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理性消費,適當投資

唐弘馨
user

唐弘馨

1999-12-15

瀏覽數 4,800+

理性消費,適當投資
 

每個月家裡給個萬把塊錢的零用錢不稀奇;年輕女孩為了苗條輕盈的體態,吃得愈少愈好;打工、找家教賺外快更是現代大學生必修的第四種學分。但是時下年輕人仍時常覺得錢不夠用,這不禁令人好奇,他們的錢到底用到哪裡去了?

或者可以到台北東區的忠孝東路四段上或西區的西門町萬國百貨找答案。

你不會意外看到常常成群結伴逛街購物的是看起來稚氣未脫的學生族群。現代家庭驚人的消費力和豐富多樣的流行商品深植年輕人的世界,對這一群不管是Y、Z還是N世代的人類來說,「消費」「流行」和「同儕認同」幾乎成了不可分割的名詞。

新世代消費主義

文化大學舞蹈系三年級學生高百葳說自己的零用錢花在「吃」上面少,大部分還是拿來買衣服和其他消費品了。今年剛從政治大學畢業、考上政大外交研究所的劉怡也說,「我很捨得花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一雙兒女都在台大念書的怡富證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宋文琪也以女兒買手機的例子,說明同儕對年輕人消費的影響力有多大。「本來我不想買手機給她,因為大學生沒有必要嘛,」宋文琪說。但是女兒反映,台大的校園實在太大,下課後和同學以公用電話聯絡不方便,所以要辦手機;後來,手機掉了要再辦一支,她女兒也很有主見地要最近熱門的新機型Nokia3210,不要宋文琪推薦的便宜手機。

消費絕不是罪過,但是辛苦賺錢的大人懂得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也會以錢滾錢;還在念書、對錢向來是伸手就拿的學生,將來總是要學習「金錢管理」這門現代人不得不做的功課。那麼,現在你可以做些什麼?

專精於目標管理、TMI以人為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洪秀鑾建議,大學生應該先把消費分成必要和不必要。必要的消費如食、住、行等衡量之後,剩下就是不必要的支出。瞭解自己食住行的基本消費後,把每個月的零用錢扣除基本支出,剩下可動用的錢也要做分配,而且分配得愈細愈好,「因為細分可以抑制消費。」洪秀鑾舉例,分配一個星期可用多少錢,就比一個月可用多少錢更好;細分後剩下來沒用到的錢,也不要併到下個月或下個時期來用,這樣錢就會愈用愈多;「這也是用的時候要分散、累積要集中的概念。」

住在家裡的高百葳每個月有一萬元零用錢,她說自己常常不夠用;零用錢最多可以留剩下三分之一,但這種情形很少發生。錢通常花在服飾上;她有點重視品牌,但是也會買地攤貨,媽媽也常常會念她買太多衣服了。

學習聰明消費

休閒娛樂如旅遊、看電影、唱歌、藝術欣賞、和朋友聚餐,以及花在自己身上的行頭等種種消費都算是非必要支出。那麼何謂太多、何謂適當?大學女生應該如何管理非必要的支出?能自力更生的社會人和大學生經濟基礎畢竟不同,花在這些東西上的錢應該也有不同的考量。

洪秀鑾就指出,愛美是人的天性,大學生也要美美的,但是和社會人士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大學生的美應該以自然為主。因此,洪秀鑾認為大學生還年輕,有基礎的保養及彩妝品像是化妝水、乳液、口紅、晚霜就足夠了。「這樣半年大約三千元,一個月等於花五百元在臉上,也不至於太奢侈,」洪秀鑾說。

大學生的衣服也要隨性輕鬆一些;四、五件T恤,幾件裙子、洋裝,冬天的毛衣、外套,這些基本款都有就足夠了。另外洪秀鑾建議大學女生要有兩至三套外套加上褲子或裙子的套裝,「套裝的好處是只要裡面的衣服一換,就是一套新裝。」衣服也可以分兩季購買,因為台灣的春、秋季其實不明顯,將冬、夏季的衣服加以變換搭配就可以應付了。

愈來愈富有的台灣社會帶領出一股年輕人追求品牌和高品質消費的風潮,但洪秀鑾認為學生不應該養成浮華的習慣,「畢竟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論時代怎麼變,這句話都適用。」

