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昨發文要求各海關,自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中國。對此,農委會今天上午10時召開記者會,由主委陳吉仲視訊說明。
陳吉仲透過視訊說,不排除到WTO再次申訴,「為何沒有依照國際規範,又突發性通知我方,看起來非常的矛盾」。他並向漁民喊話,「鳳梨我們都可以克服了,我想石斑魚會更沒問題」。即日開始啟動所有內銷、外銷新興市場,或者輸到美國、歐盟、日本、紐西蘭市場。
陳吉仲說,昨晚第一時間收到中國片面從13日開始暫停台灣石斑魚,這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情形。全世界所有的規範針對農漁畜產業用藥超標,農藥超標頂多就是這批貨禁止進口或退運,沒有把所有產品都直接禁止輸入,中國違反相關的國際貿易規範。
他說,第二,我們石斑魚品質非常的好,在過去108、109年都沒有驗出類似的用藥情形,去年中國雖然通知總共檢測了三到四次,我方立刻在生產端追查,完全沒有找到類似的情事,我們也具體的回應。針對中國再次不依國際規範來針對兩岸的農漁畜產品,我方會在近日再次把所有這些的科學根據,透過兩岸的動植物檢疫管道,提供給中國,希望他可以盡速回應我們的科學根據。
延伸閱讀
台灣淪經貿孤兒 石斑魚出口無路
陳吉仲說,如果這些科學根據可以讓我們重新再輸出,希望中國可以正面的回應。如果沒有,我們不排除到WTO再次來針對這個議題做申訴。「為何沒有依照國際規範,又突發性通知我方,看起來非常的矛盾」。
陳吉仲也向所有石斑魚的漁民喊話,他說,農委會已大量的把石斑魚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內銷,按照去年和前年的相關資料,我們發現,我們的產值有1萬9千公噸、40幾億,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外銷到中國和香港只剩六7000公噸,目前這個月已經外銷3000公噸。
他說,農委會昨天在跨部會討論的時候,有針對今年外銷中國6千公噸、已外銷3千公噸,目標未處理3千公噸,應該可以具體解決。
陳吉仲說,去年的鳳梨事件,全部的產量有40幾萬公噸,外銷到中國有4萬5000公噸,「鳳梨我們都可以克服了,我想石斑魚會更沒問題」。即日開始啟動所有內銷、外銷新興市場,或者輸到美國、歐盟、日本、紐西蘭市場,以及凍存加工等措施,呼籲台灣所有消費者,我們會透過平台極力促銷優質的石斑魚,讓這次危機可以再次轉化為轉機,讓石斑魚可以外銷到新興市場,也可以讓台灣的消費者吃到更好的優質的石斑魚。
農委會說,想要知道中國的檢驗標準,「我們也知道中國大陸本身在養石斑魚,且量滿大的」。將來如果台灣農產品不能集中某一個市場,應該分散處理,這是我們農委會一貫的目標。
陳吉仲說,中國片面用相關藥品的超標或禁用的理由,來片面暫停所有的石斑魚的輸出,這本來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貿易障礙,也跟WTO裡面的動植物檢疫措施是完全違反的,我們還是會把相關的科學根據給兩岸的動植物檢疫窗口,希望兩邊可以不管任何方式,來針對這個議題來做討論,我們期待會有正面的回應,否則我們就會到WTO來解決。
媒體問接下來可能「被針對」的農漁畜產品為何,陳吉仲表示,其實不是只有石斑魚,之後可能的午仔魚,去年鳳梨之後,「我們發現中國每次針對台灣農漁畜產品外銷中國比例非常高的品項,尤其大部分都超過七成五」,所以農委會在鳳梨事件之後,就不斷針對可能所有的農漁畜產品輸中的部分要分散市場,不只午仔魚,包括芒果、文旦柚等,也會全力衝刺其他的市場。
陳吉仲說,我們的水果過去有八成多是外銷到中國,去年已經降到五成以下,會持續開拓其他市場,如果這個目標達到了,我們就不擔心對岸動不動就用類似違反國際規範方式處理兩岸的農產品貿易。
本文轉載自2022.06.1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