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成績單背後的努力

林美姿、伍淑芳
user

林美姿、伍淑芳

2003-12-01

瀏覽數 15,850+

成績單背後的努力
 

本文出自 2003 / 12月號雜誌 第210期遠見雜誌

最會找錢的縣市長桃園縣長朱立倫解決老問題,擢升女主管

我上任的第一年,目標是把現有工業區過去沒有通過的案子定下來。以華亞科技園區為例,目前廠商進駐率已是100%了。

過去很多大投資案都卡在土地、用水、用電的問題,像廣輝、華映、友達,都遇到限高、容積率和環境評估的問題。當我上任之後,就用最快的效率,最大的彈性來幫他們解決問題,同時也協助改善交通和工業區的景觀,讓他們能儘快設廠,單是舊案的投資金額就很高了。

桃園科學園區過去也停留在規劃階段,今年我去拜訪王永慶,說服他開發園區,我幫忙找企業進駐。王永慶現在也宣布桃科二期擴大案的投資了。

除了解決老案,我們繼續建設原來的工業區,還開發新工業區。桃園這幾年的開發案,不論是宏?渴望園區、華亞、桃科都是縣政府和民間企業合作的。

傳統上,很多縣市可能認為開發工業區就是找經濟部工業局,科學園區就是要找國科會,但我們桃園是「靠自己,一樣做得很好」。但是像山坡地解編和工廠用水的問題,我們也必須和中央協調。

台灣許多企業面臨轉型,有很多廠商原本正在考慮,是要留在台灣還是外移大陸。其實台灣仍有競爭力,再加上我們透過山坡地解編,工廠容積率提升等,讓廠商的單位成本得以降低;而且我們也提升行政效率,根除收紅包文化,廠商自然願意留下來。

為了提升行政效率,我上任後大量啟用優秀的女性主管。原本之前女性的縣長只拔擢一位女性局長,但我上任兩年,現在桃園縣已有六位女局長,副局長或科長級的女主管更多。我這麼喜歡用女性,是覺得女性在清廉、效率和服務的熱心上,普遍比男性佳。

如果算桃園已動土和宣布的投資金額,已經超過新台幣6000億元,這是一個整體的帶動,我們希望未來繼續發揮群聚效應,吸引上下游廠商進駐。

桃園縣也希望吸引人才住在桃園,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好的居住環境。

我上任以來,桃園的人口已經從一百七十六萬人增加到一百八十二萬人。我心裡有一個想法,不方便明白拿出來當目標,但的確是我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台北,再見」。

現在有不少人已經從台北移居到桃園。在交通方面,我們積極爭取機場捷運,縮短桃園到台北的距離。我誠心拜託企業新投資案都能任用三成的桃園人,像華映、友達、廣達都非常配合。

招商還是要全方位,未來我計畫針對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來輔導。雖然我們有公安技術顧問團輔導他們處理環保和污染問題,但是在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方面,未來還是要和中央、工會和學術單位一起合作。否則這些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如果逐步被淘汰,將會產生嚴重的失業問題。

最落實地方經濟建設新竹市長林政則有限資源,做合理分配

新竹科學園區「產業群聚」的完整性,讓竹市具備先天的招商優勢。我們廣納各地前來的高科技業人士,城市發展的施政重點也不同於其他縣市。

我希望以人文帶動生活環境更趨和諧,以完整呈現科技城的生命力,所以致力提倡文化。上任後,我宣誓不募捐、不擾民政策,最近更完成園區依每年營業額的固定比率,提撥供地方補強公共建設的法源基礎,讓廠商全力投入研發生產,不必被迫分心於地方事務。

公共建設加速優質化,也是市府的重要方針。各項公共事務的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財源來支援,本市在「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的不利地位下,不但稅收大幅減徵,又因財力被歸為一級縣市,而爭取不到中央補助款,市府財源籌措相對不易,但各項建設又不能比其他縣市少。因此,我們只有反求諸己,設法將有限資源做最合理的建設分配。

我們努力增加建設能力,資本門的預算這兩年大約在30%上下。九十三年度對於非必要的消耗性支出已按八成編列,目的在減少經常性負擔;對於影響民眾基層生活品質的實質建設卻大幅增加,如打通瓶頸巷道、公道五、客雅溪邊道路等生活圈道路建設、「馬路要平」的民生基礎建設經費等。九十三年度總建設支出額度即高達新台幣47億元,占總預算30%以上,比上年度還提高。

