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建概念股及電子股帶頭攻萬點

唐弘馨
user

唐弘馨

1999-10-18

瀏覽數 5,350+

重建概念股及電子股帶頭攻萬點
 

一九九九年,台灣股市榮枯兩極都走一遭。展望公元兩千年,全球籠罩在一片榮景下,台灣自不例外。

呆帳漸打消、又傳合併等利多消息帶動沈寂許久的金融類股;老大哥晶圓代工景氣復甦、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現貨價格不斷攀升,電子股氣勢如虹;八月,「大摩」宣布調高台股權值,帶來源源不斷的外資,也為投資人注射強心針,股價應聲大漲。

九月二十一日凌晨突如其來的七.三級地震,讓股市閉關六天;二十七日一開盤,四百多家上市公司應聲慘跌,看起來似乎跌碎了投資人的萬點大夢。

台灣遠離金融風暴、自谷底爬升的景氣會不會被地震震垮?還是能震出一些內需,改變外熱內涼的產業景象?擺盪在忽冷忽熱的兩國論和外資效應下的股市,明年又將如何?

《遠見》雜誌特別對台灣三十三家投信及數位優秀基金經理人發出千禧年股市調查問卷,預測明年的大盤走勢、強勢類股、潛力個股及全球股市展望,並針對統計結果做追蹤訪談,以下是問卷分析及訪談結果整理。

重建工作恐生資金排擠效應

四十一份回收問卷一致認為明年股市將是多頭走勢(見第六九頁表一),六成看好明年大盤高點在萬點以上(見第六九頁表二)。不過中信投信副總經理刁明華表示,由於投信基金經理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一定是回答「多頭」,所以此題意義不大。

投信公司均表示,「震」痛過後,投資人心理層面的利空及產業經濟損失,將於年底反應完畢;明年整體經濟將受災後重建的內需擴張效應影響,利多可期。傳統產業藉由重建工作再搭上全球景氣復甦的列車,鋼鐵、電線電纜、電機、航運都是好題材。

雖然各界預測地震將造成新台幣一兆元以上的整體經濟損失,行政院主計處也預估今年度經濟成長率將向下修正○.一到○.二個百分點;但以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本阪神大地震為例,重建工作實際上為日本帶來未來一年的高經濟成長,地震的影響似乎不若預期的大。

九五年第一季,日本經濟成長率降至○%,一年後,這個數字是二.九%。

九五年一月阪神大地震前,日經指數在一萬九千點;震後連續一星期大跌一千五百點,跌幅達八%,九五年七月落底,九六年一月日經指數重回兩萬點。

阪神的例子證明,地震對整體經濟與內需產業中長期而言反而是利多,況且根據台灣四百多家上市公司自行估計,受地震影響稅後獲利在○.一元以上者只有三十三家,損失在最小範圍內。

再者,擔負出口重任的電子業廠房設備未遭受重創,僅僅損失幾週停電產能,人才技術競爭力亦不變,投信表示訂單不易流失。

另一出口要角塑膠產業,在災後重建需求擴張、台塑六輕釋出產能及全球進入景氣循環上升期的三重優勢下,也是投信明年看好的產業。

再加上國際機場及港口並未受震災波及,台灣倚之甚深的出口榮景將持續。內需擴增加上出口榮景持續,主計處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可達六%。

整體經濟的不利因素則是可能發生資金排擠效應。

中信投信副總經理刁明華憂心,一千億重建基金若以發行公債籌措,可能會排擠民間投資以及其他重要工程;若以加稅籌措財源,減損民間可支配所得,並交由較無效率的公部門使用,更是雪上加霜。

政府原定舉債額度是八百億,由於目前可舉債的額度恐不敷使用,行政院還打算調高舉債上限,以挹注龐大的資金需求。

根據中華開發銀行的評估,整體重建工作將耗費兩千五百億。籌措財源是否會排擠掉民間投資,仍待後續觀察。

大量資金需求引發的利率揚升,則是另一個觀察重點;中部地區民間借貸的票貼現率日息已經上漲兩至四分(折合年息約二八.八%到三六%)。刁明華指出,若長期利率走高,一樣會影響工業復建。

