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不論是企業最愛大學生、大學辦學聲望、USR大學抑或教育部私校補助金額,逢甲大學都是國內私校第一名。在今年的《遠見》調查中,逢甲更是所有大學校長評定「未來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私立大學」冠軍。
即將於今年7月底卸任的逢甲校長李秉乾,如何在九年校長任內,把逢甲推升到台灣第一私校的位置?
「從上任開始,我就不斷自問一個問題:『逢甲到底要成為一所什麼樣的大學?』」李秉乾說,這看似抽象又複雜,卻並非不可解,關鍵在於得先釐清學校自身定位,且問:「現在的大學,到底可以帶給學生什麼不一樣的價值?」
三大自問,找出大學被社會需要的存在價值
以前,大學是學生培養專業、企業獲得高階新鮮人的唯一來源,然而,近年來,情勢丕變。學用落差、低薪不振成了企業和學生對彼此的抱怨,加以線上課程風行,企業亦能自行開課,這在在都致使大學的價值倍受挑戰。
為此,李秉乾將上述問題視為逢甲擬定校務發展方向的重點,甚而在校務會議上要學校高層一起腦力激盪,發想如何定位逢甲。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