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代的大學生必須學好三項基本能力:電腦操作、外語和理財能力。在大學裡,就算不打BBS、不上網,也有計算機概論和外文的課程,所以學電腦和外文並不困難。
但是,面對金融市場自由化後股票、基金、期貨、外匯……各種推陳出新、複雜的金融商品,如果沒有一套完整、有系統的財務金融訓練,要想學會投資或理財,實在不太容易。
大學的財務金融系可以提供你這三項能力。除了基礎的電腦與外文課程外,財金系四年的課程就是要培養一個財金專業經理人,既懂得替自己理財,也懂得幫別人理財。
也因為各種金融商品的複雜度愈來愈高,理財愈來愈難,市場上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儘管這一、兩年來有需求減緩的現象,不過財金系仍高居熱門學系排行榜的前幾名。
熱門的新興領域:財務工程
財金系的課程,除了一般共同必修課,以及常被拿來開玩笑、商管學院必修的三「記」——快快忘記的「會計」、經常忘記的「經濟」和統統忘記的「統計」之外,可以分為兩個領域:財務管理與金融機構管理。
財務管理依對象可分為個人理財、公司理財兩方面;從課程內容來看,則個人理財概論、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期貨市場與選擇權,都屬於個人理財的課程。
如果以後想和人合夥開公司,那麼,公司要怎麼管、賺了錢要怎麼分,公司做得好要發行股票上市,或者如何和別的公司合併,這些都屬於公司理財。課程從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到財務報表分析、收購與合併,開一家公司的財金學理知識都在裡面。
金融機構管理則包括銀行、保險和不動產三方面。目前財金系的金融機構管理課程多著重銀行管理,所以,財金系的畢業生是銀行金融人員的主要來源。
在保險和不動產管理方面,除了台大有比較完整的師資和課程外,其他學校的著墨比較少。
從各校互評結果顯示,台大無論課程規劃或師資都穩居龍頭地位。從聘任老師到甄試學生,都一再強調「發展潛力」的台大財金系系主任林筠表示,台大有各領域的優秀師資和課程,「台大的訓練是要讓學生的未來發展比別人更有潛力,」林筠自信地說。從學生表現的調查結果看來,台大也的確名實相符。
由於財金系強調從財務結構的角度做計算和判斷,相當重視財務報表,所以會計和數理方面的課比較重,是經濟系之外比較強調數理方法的學系。一般必修課除了微積分和統計之外,還必須修「數量方法」或「管理數學」等數學課程。想讀財金系、但是數學不太好的同學,要有心理準備。
「財務工程」是這幾年財金界最熱門的新興領域,也是當今商管學院的顯學,在可見的未來,財務工程的人才不論在業界或學界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由於財務工程常用到比較高深的數學方法,頗適合數理能力不錯的人。
在私立大學中評價第一的元智大學財金系,今年高舉「管院全面學程化」的大旗向考生們揮舞。
從今年開始,元智管理學院大學部學生只有名義上隸屬的學系,至於要拿哪個學系的文憑畢業,依學生選修的學程來決定。學生可以從各系開出不同領域的學程中選擇主修學程,不論哪一系的學生,只要修畢該學程就可以取得負責該學程的學系學位。
「未來元智管理學院的學生沒有轉系的問題,要從什麼系畢業,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尤克強說。
與企業互動,雙方都受益
財務金融是一個很實際、很活的學門,除了理論訓練之外,經由實務驗證理論更是重要。各校也常常煞費苦心地請來企業界人士教實務課程,與企業合辦活動,或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一方面增加學生的實務經驗,一方面拉近和企業間的距離,學生未來出路比較沒問題。
淡江大學就在教育部的贊助下,花了一百多萬成立全台唯一的「金融即時資訊研究中心」。這間模仿證券公司專業經理人的操盤室平時開放給學生使用,讓學生既可學到財金理論,也有戰鬥教練的場地,透過與現實同步的模擬戰場,磨練戰技。
淡江大學財金系定期舉辦「投資組合競賽」,並頒獎給表現優良的學生。淡江大學財金系系主任林景春表示,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學生學有所用、不和業界脫節」。
義守大學財金系系主任翁孝文認為,「利用電腦分析處理龐大的金融資料」是未來趨勢,所以義守大學相當強調學生這方面的訓練。