這樣的投入,主要目的是在透過擴大政府公部門的資本建設支出,來刺激民間投資,帶動民間經濟,以改善景氣循環、減少失業率,提高本市的競爭力。

最會向中央爭取經費、商家進駐成長最多台北縣長蘇貞昌招商不分大小,什麼都招

以前我當律師時,接案不分大小;現在我當縣長,招商也不分大小。

我們有三個口號,不只招商,也招政府機關;不只幫大廠,也幫小廠;不只做硬體,也做軟體。

縣政要努力,有效率,還要有創意。台北縣有很多閒置的老舊廠房,像縣政府這棟建築附近,以前都是遠東紡織、厚生橡膠等的老廠房。我們幫業者變更都市計畫,一來可以創造就業機會,二來縣府可以收回饋金,增加稅收,最後還可以達到都市更新的效果。

像投資金額新台幣66億元的冠德環球購物中心,地方回饋金3億3000萬元,可創造三千多個工作機會,未來一年稅收會有6億元。他們用的土地是水利地,很難變更地目,但是,我還是做了,也幫他們變更都市計畫。

我上任後,將工商「管理」課,改為工商「發展」課,差兩個字就差很多。我把廠商所有申請流程都變成代書服務,由單一窗口來處理招商,內部的問題我們自己協調,以縮短流程。

台北縣在行政院列管促進民間參與案件的考核上,今年上半年名列全國第一名,我指派一位副縣長進行整合,避免內部缺乏聯繫。另一位副縣長則負責「促進在地投資小組」,從廠商角度協助解決問題。

深坑有一個一百八十九家廠房的地區,其中只有十一家拿到工廠登記證,1994年都市計畫將它變成住宅區,他們向我陳情。土地變更後他們拿不到工廠登記證,等於判廠商死刑,我決定專案幫他們變更,幫他們跑省政府、跑中央,在三個月內整個把它又變回工廠用地,這些小廠商都很感動。

台北縣歡迎廠商,也歡迎政府機關,像行政院原能會遷來台北縣,我幫他們做停車場和綠化環境;勞委會北區職業訓練中心也從基隆遷到五股工業區,除了對勞工方便,他們來買房子,也帶來人氣,所以「我是什麼都招」。

發展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也是重點工作,像平溪的放天燈,以前我當立委時,還要鄉長的弟弟騎摩托車載我才進得去。我當縣長後,改由縣政府規劃平溪天燈節,管制交通,分批放天燈,從天公生日(農曆正月9日)開始連放八天,吸引三十萬人潮,讓六千名平溪鄉民靠這八天收入就可以過一年,也是帶動地方發展。

我覺得招商不是縣市和縣市比,是台灣和國外比。不需要每個縣市都蓋巨蛋,都建捷運,而應該發展地方特色,這需要中央統籌規劃,才不會浪費資源。

台語說,「慢起步的不一定慢到」,台北縣就是這樣。我們現在才開始建「台北縣側環河快速道路」和「捷運環狀線」,在基礎建設上我們遠落後於台北市,但我們默默做基礎建設,將來一定會趕上的。

就像我之前先蓋了新莊體育館、樹林極限運動場,去年先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今年才敢辦全國運動會,這就是謀定而後動。

就業人口成長最多台中市長胡志強:不要只看天邊彩虹,而忽略腳邊玫瑰

我覺得城市行銷和廠商信心絕對有關係,所以都市形象一定要改善。過去大家一直覺得台中的治安不好,當我們把台中塑造成「青春、活力、健康」的形象時,廠商自然會對台中的交通、治安、環保有信心,也才會來台中投資。

台灣的三大都會區,台北是金融、政治中心,高雄是以產業、運輸見長,我對台中的定位是文化藝術城。我們走文化路線,善用地理位置優勢,多辦音樂、藝術等文化活動,目標是吸引中部地區六百多萬人口,週末都到台中來玩。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除了古根漢博物館,各類文化活動的舉辦也需要場地,像是國家歌劇院、戶外圓形劇場和國際棒球場的興建案,都在進行中。

台中市的招商情形非常好,中部科學園區已經滿了,有三百家廠商搶著申請八十個名額,還要國科會審查決定。投資1000億元的友達光電不論是要提前動土,還是要把廠房從二、三十公頃擴充為五、六十公頃,我們都是全力配合。

