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少管閒事
王世楨六十四歲僑委會華僑證照室主任
我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我把這件事看得非常平常,做公務員就像搭公共汽車一樣,到了站自然應該下車,車子繼續往前開。如果到了年齡不退休,後面的人怎麼接班呢?
我可以算是半路出家的公務員,民國六十四年以上校軍階停役,進入僑委會。
雖然我是天主教徒,但我很相信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凡事要清心寡欲,避免太多的奢求。做一個公務員,不要管與本身工作無關的閒事、也不要說閒話,應該安分守己。
向來我都是自問我為國家做了什麼,從來不想國家應該給我什麼。公家機關升遷是按部就班的,寶塔型的組織裡不可能人人都往上升,但事情還是要靠大多數中下層的人來完成。
到我這裡來的年輕人,我第一個要看他有沒有耐心,能不能坐得住,如果不安於位,是做不好公務員的。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桂林四十二歲台北市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副處長
有沒有想過轉到民間去工作?不僅想過,而且常常想。
我的同班同學,除了我之外,大概沒有一個在公家機關做事的,有時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他們對我說:「你官當得最大。」我說對呀我官當得最大,可是等下吃完飯你們一個個開著車跑掉了,我還要呤著大皮包去搭公共汽車。飯局裡的太太們打扮得珠光寶氣,前幾天才從美國shopping回來,我太太呢?當個教員,我們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大家心裡都明白。
我常聽人說:「要動搖三十五歲以前動搖,三十五歲以後想動也動不了。」像我現在的情況就是不上不下。曾有一家建設公司請我去當業務經理,業務經理手下不過兩三個人,我現在手下沒有一百人,也有七、八十人。
而且我知道民間企業請一個人不外乎是看他的利用價值,偏偏我最討厭用吃飯來解決問題。
面對台北市的交通,有人問我是不是會有無力感,我非常不願意說這三個字,尤其某些幾乎是決策者的人更不應該抱怨無力感,如果他們都無力,誰才有力?
我有一個信念,在很壞的環境裡,也可以搞出一番天地;在很好的環境裡,也可以過得很窩囊,完全看你怎麼做。
身邊的人都在混
唐先生五十歲某公營新聞單位編輯
現在當公務員談不到什麼積極主動的去發揮。只要有人很熱心、很積極,就一定有人懷疑他的企圖,是想升官呢?還是想發財?如果開會的時候,比較直率的提出什麼檢討,主管甚至會認為這個人惹麻煩,在考績上讓他揹黑鍋。
你問我在這個工作中能發揮多少理想?可以說是零。我只是盡到責任,把分內的事情做完,按時出刊,至於別人認為我做得好不好,那又是另一回事。好在我不在乎升官發財,如果我要走官場的路,早就走了。現在我只能當它是個工作,沒法把它當成終身的事業。
黑官打擊士氣
「黑官」是打擊公務員士氣最重要的因素。有些人本來可以升上去的,一下子空降了一個「黑官」,他升不上去,又沒有關係,只好混啦!我認識的公務員中,抱著混日子心態的,沒有百分之八十,大概也有百分之七十。
怎麼混法呢?有事情來了就做一做,沒事兒就東跑跑、西跑跑,或是去做自己的事情,利用上班時間去買菜、洗頭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認識一些人,每天到辦公室,先拿報紙來一看,再拿茶來一喝,接著就拿起電話來問股票行情。有時候一個辦公室裡,連「大樑」(註:主管)都在帶頭做股票。
想不想換個環境?老實跟你講,今天除非有人給我機會叫我去,我會去;但如果要我求人家,我是絕不開口的。至少留在這裡還算是我的本行吧!
別人還很羨慕我
張銘昌三十九歲宜蘭縣政府秘書室職員
一般親戚朋友知道我在縣政府辦公,都還蠻羨慕的,工作安定嘛!生活很悠閒,下班就沒事了,沒有什麼壓力。放假的時候就帶著小孩山邊海邊去玩。
宜蘭就業機會少,工作不好找,當公務員雖然不很好,但也不算太差。我一個月薪水一萬九千多塊,太太做教員,兩個人加起來三、四萬塊,一家四口在宜蘭過得算是很舒服,可以有車子了。
公務員當久了之後,我覺得沒有什麼刺激,充電進修的機會太少。像電腦,在宜蘭真正用到電腦的只有稅捐處,想學電腦,連一家師資、設備夠水準的補習班都找不到。我剛畢業的時候英文還可以看一點,這麼多年下來,大概都忘光了。
地方上的公務員多半都是拿學校學的那一套,一輩子賣到老,尤其在愈鄉下的地方,除非自己有很強烈的意願,進修非常不容易。年輕人不願意到地方上來,這也是原因之一。
在這裡升遷最高也只能到各科室主管,愈向上面機會愈少。像我,專科學校畢業,幹了十幾年公務員,如果沒有參加升等考試,一輩子就卡在五職等,想一面工作一面準備考試,對精神和體力又是很大的負荷。
調到台北或中央的人不是沒有,但一定要找門路,找有力人士介紹。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不會當公務員,因為個人意思表達比較困難,沒有辦法發揮。以後我可能會轉業,目前房地產行情不錯,我在地政事務所做過,對地政法令比較瞭解,陳縣長卸任後,我可能會去做房地產仲介人。
(符芝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