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創業的岡山縣牛仔褲代工廠,從OEM轉型,建立自家品牌,並順利接棒第三代。不僅如此,歷經豪雨災害低潮後,藉募資平台預售翻轉低潮。「內田縫製 UCHIDA HOUSEI 」是如何將昭和職人精神,成功傳承到令和世代?
日本岡山縣的紡織產業,自江戶時代便開始蓬勃發展,並在戰後迎來了全盛時期。1960年代後,更成為日本牛仔褲發源地。其中,以倉敷兒島區最為人知,放眼望去,店鋪與代工廠林立,被譽為牛仔褲天堂、牛仔褲聖地。
位在非蛋黃區「津山」市的內田縫製,距離代工廠密集區約需90分鐘車程,一開始並不是廠商首選。但憑藉著多年累積的縫製技術與應變能力,讓客人願意從外地遠道而來委託業務。交貨期限急迫,其他工廠不願意接的訂單、布料厚薄不一需配合調整裁縫機、人力不足得加班趕貨……,棘手問題,都在第二代社長內田政行的帶領之下克服,也讓內田縫製擄獲知名品牌「Momotaro Jeans」「Japan Blue Jeans」成OEM縫製合作客戶。
從幕後代工走到幕前,以職匠技術打造品牌
以多年熟稔的技術力與長期客戶信賴關係打下基礎,1968年初,代社長(內田政行的父親)創立內田縫製,1995年現任社長內田政行接班後,2016年自創品牌「UCHIDA HOUSEI」,短短三年,2019年獲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新創中小規模企業300社」。
2017年,UCHIDA HOUSEI 決心製作有別於兒島地區的「MADE IN TSUYAMA」牛仔褲,以高難度的特殊布料,打造獨家風格。
化危機為轉機,成為募資平台上一大奇蹟
2017年,經典「彩虹牛仔」系列在岡山內田縫製工廠中誕生,特殊染色與織法技術,看似深藍的牛仔布面下,包覆多色織線,隨著一次次磨損與清洗,逐漸顯現出內層彩虹般絢爛的色澤,在經年累月後呈現不同風貌,每次穿上都充滿驚喜。
前所未有的雙層創新材質,讓彩虹牛仔系列於2017年一推出便大受歡迎、銷售一空。正當內田縫製正著手進行第二波工序,卻發生影響日本的巨大災害。2018年6月,突如其來的連日豪雨,將西日本淹沒成一片汪洋,裁布工廠的珍貴布料盡歿,彩虹牛仔只能惋惜地走入歷史。
沒想到,四年後出現戲劇性發展。一位帶著彩虹牛仔褲的顧客前來修補,表示在這段時間,褲子出現美麗色澤變化,投稿至官方社群媒體後,引起熱烈迴響,要求再次生產的聲浪不斷,燃起公司復活彩虹牛仔系列的決心。
這是個重大決定。要重新讓彩虹牛仔布復活,需要至少2,000公尺布料,才能生產約800件成品,不僅資金需求龐大,且銷量無法預估,對微型品牌而言,風險太大。UCHIDA HOUSEI 轉念,改採「群眾募資平台」,以預售方式獲得資金。
募資半年前,便進行一連串復活版彩虹牛仔製作試行,同時在自家FB與IG等社群媒體進行預告。同時將設計理念、工廠製作實景,彩虹牛仔布的特殊魅力與繁複製程等故事放在官網上。品牌故事、職人臉孔、顧客心聲,加上穿搭寫真,吸引網友目光。
募資平台正式上線當天,短短15分鐘,便創造100萬日圓目標金額!最後,總人數1,845人次響應、預售量從原先預估的800件,飆至兩倍1,600件,總金額達5,135萬日圓,等同於超過50倍目標額的復活奇蹟。不僅令同業嘖嘖稱奇,更在日本引起矚目。至今仍常居募資平台排行榜前幾名,為UCHIDA HOUSEI 打了強心針。
而「彩虹牛仔」系列成功復出的幕後推手,除了內田第三代兄弟加入UCHIDA HOUSEI品牌經營息息相關之外,也跟公司積極接納對牛仔褲製作有興趣的年輕新血帶來正向循環。
例如,從外地移居岡山的三位年輕社員。他們展現出創新活力,觸角伸至社群媒體,以更多方式讓大眾認識這個品牌;例如善用YouTube影片介紹工廠,讓人一窺牛仔褲生產製程。Instagram和官網Online Shop相輔相成,增加產品曝光率與穿搭技巧。Facebook社群,與顧客維持良好互動。第三代內田泰造接班後,FB粉絲從300人,成長至今已達4,000人。
2019年,UCHIDA HOUSEI走出岡山,多次於日本知名的東急手創館(Tokyu Hands)新宿店,以及新橋站展售。老字號正式前進東京。
將夢想放大,邀大家走進牛仔褲工廠親身體驗
談到未來展望,內田造泰表示,去年針對海外觀光客開發體驗行程:「一日職人縫製體驗」,是一頁嶄新的嘗試。未來,UCHIDA HOUSEI希望打造更適合體驗活動的場域,讓大家從世界各地來到牛仔褲工廠,親手製作全球僅有一件的紀念單品。另外,也要透過募資平台,重現與「彩虹牛仔」同樣採雙層染色技術的「櫻花牛仔III」。
從傳統代工廠到建立品牌、在募資平台打響名號,同時以「MADE IN TSUYAMA」聯手同鄉產業結合進駐東京、鼓勵移居青年入社、為網紅客製產品、期待與其他手作品牌異業合作……。內田縫製UCHIDA HOUSEI走過一甲子,來到第三代,順應時代潮流創新求變,不禁令人期待起這家老字號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