我一直喊出一個口號,「不要只看天邊彩虹,而忽略腳邊的玫瑰」,中科對我們來說就是天邊的彩虹,而台中工業區則是腳邊的玫瑰。我上任之初,台中工業區的標準廠房幾乎是全空的,因為只售不租,後來要求開發單位改成可租可售之後,進駐率高達九成。

我們用乾淨又有效率的團隊,從廠商的角度思考,降低他們的成本,具體解決他們的問題,廠商才會來投資。我剛到台中市時,市長信箱每個月會收到三百多封信,希望我幫他們解決問題,現在一個月不到五十封。

群錄自動化公司因為以前省府時代的舊法規,要求業者要有固定的研發比例留在台灣,才可以擴廠,他們被這規定卡死,造成訂單流失。我瞭解後,立刻廢掉這項法規,群錄也順利擴廠了。

目前廠商往中部地區回流的情況愈來愈明顯,大度山科技工業走廊、機械工業園區、環隆科技工業園區,都是一公布就額滿,所以我今年還臨時取消國外招商行程。台中市的經濟復甦現在也比較明朗,不過還需要一點時間才會完全反映在指標上。

新增工廠成長率最高台南市長許添財學做矽谷,也學做佛羅倫斯

我採用目標管理,把今年訂為台南市的招商建設年,希望達成一百家廠商來進駐的目標。目前已經有九十一家廠商進來,另外十多家廠商也繳交保證金了,現在看來,年底前一定能達成目標。

台南科技工業區這兩年核准進駐的廠商數目成長很快,從兩年前的三十一家到現在有一百家,主要原因除了我們採用單一窗口,提高服務廠商的行政效率之外,我們還推出「以租代售」和「006688專案」等租稅優惠,提供廠商前兩年免租金,第三、第四年租金打六折,第五、第六年租金打八折的折扣。另外,廠商承租變成承購,所繳租金還可以全額抵售價,這對廠商是非常優惠的條件。

我希望把台南科技工業區「科學園區化」,讓科工區的條件接近南科的水準,並且讓科工區從原本的生產轉型朝向研發之路前進。目前工研院已經在台南市成立「南部產業創新研發示範專區」,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現在科工區的廠商以機械設備和金屬業等南科的上游廠商為主,另外,汽車零件業已有一定基礎,航太工業則是剛剛起步。我認為這是全方位努力的成果,各產業平均發展,並非只著重單一產業,我想目前這種結構完整的情況,對科工區初期發展應是有利的。

科工區的另一優勢就是生活機能較強。原本因為南科有震動問題,被迫改來科工區的台灣凸板國際彩光公司,就對科工區非常滿意,因為他們覺得科工區對廠商的服務不輸給南科,生活機能較強、勞動人力素質高、工資又低。現在他們已經把原本一條生產線增為兩條,同時準備擴廠,引進第五代技術。

科工區的就業人口從兩年前的一千人增加到目前的兩千七百八十人,也使得台南市的失業率降為全國第三低,這些都是招商的成果。

我把台南市定位為生產、消費、文化城,在科技產業上我們要學矽谷;在消費上,目前台南市每月新增一百多個商家,一年就有一千多個商家,這對只有七十四萬人口的城市來說相當不容易。

而在文化方面,我們要學習京都和佛羅倫斯。台南市是古城,和京都一樣擁有許多古蹟,我們更期許台南市和佛羅倫斯一樣,做台灣文藝復興的基地。

居民收入成長最高屏東縣長蘇嘉全身先士卒,激起縣府團隊創意

回想起三年前,我們辦第一屆鮪魚季時,「很痛苦」。因為所有的餐廳都不理你,他們覺得縣政府以前辦的活動都是一、兩天就沒有了。我跟他們說,以後我們三個月辦一次,他們還是不相信。結果第一次辦下來,他們三個月賺的錢比以前一年還多,第二屆就很配合了。

我們在行銷上花了不少腦筋。辦鮪魚季時,我們先請所有旅遊業者和航空公司將套裝行程全部跑一遍,要推出的套餐也請他們嚐看看。而且不只在台北開記者會,還到各個縣市開記者會,因為旅遊活動要上全國版不容易,但到各縣市開過記者會,至少我們可以上各個地方版。

這幾年我們的活動基本上都是縣府同仁自己腦力激盪的結果。四季的活動都沒有交給民間公司,因為別人不知道我們地方的特色內涵。宜蘭和高雄也都有黑鮪魚,可是他們沒有好好利用這個特色。