一般說來,商管學院大三、大四的課程比較重視個案研究和上台報告,老師也會要求上台報告的同學必須像個專業經理人。上台報告要衣著正式,久而久之就成了不成文的規定。所以,平常如果在校園裡看到身著西裝或套裝、衣著光鮮的大學生,十之八、九是商管學院的學生。
從就業市場的角度來看,高級經理人的需求畢竟有限,台灣經濟奇蹟的帶動者,主要還是靈活輕巧、隨機應變的中小企業。
「高級經理人的訓練不見得能符合中小企業的需求,」銘傳大學財金系系主任杜玉振指出。銘傳和文化都開了其他財金系所沒有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課程,培養中小企業人才。
如果你對產業動態研究、財務規畫、金融保險、股票證券分析、金融商品設計有興趣,而且對「賺錢」這件事有熱情,財務金融系會是你不錯的選擇。
就業出路
從個人、家庭、公司、企業甚至國家,都必須理財,即使是慈善團體,如果無法做好財務規劃,也會坐吃山空,難以為繼。
財金系的訓練除了可以幫助個人規劃財務,接受過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訓練的財金人,未來可以進入證券公司、投信、投顧,從事產業研究員、股票分析師或證券交易員的工作。
在公司理財方面,財金系畢業的學生可以在企業的財務或會計部門擔任稽核或財務規劃、稅務規劃的工作。
另外,具有財金背景幾乎可以在各類金融機構工作。特別是授信部門人員,由於必須對放款的對象做財務分析,或對抵押的物品進行鑑定評估,因此多半由具有財金背景的人來擔任。
此外,銀行或保險公司都有投資部門,手握公司大筆資金投資的經理人,必須能夠靈活運用動輒千萬元上億的資金,或操作外匯、買賣股票債券或期貨。所以,這樣的工作一般也是由熟悉各式金融商品和投資工具的財金背景經理人擔任。
此外,保險公司的精算、不動產的投資、新金融商品的設計,都是財金人可以發揮所長的地方。如果要繼續深造,當紅的財務工程、企業財務、保險、金融、不動產和經濟數理方面的研究所,是可以投入的研究領域。
學術界:財務工程、企業財務、保險、金融、不動產、經濟學領域等
證券業:產業研究員、股市分析師、證券交易員等
金融服務業:一般銀行行員、投資、授信部門人員、外匯操作員、
精算師等
一般公司企業:財務經理、稽核等
多方嘗試、摸索
才有熱情和原動力
梁琳俐,二十八歲,淡江大學財金系畢業,大學時即考上證券營業員和期貨營業員執照,目前擔任台灣投信投資部課長。全身充滿「賺錢」細胞的她,今年的三大目標是努力練好高爾夫球、學好英語和自己開車上路。
◆ ◆ ◆
我原來念的是會統,專科畢業後曾經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過四、五個月。那一段整天和「損益表」「資產負債表」數字為伍的工作經驗,讓我瞭解簿記員工作並不適合活潑外向的自己,也發現我對於股票、投資學這一類財金問題有高度的興趣。於是就參加轉學考試,順利進入淡江大學財金系就讀。
我很清楚自己的個性和積極的人格特質,也很嚮往金融市場上各種即時的、富挑戰性的工作。所以,在大學時就有計畫地增加自己財金方面理論和實務的實力。
大三時,我先後考取初級證券營業員和期貨營業員執照,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期貨營業員執照的考試。雖然那已是台灣第四次辦期貨營業員考試,卻是錄取率很低、難度最高的一次,而我幸運地考取了執照。
我原本就對買賣股票很有興趣,進大學後一直想進股市看看。為了存錢買股票,我有一陣子一天花不到一百元的生活費,終於省吃儉用地存了十萬元進場買股票。
那時只要賺了幾千元我就會很高興,不過即使賠了錢我也不會覺得難過,因為可以學到經驗。
我一直覺得,年輕人不必害怕失敗,因為不需要付出什麼機會成本。但是從大學到現在,我仍時常向老師請教證券和產業方面的問題,他們在學理和實務上的經驗可以做為參考,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大學畢業後,我經過激烈的競爭進入證券市場,先在一家證券公司擔任債券交易員,從事資金調度和公債買賣的相關工作。工作一年後,我考上證券商高級業務員的執照,目前在台灣投信公司從事債券型基金買賣和債券交易的工作。兩年半的工作經驗,讓我累積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實務經驗。
我認為應該根據自己的人格特質,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大學四年應該多方面嘗試、摸索,才能瞭解自己的性向,規劃未來。這樣,無論是念書或工作才會有熱情和原動力,並且樂在其中。
(袁孝康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