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觀念」 再造高峰
拜讀貴刊212期「用對『觀念』撐起企業王國」的專題報導後,有深刻的想法。現在許多企業為因應時代的潮流與強化本身的競爭力,紛紛進行企業的再造與改革。然而,真正要能再創企業新巔峰,實行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只有善加利用企業本身的核心文化,配合一流的管理觀念,才有辦法使企業更上一層樓!
《遠見》接連幾期提到幾家再創高峰的企業,如台南企業、天仁茗茶,以及現在的中鋼、宏?等著名公司,它們都是經營幾十年的老字號產業,以前憑著企業本身的優勢及經營管理,或許可以在自身的產業中占有一片天。但是時代總是會變,人類的需求也會跟著改變,想再套用以往的模式繼續保持領先,看來已不太可能。
所以這幾家企業紛紛把本身既有的「觀念」再往上提升,激盪出不同以往的創意,大膽嘗試,終有煥然一新的局面。
的確,只有用一流的「觀念」,才有辦法成為「一流」的公司。企業如此,人類的進步又何嘗不是靠著「觀念」的創新,一次次成就非凡。其實,我們都是怕改變及安於現狀的,企業也是如此,「改變」對企業而言是一種挑戰,端看領導者有無勇氣創新觀念,把原先的想法轉一下,吸取別人的觀念再把它融合成自己的,或許就有機會帶領整個企業脫胎換骨,重新注滿競爭力,再創企業下個不朽的五十年。
麻豆 陳柏翔
從中、印發展趨勢看台灣前途
中、印兩國同是人口超過十億的大國,今昔境遇也極相似。近年來,兩國戮力拚經濟,成績同樣亮眼。如去年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印度為8.4%,大陸為9.1%,未來各專家都更看好印度,因為:
一、大陸政治方面仍一黨專政,印度因為英國多年殖民,而受其民主薰陶,如今不遺餘力推行民主。二、印度人的英文程度甚佳,且每兩人就有一人年紀低於二十五歲;中國大陸則因實施一胎化,導致年輕人不斷減少,並且奉養老人成為沈重負荷,消耗許多社會成本。三、大陸的金融體系及資本市場也不如印度健全,所以大多是外人的投資,大型國營企業則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反觀印度有不少巨型公司可與歐美大公司競爭,本土企業壯大,才能真正代表國家實力,印度去年的表現也的確可圈可點。
亞洲四小龍日後恐怕將被兩尾巨龍取代,台灣目前經濟重心已漸轉移至大陸,然兩岸關係令人憂心,特此呼籲政府及企業精英,應積極展開與次大陸的經貿往來,以開闢另一條經濟利益的重要來源。
永和市 屈厚博
也談「經驗創新」
看了212期《遠見》雜誌的「經驗創新」,有很大的感觸。現在台灣的產業都以科技產業為重,而科技產業是以研發創新來延伸自己的基業長青,因為這樣才可以創造本身的企業價值。
不只是在研發上需做經驗創新,企業在資源整合上也需適度的調整。如許多的傳統產業及高科技產業,運用許多好的系統來導入,為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組織變得更好、更有效率。而在這經驗創新前,組織也需要考慮到內部、外部的想法。
以內部來說,運用新的系統到組織裡,上下層級需要先做事前的溝通、及尊重專業的意見,最後就是整個組織來做有效的執行。外部需要考慮到顧客的需求,如消費者的欲望需求、供應商的觀點考量等等。而每個循環系統都需要事前的評估模擬及計畫,各個環節都很重要,缺少一個都不行,否則經驗創新就不能執行成功。
現今許多組織都在談變革,而變革指的是要讓組織變得更有價值,經驗創新也算是變革的一環。變革也時常遭到許多的內部阻力抗拒,而領導者需要去排除這些問題,可以透過一對一對談、或團體深度匯談都是不錯的方法。這樣經驗創新的成功機率才會大增,否則沒做前,組織就先被自己人打敗,這樣就別談什麼經驗創新。
宜蘭 林立偉
女性需要更多支持與關懷
212期《遠見》雜誌特別企劃「創業女傑,處處開花」,報導了一系列的女性精英故事,其中有淚水,有夢想,也有成長,同樣身為女性,不免同感唏噓。
在傳統中國社會中「男主外,女主內」,男女各有所司,各擁一片天。但在工商業發達的今天,許多婦女走入職場,為了在職場闖出一番成績,需要更多的智慧、韌性與犧牲;尤其是身兼母職的職業婦女,往往得職場家庭兩頭顧,更是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
事業有成的女性,在褪去光鮮的事業外衣後,徒留孤寂身影者,也大有人在。
在沙文主義色彩濃厚的台灣社會,女性又要經過多少fight才有出頭天?到底我們的社會給女性怎樣的後盾?女性在家庭與職場之外,是否還有一個更值得耕耘的自我天地?心中的疑惑愈來愈濃,彷彿今年的年節特別溼,也特別冷。
台北 蔡素煙
得民心者得天下
2004年是大選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已沸沸揚揚,而兩大超強——美國及俄國,也紛紛開始各式各樣的競選活動,《遠見》能介紹他國的選舉情形,也算是「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佳例,別的國家的優點,要學習以收截長補短之功;反之,也要避免自己的國家重蹈覆轍。
其實,世界上的老百姓都一樣,誰不想國家昌盛民安樂。眼前各國有各國的難題;國際上,人類共同的問題也是林林總總,層出不窮。如果,所有的政治人物都能以蒼生為念,真正拿出有利於人民的「牛肉」,而不是一味地以人身攻擊來代替真正的政見:台灣有「打老婆」、「炒股票」的風波;美國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桃色糾紛也瀰漫政壇,而在莫斯科也有普京總統在選戰篤定獲勝的優勢下,仍解散內閣,造成政局動盪。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能提出真正具前瞻性且不為一己之私的政見,相信不會有人再執迷於無關宏旨的「口水戰」,遺憾的是這樣的政治人物並不多見。無論大選勝利者是誰,都希望他們造福世界及自己的國家!
台北市 趙偉廷
(本欄歡迎讀者來函,投稿如錄用,將致贈精美禮物一份。因篇幅有限,本刊具有刪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