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真的變年輕了!」6月16日上午,華映股東會,許多記者翻著華映印刷精美的年報,不禁發出讚歎。
媲美年曆的華映年報,是三十三年歷史的華映擺脫保守、擁抱活力的一個縮影。「董事長林鎮弘為華映從內到外帶來很多改變,活化了華映,」大同祕書處祕書長張益華觀察。
的確,四十七歲的林鎮弘在接手華映後,華映的表現,不時令人驚豔。
大同重電部執行副總經理林鎮弘,在2003年4月臨時從兄長林鎮源手中,接下連續兩年虧損近百億元的華映。
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林鎮弘帶領華映轉虧為盈,2003年還小賺了新台幣9億4800萬元;今年搭上TFT 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景氣大好的順風車,還要進一步超越母公司大同,挑戰營收1289億元、獲利173億元的歷史新高。
在棒球場上,臨危受命的救援投手總是有幾種變化球密技,終結頹勢,帶領球隊逆轉勝利。
林鎮弘正扮演華映終止虧損的最佳救援投手,還一棒揮出勝利打點,目標管理與組織年輕化,就是林鎮弘反敗為勝的必殺技。
面對記者詢問,一年來如何帶領華映扭轉乾坤,林鎮弘語重心長地說,「要帶領華映這樣一家老字號科技公司,老闆一定要在前面帶頭跑!」
老字號新生命
身為大同集團的一員,華映自然繼承著大同殷實的企業文化;但面對瞬息萬變的TFT LCD產業,「保守的企業文化,是華映最大的包袱,」一位家電業者指出。
天秤座、外向開朗的林鎮弘接手華映之後,除了擬定新營運策略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強投資人對華映的瞭解。
原本綠色外牆的華映八德廠,最近在靠近高速公路的外牆上,高掛起巨幅肌肉男的華映形象廣告,吸引眾多目光。
「感覺得出來,林鎮弘更主動對外曝光,自己積極出來替華映做公關,」歌林副總經理李敦仁觀察。
雖然接手之初,公司的營運還處於虧損狀態,但林鎮弘打破華映過去三十二年的低調作風,首度舉辦大型法說會,並親自披掛上陣,認真回答法人的提問,「從來沒有經營過TFT LCD產業的林鎮弘,背後一定下過不少苦功研究TFT LCD產業,」建華投顧協理鄭德珪表示。
雖然林鎮弘是TFT LCD產業的新兵,但當他一抓到機會,就會不斷吸收最新的市場趨勢,每次接受採訪後,都會反過來追問記者,韓國、台灣競爭對手的最新建廠進度與產品規劃。
今年6月初光電展開幕儀式結束後,林鎮弘迫不及待地帶著大批的媒體記者,參觀華映的展覽攤位,瀟灑地在華映四十六吋電漿電視前,做出擁抱自家產品的姿勢,一邊笑著說,「你們看我現在是不是比較會擺pose!」
在積極對外做好公關的同時,林鎮弘也透過組織年輕化,強化華映整體戰力。
林鎮弘上任以後,大力拔擢三位「五年級生」的副總經理,創下業界先例。一年內,華映高階主管的平均年齡降低五歲。
最近半年,林鎮弘出席一些公開活動,都會帶著這群年輕的副總經理「見見世面」,「因為董事長希望年輕主管能夠早一點走上第一線,」一位華映資深主管指出。
DisplaySearch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王建二分析,華映主管年齡偏高,但在年輕工程師的階層卻出現很大的一個空窗,林鎮弘拉拔年輕高階主管,釋放出大量的升遷空間,而這一群年輕主管背後有更資深的主管來協助。「組織年輕化的成效還得看華映內部,可以容許多少經營觀念的衝突,」王建二指出。
除了給予年輕主管更大的揮灑空間外,華映也主動出擊,從校園光電人才的培養著手。
華映在5月底與交大簽定建教合作協定,在交大校區興建交映樓,每年提供1000多萬元的獎學金,供交大光電科系學生研發顯示器新技術,「華映還是打敗了很多競爭對手,才取得與交大的合作機會,」林鎮弘提高音量地說,人才是華映提升競爭力的基石。
