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嘰……」的一陣強勁卻不刺耳的馬達聲,輕盈的機身劃過天空,順道做了幾個翻滾動作。南港軟體園區對面的空地上,陣陣強風吹得地上的飛機東倒西斜,但空中的遙控電動飛機卻在操縱者的巧妙控制下切過風面,飛行平順地彷彿一點風也沒有。
「強風對於重量輕的飛機的確有影響,不過逆風也比較容易起飛,主要是看操縱者的技術!」廣營電子董事長林鴻文一面操縱著飛機,一面說道。原本神情拘束的他,一拿起遙控器,彷彿變了一個人,流露出一種翱翔天地間的豪氣。
三十多年前開始玩遙控飛機,林鴻文把對航空模型的熱愛融入事業中。廣營電子原本以生產精密機械所用的伺服器和電子零件為主,六年前開始生產遙控飛機。至今,一年的銷售量將近十萬架。
「當年一個遙控器就要1萬元,而一碗陽春麵只要2元!」談起當年高不可攀的遙控模型,林鴻文感慨地說。從小就對飛行滿懷憧憬的林鴻文,從玩手擲飛機、橡皮筋動力飛機開始,好不容易才在高一時,和朋友湊足了錢,買下第一架遙控飛機。正是因為當年實現夢想的艱苦,使林鴻文努力降低遙控飛機的造價,讓大眾都可以玩得起。
以前,遙控飛機都是汽油動力的,馬力強,但是噪音、污染問題很嚴重,價格也不是一般人能負擔的;至於電動飛機,除了少數專業玩家自行設計的試驗品外,大多是起飛成功率不高的玩具級產品。「一開始想發展電動飛機時,很多同業都認為沒有市場,」不輕易屈服的林鴻文,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終於在三年半前推出第一台高品質的電動遙控飛機。
「飛行可以讓人的心情超越世俗,」林鴻文認為,遙控飛機迷人之處,就在於翱翔天際的自由感受。「看著自己操縱的飛機在天上飛行,會頓時覺得,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事情好爭的,」林鴻文認為,遙控飛機可以讓一般人在短時間內脫離塵世的喧囂,「古人說『登高而遠之』,我們應該算是『飛高而遠之』吧!」
追逐空地的現代游牧民族
從1971年開始玩遙控飛機的林鴻文,近年也努力推動航空模型的發展,「現在的小孩沒有太多好的娛樂,而遙控飛機是種很好的宣洩、發揮智能的管道。」不過,也許因為汽油引擎飛機的公害問題太嚴重,多數社區對於遙控飛機避之唯恐不及。即使電動飛機幾乎沒有噪音和空氣污染,玩家還是很難找到適合的場地。
「古代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我們是逐空地而居!」自嘲為「現代游牧民族」的林鴻文,感歎台灣實在欠缺航空模型的環境。即使廣營電子研發出可以在室內玩的電動飛機,也沒有幾所學校或單位願意開放室內場地讓玩家使用。
林鴻文認為,其實遙控飛機不只是娛樂,還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和技術。「國家要發展航太工業,最好從遙控模型開始,」他認為,如果航空模型能得到適度的推廣,更多年輕人加入玩家的行列,自然就能從中找出航太工業的優秀人才。「要從事航太工作,需要從小產生對飛行的熱情;但是以目前台灣的環境,很多年輕人根本沒有機會發現自己這方面的天賦,」林鴻文說。
「航太工業其實是最適合台灣的工業,」林鴻文指出,台灣地狹人稠,本就不適合農業或勞力密集工業的發展。「航太的相關產業所需空間都不大,附加價值也很高。尤其是機場附近難以利用的土地,更適合用來發展,」林鴻文認為,航太工業是台灣產業的潛力股。
為了推廣航空模型,他在宜蘭運動公園附近設了門市推廣中心。「那裡原本就是日據時代的機場,飛行教育、教練帶飛都很適合,」從宜蘭到台北發展的林鴻文,最終也用自己的事業回饋、造福了鄉里。不過,門市推廣中心所在的舊機場已經被劃為大學預定地。
「國外玩遙控飛機的人實在比台灣多很多,環境更是不能比,」林鴻文說。廣營電子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產品外銷,電動飛機甚至在美國帶起了風潮。林鴻文回憶,美國航空模型協會(AMA)四年多前僅有三萬多名會員,在廣營的第一架電動飛機外銷美國後,去年會員人數已暴增到十八萬。「雖然美國幅員廣大,玩汽油動力飛機的條件沒那麼嚴苛;但是在都會區,電動飛機還是非常受歡迎,」林鴻文驕傲地表示,美國航空模型協會的副會長甚至還說林鴻文是「改變電動飛機歷史的人」!
今年初在美國設立分公司,原本就經常來往美國瞭解市場的林鴻文,有更多的時間體驗飛行。不只玩遙控飛機,他還在美國學習駕駛真正的直昇機和定翼飛機,一圓在國內無法實現的夢想。
不過從手擲飛機、遙控模型到真正的載人飛機,不曾改變的,還是他自小以來對於飛行的渴望。「還有,希望為改善台灣的航空環境盡一點力!」看著在空中盤旋的遙控飛機,林鴻文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