每個觀光景點都有淡季,像1月份是墾丁旅遊淡季,我們就把落山風變成風鈴季,表演街舞,利用活動來推廣旅遊,讓大家都能感受這裡的特色,進而慢慢擴充活動的張力。

剛開始公務員不習慣創意,但領導者要身先士卒,把自己的創意講出來,讓各級幹部瞭解創意緣由,由領導者指出方向,他們把創意再闡述發揮,最後回到我這裡審查,然後去推動。

政府也要有企業管理的精神,但是企業的員工就像是動物園的動物,牠可以學習跳火圈,能帶著到處移動,比較有彈性;政府的員工像是植物園的植物,移動它,就很容易枯死,但是勤勞澆灌還是可以開出漂亮的花。

現在各鄉鎮和業者都很信任屏東縣政府辦活動的能力,有的鄉鎮要辦活動還會把企劃案先拿來給我看,希望改得更具特色。

充分發揮團隊力量和表現創意,以及結合天然資源和民間資源,是我們屏東這幾年觀光成功的原因。

我們和全國觀光業者定期聚會,亞都麗緻飯店集團總裁嚴長壽說過,屏東縣是和旅遊業聯繫最密切的縣市。我們也舉辦觀光論壇,還邀請全國大專院校的社團總幹事來參加座談會。希望從他們年輕人的角度,建議我們觀光該如何做,這都可以看出我們的用心。

屏東海岸線長,沿海每一鄉鎮都有特色,當初我們拒絕八輕,也是經由全體民意決定。大家有共識,願意全力來發展觀光,現在回頭來看,當初我將屏東定位為觀光縣是個正確的決定。

不過我們還有一個優勢,是農林漁牧養殖業發達,因此發展農業生物科技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早在三年前,當大家開始在談論生技產業時,我就請屏東科技大學開始規劃縣內的資源整合,也進行廠商意願調查。運氣不錯,當新政府上台,宣布要成立農技園區時,全國只有我們一個縣市拿得出可以審查的資料。今年8月才能搶得全國第一個由中央主導成立的農業生技園區,由農委會撥專款新台幣128億元,開發一千公頃的土地。明年3月開始會有廠商進駐,預計十年後的總產值將會達到1100億元。

屏東縣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去年成長率是全國之冠,這顯示我們推動觀光是有實際成效的。單是黑鮪魚季就使觀光產值增加15億元。未來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和觀光結合,我們可以用新研發出來的農產品做為觀光商品,兩者相輔相成,可以帶給屏東縣民最大的收益。

行銷經費第一名高雄市長謝長廷訓練市府團隊成為BOT專家

台灣經濟不景氣,照講高市受創最深,因為我們的傳統工業都倒了。過去失業率都是全國第一,但最近高雄市的失業率只微幅下降,這不簡單。

在兩年前我到歐洲招商,招到500億元,現在只有30多億元沒有進來,包括家樂福、西門子、還有一家承包100多億元污水下水道工程的外商等,都已正式投資。去年赴美招商,也有二十六家生技公司準備進駐。

招商有三個層次,一是資本門預算,這是政府發包的公共建設;二是BOT(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這是民間來做建設,協助市府;三是一般招商,其他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來。

我覺得高雄市做得最好的是BOT,因為這才能顯示,你在沒錢的情況下如何做事。像巨蛋BOT案,台北市花了248億元,我只花了7億5000萬元。

我把愛河發給民間做公園,品質高,完成後就交給民間經營。民間業者一年要給市府600萬元,一年要辦三百場活動,現在都辦了一千多場活動了,業者也都活得下去。

不少縣市來高雄市學做BOT。像小港的小港醫院給民間做,一年可以省下2億到3億元,其他醫院我們也準備這麼做。國際展覽館、下水道、捷運也都可以。雖然議會反對垃圾交給民間處理,但焚化爐我也在思考是否採用BOT,這樣就不用花硬體建設的錢了。

縣市政府很苦,以前政府預算只要發包,現在BOT案還要跟廠商談判,談判也不見得順利,有時還會破裂。但是BOT還是得繼續做下去,因為能幫政府省錢。我訓練我們市府的團隊要成為BOT專家。

不過我覺得現在全國縣市有一個危機,就是資本門的投資在預算占的比例普遍只有10%左右,高雄市快接近30%,算是很高的。資本門的比率高才有執行力,要不然錢就都花在薪水上了,「沒有建設就沒有財富留給子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