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年輕人對戰爭無感,反而更危險?台灣如何消弭風險…

周行一
user

周行一

2022-10-24

瀏覽數 1,25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灣正進入一個艱難的「雙打擊(double whammy)+1」環境中,一個打擊是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高,另一個打擊是台海地緣政治風險數十年僅見,+1則是ESG給台灣社會的衝擊。

對70歲以下人而言,這是一生中前所未見高風險時期,雖然有人覺得只能逆來順受,但是我們能改變環境!

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後,台灣經歷長達64年和平,民國68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中共對金門等外島停止「單打雙不打」砲擊也已43年。在台灣,曾在外島當兵,65歲以下的連中共砲擊聲都未聽過。我於民國71年初至72年4月在金門服役,幸運地未經歷任何中共攻擊。

我這一代因為有長輩經歷過戰火,畢竟對戰爭算是有印象的,但愈年輕的人,對戰爭一定愈沒感覺,尤其是民國89年以後役男,役期日益縮短,現在只四個月。

儘管焦慮感升高,但大家覺得發生戰爭的機會很低,反而更危險,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儘管焦慮感升高,但大家覺得發生戰爭的機會很低,反而更危險,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年輕人對戰爭沒感覺,容易發生戰爭 

2017年我到歐洲訪問時,涉外官員告訴我,他們很擔心歐洲年輕人對戰爭沒感覺,這樣比較容易發生戰爭。除了1991至2001年南斯拉夫分離成六個國家戰爭外,二次大戰後沒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

可惜他擔心的事於2月24日發生了,俄烏戰爭是二戰迄今歐洲國家間最大的戰爭,9月21日俄國開始動員30萬預備軍人,準備投入俄烏戰場,這是蘇聯解體後的最大規模動員令。

俄烏戰爭已打超過230天,近800萬難民逃離烏克蘭,境內還有大約900萬人流離失所,戰前烏克蘭人口不到4400萬,今年經濟規模將縮小三成以上,俄國經濟也將衰退4.5%,這麼高代價,真是慘痛!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美國在戰前不斷向烏克蘭警告俄國會入侵烏克蘭,而且威脅俄國,開戰後將被嚴厲制裁,但西方媒體開戰初尚表示對俄國的入侵感到意外。烏克蘭人在戰前接受英國BBC訪問中,明顯感到焦慮,但是表示生活正常。

台灣現在的內外情勢與俄烏戰前情況類似,島內前所未有地熱烈討論台海局勢,美國不斷威脅中共不能攻擊台灣,民眾的戰爭焦慮感明顯上升,也了解歐美企業在台灣的投資可能會減少,台商必須在台灣以外布局替代性產能,不利於台灣經濟,但是許多人表示自己無法改變現狀,而且沒有選擇,必須生活在台灣,能夠做的就是儘量生活正常。

政府也了解情況的嚴峻,已預告役期會延長,國防部已警告解放軍,只要進入台灣領海,國軍將視對岸已先發動攻擊。

這波全球經濟大減速會在2024年回到疫情前狀態,台商適應力強,將能夠為ESG適度調整策略與營運,不過兩岸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是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儘管焦慮感升高,但是大家仍覺得發生戰爭的機會很低,這個時候反而更危險。人民並非無能為力,只要明確告訴選區內的政治領袖,我們要的是維持現狀,戰爭風險的升高是無法接受的,政治領袖必須回應選民,要維持現狀但是不要戰爭!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特聘教授;原文刊載於《聯合報》;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數位專題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無人能置身事外!《遠見》發起「綠色公民大調查」,探究日常生活減塑、減碳行為,反思如何為環境永續共盡心力,展現台灣邁向淨零的決心!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