目標管理,帶頭衝業績
剛接手華映的林鎮弘,為了儘快進入狀況,不但放下身段、捲起袖子跟第一線的業務人員去跑業務,去年還帶領團隊親赴日本橫濱光電展,拜訪三菱技術母廠與關鍵零組件廠商,尋求日系廠商的支持。
2003年TFT LCD景氣快速復甦,加上林鎮弘帶頭搶訂單,是華映短時間轉虧為盈的關鍵,「董事長都出面談生意,整個團隊士氣大振,華映談訂單的彈性與速度絕對贏過其他業者,」華映業務總處副總經理劉治軍指出。
過去,華映有著強烈的大同色彩,大同持有華映35%股權,超過五分之一的液晶面板供貨給大同;但最近一年,林鎮弘對於非大同的業務推展甚為積極,展現強烈的企圖心,願意協助系統廠商拱大液晶電視的市場。
李敦仁有一次去拜訪劉治軍,洽談TFT LCD面板貨源,當時林鎮弘因為參加關係企業的董事會,不能夠接待李敦仁,但林鎮弘不斷地打行動電話給劉治軍,請李敦仁多留下一點時間,他立刻趕回來接待。「他接手之後,華映的業務變得相當積極,」李敦仁對於華映的轉變感觸良深。
目標管理與賞罰分明,是林鎮弘迎戰其他TFT LCD面板業者的利器。
考量華映的全球布局策略,林鎮弘先在去年關閉績效不佳的英國廠,並且將CRT(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事業部移往大陸福州廠,台灣華映專攻TFT LCD與電漿電視等產品。
針對華映生產線的配置,林鎮弘訂出每月量產目標,只要達到預期目標,立刻給予獎金鼓勵。
華映主管透露,去年底林鎮弘為了犒賞員工的拚勁,還二度退回財務單位提報的年終獎金方案,認為獎金太低,最後核定近2億元做為年終獎金,並提供近六十台四十六吋電漿電視、兩百多台液晶顯示器,做為尾牙摸彩之用。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華映目前的TFT LCD面板出貨量突破九十萬片,未來還將提升到百萬片的產量新高。
母子聯手,進軍數位家電
最近一年,液晶電視、電漿電視為主的數位家電,已經是眾多家電、科技廠商兵家必爭之地。
不可諱言,八十多年歷史的大同,要邁向數位消費電子市場,就必須掌握TFT LCD面板的關鍵零組件,「而華映要進軍數位家電市場,也必須要利用大同集團的力量,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一位TFT LCD面板廠主管說。
由於各國都有超高的消費品關稅,就地設廠與全球運籌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王建二分析,大同在北美、歐洲、東南亞、日韓、以及大陸的生產服務據點,都成為未來大同與華映跨入數位家電的無形競爭力。
TFT LCD面板廠的資源,大都放在研發與建廠,而傳統家電業者卻是善於經營通路、行銷、製造與研究消費者需求。華映與其自己去海外設廠,遠不如結合大同的力量去海外布局發展。
今年,華映的營收將一舉超越大同,對於母以子貴的大同而言,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當子愈來愈大,做為母親的大同愈難控制,」一位外資分析師點明華映與大同的「微妙」關係。
但是姿態柔軟的林鎮弘,常常適時扮演大同與華映的溝通要角。
最近一年來,大同總經理林蔚山、執行副總經理林郭文艷與林鎮弘經常一同出席集團的活動,互相為對方打氣,破除大房、二房不合的傳言。甚至華映最新祕密武器三十七吋液晶電視面板,也搶在6月光電展之前,在5月份Computex的大同攤位曝光。
雖然,林鎮弘成功帶領華映度過低潮期,但是更嚴酷的挑戰還橫阻在前,「如何讓這一群沒有經歷過景氣循環的年輕副總,快速進入作戰位置,是林鎮弘的最大危機,」一位面板業者指出。
精確的投資設廠評估與降低成本的能力,正考驗著林鎮弘與他的經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