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與越南政府敲定一項新的貿易協議,為即將到來的大規模關稅上路前開啟突破口,這項協議不僅緩解了美越貿易緊張,也對美中之間的地緣經濟競爭帶來新變化,而對於同樣依賴外貿,且供應鏈與越南高度交錯的台灣企業而言,更是一場必須密切關注的全球供應鏈重組訊號。
「我非常榮幸地宣布,剛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川普在與越南最高領導人蘇林(To Lam)通話後,於Truth Social平台發文表示。川普說,越南輸美商品將被課徵20%關稅,低於原先的46%關稅,而經由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將被課以40%的關稅,他還表示,越南可享有美國商品零關稅進口的待遇。
關稅細節未明,實施範圍仍待釐清
《路透》報導,目前尚不清楚哪些越南商品,將適用川普宣布的20%關稅,以及是否有商品會被課以更高或更低的總體稅率。另外,針對轉運商品(洗產地)的規定,未來如何實施與執行,也尚待後續協商。而越南政府則在一份聲明中,雖未確認具體稅率,但表示雙方已就一項貿易框架達成聯合聲明,並承諾,「為美國商品,包括大型引擎汽車,提供優惠市場准入。」
這項協議將為川普帶來政治助力。之前,他的團隊在與美國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中進展有限,雖然政府曾暗示即將與印度達成協議,但先前與英國及中國達成的休兵協議規模皆有限。除此之外,與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盟友日本的談判,最近似乎也陷入停滯。
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兩國不斷深化的經濟、外交與軍事關係,成為對抗美國最大戰略對手中國的一項手段,而越南則努力在中美兩強間維持平衡。越南表示,蘇林在通話中請求川普承認越南為市場經濟體,並取消對美國高科技產品出口至越南的限制,長期以來,這些訴求一直是越南政府的目標。
在美越協議激勵下,美國多家主要服飾與運動品牌股價2日上漲,包括Nike、Under Armour,以及The North Face母公司VF集團。
越南成為中國關稅避風港,美越貿易激增
《路透》提到,自川普在2017至2021年任內,對數千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以來,美越貿易就激增,主要表現在越南商品出口美國,進口商試圖避開對中國的高額關稅。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自2018年以來,越南對美出口額幾乎成長三倍,從當年不到500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約1370億美元,同期,美國對越出口僅增加約三成,從不到100億美元,成長至去年稍高於130億美元。
之前,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全球多國商品課徵對等關稅,隨後將大多數稅率的實施時間延後至7月9日,現已有十多個國家正與川普政府積極談判,以避免出口商品遭遇高額關稅。像是英國,先前已接受對多項商品(包括汽車)課以10%美國關稅,換取飛機引擎與英國牛肉進口的特殊待遇。
與英國5月達成的協議類似,美越之間的協議更像是一項貿易框架,而非完整的貿易協定。
其實,中美也曾在關稅互徵戰中達成休戰協議,中國恢復部分美國稀土礦物的進口權,但雙方多數爭議仍留待後續談判。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資深研究員希伯特(Murray Hiebert)表示:「如果川普堅持原定對越南課徵46%關稅,將遠高於目前對中國商品的稅率,越南擔心會在東南亞地區失去競爭力。」他補充:「這很可能會削弱越南對美國的信任,也可能使越南對華府的安全合作降溫。」
美越貿易新協議揭示川普重返白宮後對外貿易政策的強硬與務實雙面向,也凸顯越南在美中競逐中的「戰略模糊」與靈活調整,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觀察地緣政治走勢的徵兆,更是檢視自身產業外移與風險管理策略的時刻。
未來若川普持續對亞洲貿易伙伴施壓,台灣如何在維繫對美貿易、避免被標示為「關稅標的」、以及在中國與東南亞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企業與政府的共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