大選後萬點有機會

五三.七%的受訪者認為,明年大盤指數低點將落在七千到七千五百點,更有六三.五%的受訪者預估高點可能破萬(見第六九頁表二)。至於時機,投信表示低點在選前選後都有可能,高點必定在選後。

上攻萬點的最大變因則是外資動向(三十八票,見第七○頁表三)。

「摩根史坦利調高台股權重後,至少將帶來三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兆元)的國際資金,」建弘投信副總經理俞大鈞認為,外資量能足以創造台灣股市的高檔。

一九九六年台股首度納入摩根史坦利編製的股價指數後,台灣股市即走了兩年大多頭,指數從五千點攀升到六千六百點;今年八月,大摩宣布再調高台股占亞洲的權值,台灣股市也應聲大漲。雖然刁明華不認為量能僅占五%的外資對台股走勢有那麼大的影響,但國人受外資動作心理層面的影響不容小覷。

此外,外資的確在加碼台灣。震災後,三大法人當中以外資買進的動作最積極;「今年外資買超的亞洲股市只有日本和台灣,而且台股買超金額是歷年最多,」刁明華指出。

地震後幾日外資的買超,或可視為外資對台灣股市具長期信心。一般咸認,摩根將台股指數權重調高至百分之百時,將是另一波大多頭的訊號。

其次影響上攻萬點的變數是總統大選(三十五票,見第七○頁表三)。

兩岸情勢往往是造成股市短期大幅震盪的最大因素。兩國論效應雖已趨淡,總統大選結果則緊接著成為左右兩岸關係的新變數。

俞大鈞指出,大選結果若符合一般人民期望,對兩岸關係也無負面作用;而且倘使重建工作進展順利,外資政策未有大轉彎,股市可望在一切變數確認下向萬點攻堅。

晶圓代工仍看俏

雖然地震造成新竹科學園區損失逾百億,投信基金也在災後初期大量拋出電子股,以調節短期基金贖回的壓力,但根據本刊調查結果指出:明年大盤仍是電子股的天下(四十票,見第七○頁表四)。個股推薦的部分,電子股也是絕對多數,二十一檔得五票以上的公司中,電子股占十六個名額。

晶圓代工自今年第三季開始回溫,進入景氣循環的上升期。地震雖造成半成品和幾週出貨的損失,營運創新高的目標破滅,所幸未傳出設備損失,復工的速度與情況也極好。怡富投信副總經理侯明甫認為,台灣在晶圓代工業的資金投入、技術和人才優勢不變,晶圓代工依然是明年的強勢類股。

因此,幾家晶圓代工大廠也是投信推薦個股。台積(三十三票)、聯電(三十二票)(見第七○頁表五)全球市占率合占七成,先進製程也無人可取代,訂單不會輕易轉移。

侯明甫表示,技術密集、全球市占率高的主機板業也因為台灣技術上的優勢,市場地位無可取代,預估明年依然表現亮眼。主機板大廠華碩在個股票選同受青睞(二十一票,見第七○頁表五)。

DRAM(如茂矽)現貨一路飆漲,顯示目前仍是供不應求;且受地震延遲出貨影響,供過於求的時點將往後移,明年產業仍應看好。

但元富投信副總經理蔡培珍表示,DRAM的股價不一定和基本面同步反應。例如,自一九九五年DRAM大漲,一九九六年股價卻在一片看好聲中說掉就掉。侯明甫也認為,DRAM很難預測半年以上的股價走勢。

CD-R(可記錄一次型光碟機,如錸德等廠)則被部分投信視為屬於今年的股票,明年將無特殊表現。個人電腦系統廠商則受低價電腦衝擊,若零組件價格仍不下降,廠商被迫吸收成本,將影響獲利。侯明甫則認為低價電腦風反而有助於台灣系統廠商,「台灣廠商最會降低成本,」他表示。

