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網家集團連遭鉅額虧損,又受執行長蔡凱文、獨董黃麗燕、技術長陳俊仰一一求去重創,令人替台灣曾經的電商龍頭捏一把冷汗。日前傳出,網家旗下日本跨境電商「比比昂」8月18日將推出藥妝商城,時值日本國境解封,比比昂的藥妝商城,會不會生不逢時?
雖然台灣旅客已經摩拳擦掌,就等台灣完全放寬入境隔離措施,但比比昂社長羅薇琳一點也不擔心,她看見什麼商機?
重點一:習慣已養成,「我們回不去了」
無論店家,或者是消費者,在疫情下,養成上跨境電商買賣的習慣。羅薇琳說,2年前和日本店家展開合作,遇到很多困難,因為對方考量實體通路與外國遊客,「不想將商品上網。」然而,疫情衝擊消費者無法出國,店家業績也遭遇挑戰,才改變態度,開始網路新嘗試。
事實上,這不是羅薇琳第一次「因禍得福」。
2002年SARS疫情爆發,她正好加入網家,直接站在線下到線上的最前排,親眼見證業績飆漲,即使疫情過了,營收也沒有因此下降。
2019年,比比昂成立,沒多久又碰上新冠肺炎,比比昂的營收飆升。羅薇琳笑說,「我跟PChome有病毒般的緣分。」因為不是上市公司,比比昂沒有公布財報,不過,可從網家財報認列比比昂的投資損益,窺見一二。
攤開數據,剛創立的第一年,比比昂幾乎是一路虧損。轉機就發生在2021年第一季,自該季認列損益後,比比昂就沒有再虧錢,今年(2022年)第一季淨賺幾乎打平去年整年,第二季再增兩倍。
重點二:價格「激安」,消除顧客跨境購物的心理障礙
「我們家的維他命只要101元,比人家便宜7塊!」整場發表會,羅薇琳反覆提起數字細節,她念茲在茲的,始終是自家平台運費和商品價格的競爭力。
羅薇琳觀察,台灣消費者最在乎國際運費,若超出本土運費太多,消費者很難邁出第一步。因此,比比昂寄望從壓低運費著手,讓顧客願意嘗試跨境電商。比比昂和日本物流巨頭佐川急便集團(SAGAWA EXPRESS)合作,就是看上對方規模夠大,能以量制價,讓比比昂維持低廉運費。
此外,比比昂新推出的藥妝商城主要營收,來自外部供應商的拆帳收入,消費者只需負擔運費,沒有服務費,增加用戶使用動機。
商品價格,同時也是羅薇琳的信心來源之一。比比昂以代標代購日本商品起家,屬於C2C業務;去年推出跨境直購「隨選即買」,類似網家商店街的B2B2C模式。因為直接和商家洽談,能夠談到接近日本在地的價格,比台灣引進便宜許多。「一窩蜂跑出國,也用擔心,不可能買的相較於比比昂更便宜,很多商品都集合在這邊了。」
重點三:服務才是核心,重點是幫助消費者省麻煩
價格作為競爭優勢不一定能夠長久,也因此羅薇琳認為,重點還是在服務上。對於消費者來說,跨境購物有諸多不便之處,諸如語言障礙、報關手續繁複、國際運費高等,因此有些消費者寧願向進口商購買貨品。
針對消費者痛點,比比昂的解法分別是「在地化服務、以及通路去中間化。以新推出的藥妝商城來說,便主打中文介面與中文客服,消除用戶的入門障礙;串連商品的資訊流、物流、金流,並且跟不同供應商與夥伴合作壓低成本,這都是在減少購買歷程的不順暢;通路去中間化則是跳過貿易商的選品限制,善用網路銷售的長尾特性,讓產品變得多元。
羅薇琳強調,跨境購物已經變成日常生活;即使旅客赴日,也不會就此變心,「你去北海道不會去東京,你會去東京不會去沖繩,但這些商品比比昂都有。」
未來,比比昂將推出新的品類商城,也預計開闢台灣以外的新出口市場。羅薇琳期許,比比昂不只能夠成為台灣最大的跨境電商,更要當上日本最大的跨境商品出口平台。
這二年,從日本到台灣,比比昂完成多次漂亮的長傳,今年上半年更是連番達陣,成為網家集團身處「黑夜暗空中最亮的星」。未來比比昂能維持佳績嗎?她自信地表示,「這是一定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