但是洪秀鑾還是建議購衣要重質料,質料好,衣服才穿得久。總而言之,買這些消費性的物品就是要量少、質精而實用。

女性向來被視為消費慾和消費力都比男性強,根據台新銀行玫瑰卡持卡人使用狀況的統計也發現,女性持卡人的每筆消費金額雖然比男性低,但是消費次數卻高於男性;似乎證明了女性比較不能抑制消費慾望。洪秀鑾認為,信用卡就是鼓勵借款消費,而人不免被物慾誘惑,先消費後付款的口號嚴重違反控制物慾的原則。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洪秀鑾以自己為例,二十年前,台灣幾乎還沒有人有信用卡的時候,她就有美國的信用卡了,也正因為這樣,她每次出國回來面對帳單都很慘。「購買的行為有習慣性,因為一但買下手,就很難抗拒下一個誘惑,」後來洪秀鑾就封卡了。除非是有節制的人,洪秀鑾也鼓勵大家封卡,「因為你其實很難找到一個一定要用信用卡的理由。」聯邦銀行企劃組長佟友梅也建議建議年輕人不要有太多卡,「一張Master、一張Visa就差不多了,」她說,「刷卡就是消費,這是事實。」

另外,洪秀鑾也指出很多女性有消費衝動,常常在門市人員的口沫橫飛下,買到了一個回家之後會懊惱不已的東西;她提供幾個比較不會後悔的血拼方式:第一,買的時候問問自己,這件衣服我能不能穿十次以上,如果不能,就打消購買的念頭;再來就是多做比較,「多逛幾家總是貨比三家不吃虧,」洪秀鑾說。另外一種節制消費的方法是不要放太多現金在身上,因為「錢太多就容易花掉」;如果不封卡,逛街就別帶信用卡和提款卡出門。

以記帳抑制物慾

要能抑制不必要的購物慾、瞭解自己的消費模式和習慣,從而建立起自己的金錢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學會記帳。記帳最大的功用就在瞭解自己到底把錢花到什麼地方。

洪秀鑾說,記帳其實不如想像中困難,只要每天睡前花五分鐘想一想:今天有什麼像買衣服、買書等比較大筆的支出?至於坐公車花的零錢、買了一份報紙這種小額消費,可以不必記。帳也不是記完就好,今天看前一天記的、這一個星期看上一個星期記的,這樣記帳才能變成一種警惕。

宋文琪也鼓勵大學女生要開始記帳。「記帳的優點是可以知道自己消費的pattern(模式);尤其是剛開始學習記幾個月詳細的帳,以月為單位、分類看自己消費的大宗項目為何、百分比各多少。」

宋文琪進一步建議,以非必要的支出而言,最好占一個月花費的三成以下,這樣才能存下錢做別的事。

宋文琪觀察出很多女性排斥數字,接下來就覺得自己不喜歡也不懂投資,這是很吃虧的。她以自己外文系出身為例,承認當初自己也有同樣的想法,但現在自己從事金融投資這一行才知道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重點是不要先排斥它,只要願意花一點機會和時間,你就能學會,」宋文琪強調。

除了記帳,洪秀鑾也建議學生應該有儲蓄的觀念,「像對大三、大四的女生來說,如果之前有儲蓄的習慣,畢業的一些必要花費如化妝品、上班服飾就有著落了。」

她也強調儲蓄要做目標管理。比如說一學年要存的數目,可以先以每個月來衡量,如果打工一個月可以存三千元,一年就有三萬六千元;視覺化就是把每個月的目標都寫下來,這樣更容易提醒自己,目標也更容易達成。「目標管理有兩個訣竅:視覺化和從小地方做起,」洪秀鑾說。

投資自己的未來

記帳、儲蓄都懂了,那大學女生應不應該也學習投資呢?洪秀鑾搖搖頭說,學生的本業還是讀書,最好不要因為其他的事情分心。而宋文琪則鼓勵大學女生可以多投資在自己身上。

宋文琪常常在忠孝東路四段看到年輕女孩手上拿著現在最輕、最小、最流行的行動電話,心裡不禁疑惑這些錢從哪裡來,而且這種東西連她自己都捨不得買。「我不鼓勵把錢花在這種追逐短暫、表面的東西上。但是年輕人還是應該掌握對自己有長期價值的東西,」宋文琪說。

投資有兩種意義,狹義的是金融投資,廣義的投資則是幫助自己成長;大學生沒有錢可以做真正的金融投資,應該從廣義的方向來看。什麼是長期有意義的事情呢?宋文琪舉例,像把零用錢存一些下來,上些語言或其他領域的課程、花錢在運動或寒暑假的遊學上,都是很不錯的方式,她也鼓勵女兒往這個方向投資自己。

在宋文琪眼中,一般人不應該只是一味指責年輕人崇尚物慾、追求名牌的消費方式,「父母應該負一點責任,」她語重心長地說。父母不要只是給孩子錢,應該瞭解他們的消費狀況,甚至培養他們花錢與金錢管理的正確觀念。

宋文琪送女兒十八歲的成年禮,就是一張有額度的信用卡,「因為她成年了,應該學習用成年人的方式消費,」但是宋文琪不准她用循環利息。「我想,給他們一個空間、制定出遊戲規則,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一些東西,金錢管理也是,」宋文琪這麼下結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