軟體公司本身較少精密設備儀器,這次地震受傷不深。但目前軟體股股價本益比已至高位,蔡培珍建議投資人應視各軟體公司的產品應用面是否廣泛,以及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品質與公司體質等,衡量本益比是否合理,再加碼投資。

無線通訊及通訊概念也是受青睞的族群。行動通訊帶來手機熱和無線通訊服務大戰,固網釋出的通訊設備商機,都可望在明年醞釀發燒;手機業者有明?,無線通訊服務雖沒有上市公司,大量持有台灣大哥大及遠傳股權的太電及遠紡,都值得觀察。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金融股長空

九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股市無量下跌,開盤即收盤。分析師雖表示地震震出的是「短空長多」的大盤格局,但並非所有類股都是如此,其中以金融股最可惜。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放款呆帳打消情況不錯、逾放比降低、政府政策鼓勵合併以健全金融體質、又有調降金融機構營業稅等利多消息,刺激幾支金融龍頭股及新銀行股股價帶頭上漲。

但投資人的樂觀心理,卻在地震後宣告破碎。股市一復市,原被票選第三名的金融股連續幾天鎖定跌停。

由於財政部政策宣布銀行概括承受粗估兩百多億元的房屋貸款,在中部地區放款不少的三商銀及台中商銀受傷慘重。

此外,企業及個人借貸的還款力下降,連擔保品可能也不見蹤影——意謂銀行在地震後又有一筆爛帳。

中華開發銀行預估,中部地區銀行逾放比將提升至一○%以上;美國標準普爾(S&P)也評估,台灣整體銀行逾放比將由五%成長至八%。預估明年第二季,財務結構的惡化就會浮現;要多久才能彌補這些日子以來打消呆帳的努力,也難有定論。

災後的資金需求有利放款利率提升,對以利差為主要獲利來源的本地銀行雖是利多,但政府利率政策一向是以穩定為要務,加上為刺激民間投入BOT重建工程,長期放款利率應不致走高,銀行能否在短期內打消這些損失仍值得觀察。

保險業則面臨保險金、人事費用、營業收入和災區房貸的損失,也是本次震災傷害較顯著的類股。

死亡保險金部分,若以投保率百分之百(平均每人一張保單)、平均保額一百六十萬元、死亡人數兩千人計算,全體壽險業需支出三百多億元,而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商業醫療保險金的支出。

因此分析師指出,災後投資人應謹慎面對金融類股。

重建利多在鋼鐵、航運、電線電纜

很多人期待的災後重建概念股,明年能否發燒一整年?答案是不一定。

侯明甫就不看好災後帶頭上漲三○%的水泥股,他認為這只是短期心理並補漲過低的股價,後勢不一定看好。事實上,災後住屋及公共工程重建的水泥需求量預估約五、六十萬公噸。據水泥公會統計,今年至八月底仍有六十萬公噸的庫存,此一存量足以支應短期需求,只是因為停電減產,才造成水泥原料短期價格上漲。

由於長期供過於求,同時面臨國外進口水泥的競爭,水泥業需有其他重大工程刺激需求,明年股價才有上漲空間。但災後重建預料將排擠其他政府重大工程進度,「高鐵的標是否要提升到更高的防震標準?是不是有一些標需要重開?這些都會影響高鐵能否如期興建,」台大商研所教授江炯聰說。

而兩萬多棟報廢的房屋對營建與玻璃陶瓷業來說,也不一定是利多。

民眾消費力的下降與對建商的不信任,將是營建業新案銷售的最大阻礙。另外,建商本身在地震中的建築物及商譽損失亦不可小覷。營建業明年不一定能搭上重建列車而獲利。

玻陶業則跟隨營建業的腳步,對地震的反應較慢;且此產業為一成熟產業,是完全競爭市場,短期看不出明顯走勢。

多家投信均指出,重建真正的利多在鋼鐵、散裝航運、機電和電線電纜業。

全球景氣正在回升期,景氣循環股如塑膠、鋼鐵、航運本來就看好,再加上重建的需求,將為鋼鐵業的鋼筋、大型營建與橋梁用的型鋼、鋼構(東鋼、豐興、桂宏、中鋼構),運送工業原料等重建物資的散裝航運,工商業必備的不斷電系統(飛瑞、亞力),重電業的變電器、配電盤、發電機等廠商,以及塑膠PVC硬管(台塑、華夏、南亞)等帶來無數商機。

