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開高速公路壅塞的車陣,轉進桃園縣新屋鄉,在紅白相間大煙囪的引領下,距離永安漁港二十分鐘車程的永豐餘新屋紙廠映入眼簾。
偌大的廠區內,近三分之二的占地,堆滿了回收廢紙捆,這是量產工業用牛皮紙板及塗布白紙板的主要原料。
除了廢紙之外,水也是造紙製程中最重要的載體,光新屋紙廠一天循環用水就將近十萬噸。每天需耗用一萬四千噸水,用水量相當驚人。
一位不願具名的造紙業高級幹部透露,永豐餘新屋廠每日耗水一萬四千噸,有近一萬一千噸的產量,與另一家一天用水一萬五千噸,產量卻僅有四百多噸的造紙業者相較之下,競爭力簡直傲視群雄。
「水是造紙業的命脈,唯有珍惜水資源,才能確保產業的永續發展,」永豐餘新屋廠廠長黃進成表示。
為了落實製程節水,永豐餘新屋廠在製程上總是斤斤計較,不放過任何一滴有效的水資源。
首先,充分運用白水回收機,將製程排出的白水不斷地循環使用,例如脫水機灑水器改以白水替代清水,一天即可減少清水用量三百六十噸。
更不惜耗費4500萬元引進各式新型節水技術,降低製程用水。例如將清洗設備改成上下抽吸,減少水氣瀰漫及清洗器的用水量。
有了節水的新觀念、新設備,還得以嚴格的管理,促進執行力。
永豐餘新屋廠規定,各個單位每天必須在上午七點、下午三點及晚間十一點,徹底記錄清水的使用量,「只要一超過最大極限量,立即要求改善,毫不寬貸,」永豐餘新屋廠技術處處長劉建東指出。
這樣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並不斷要求技術部門開發節水空間的永豐餘新屋廠,節水成效亮眼。
不但是單日耗水量從十年前的兩萬噸減半,生產一噸白紙板的耗水量也只要十八.三噸水,比造紙業平均用水量二十四.五噸為少,一年節省了將近八十六萬噸用水,幾乎是六分之一個寶山水庫的蓄水量。
向來被視為高耗水、高耗能及高汙染的造紙產業,近年來也面臨不少環境變化,經營備感艱辛,然而永豐餘新屋廠卻以其綠色競爭力,在傳統產業中晉升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