神,整合了東港、墾丁、霧台等地旅遊產業資源,延續過去成功的「美食+旅遊」的模式,增闢大鵬灣海陸旅遊區景點,也開發了黑鮪魚餐具,讓整體活動更加脫俗與精緻。
辦文化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能繁榮地方,用最少的經費,造就民眾最大的收益。像去年辦海洋嘉年華,一個月就有六十萬人次的觀光人潮,光是恆春半島,旅客一年就有五百多萬人次,這是以前想像不到的。
以民眾的角度出發,他想看什麼、吃什麼、玩什麼,是我們舉辦活動時的重要參考。除了透過民調瞭解民眾的旅遊偏好、設置遊客申訴專線之外,我們還有做餐廳的衛生檢查、評定以及認證,讓遊客到屏東參加黑鮪魚季,可以玩得盡興、吃得安心,只要看我們的標章認證,門外漢都能有內行人的享受。
觀光和科技是屏東未來發展的兩大主軸。屏東擁有獨特的亞熱帶氣候,乾雨季分明、陽光充足、水源充沛,物種又多樣,配合先天自然環境的優勢,以及「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的設立,屏東未來將發展無污染與高附加價值的農業生物科技。
在「高高屏」的區域發展上,屏東也會是其中很重要的生活圈。我們有好山、好水,未來更將推動屏東成為「養生之縣」。我們人口外流的現象已經穩住,預料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住在屏東,然後利用東西向快速道路去高雄上班。(林美姿採訪,張元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