這次地震為人詬病的電力供應,也是龐大商機所在。

姑且不論搶救輸配電路及高壓電塔等相關設備的短期需求,中長期有台電的第五、第六輸配電計畫,及以161KV汰換現有96KV電纜的工程;預計七年內,平均每年將創造出重電業及電纜業的六百五十億商機。

以個股論,重電業的華城、有161KV特高壓電纜技術的大亞與華榮預估將受惠最多。

全球皆榮景,日本最亮眼

在全球股市方面,目前投資人最關心的莫過於:美國九年強勁的多頭走勢,是否將終結於日本企業的改頭換面?

「這一次日本企業的改革是來真的,」侯明甫觀察日本企業裁員、裁撤虧損部門、解除終生雇用制等大刀闊斧的動作做出結論。

刁明華也認為日本經濟已觸底。她表示,過去十年來她從未看好過日本,但現在看法也轉變,「因為日本企業此番是真正做了大幅度的體質調整,成果也逐漸展現在數字上,」刁明華說。

「加上過去國際資金持有部位過低,以這個龐大市場出現回春的景象,國際資金不可能不參與,」刁明華進一步分析。

所有投信一致看好千禧年的日本經濟(見第七一頁表六),從數字上也可證實。日本今年八月的工業產值是四十二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個月(比七月成長四.六%);另外,根據《日銀短觀》報導,今年四到六月,日本商業信心創下二十一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日本企業界似乎開始恢復士氣。

反觀籠罩在Fed(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升息陰影及美元對日圓匯率走弱下的美國,部分投信認為穩定的情勢起碼能維持到美國總統大選。

但也有人認為國際資金一旦流入日本,美國就不可能好,「畢竟國際資金無法同時應付兩個大市場的需求,」俞大鈞強調。

即使如此,專家認為無需因眾人皆謂不可為而不為。

由票選出的全球類股及個股推薦結果可以發現:名列前茅的通訊產業、網路概念、智慧財產權概念和電腦資訊的領導大廠都在美國(見第七一頁表七);這些產業的龍頭廠商如Intel,Micron,Cisco, Microsoft,AOL、 IBM等美國知名公司也在個股名列前茅。

「只要是掌握產業龍頭地位者,沒有理由不能投資,」刁明華強調,「更何況,美國的大盤走勢與個股本來就是分道揚鑣的局面。」

歐洲千禧年前景,投信也眾說紛云。

刁明華質疑複雜的歐元整合將是一大風險,目前歐洲的高科技產業又比不上矽谷;她也認為歐洲的企業改革不若日本徹底,「可能是因為它們的社會福利做得太好了,」刁明華笑著指出。

也有投信認為歐洲已觸底反彈。侯明甫舉出,歐洲失業率和利率都在上升,經濟已經在成長,只要歐元整合因素確立,明年仍值得投資。

千禧股市調查方式

本問卷以三十三家投信及曾經獲獎或基金長期績效(一年以上)優良之基金經理人為調查對象,共發出四十八份問卷,回收期間為九月七日至九月二十日,共四十一份。

本問卷共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大盤走勢、強勢類股、個股推薦及全球股市。其中部分投信及基金經理人因不方便推薦個股,未填台灣個股推薦及全球個股推薦部分,特此說明。

因調查時間在九二一集集大震前,但在統計後詢問多位受訪者,地震前後是否改變其對明年的預測,由於多數認為長期而言影響不大,故問卷並未收回重做,僅將改變部分併列於分析之中。本問卷為不具名統計。(唐弘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