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親眼目睹無數的犧牲、面對許多無法拯救的瞬間,必須擺脫對這些悲劇的自責與崩潰的心,這就是消防員的日常。本文作者吳永煥是韓國消防員,也是第一位消防員出身的國會議員。(本文摘自《我們不想當英雄:消防員生死前線的心碎告白》一書,以下為摘文。)
這些所有的意外,都是隊員們肩上扛著的消防職責,在執行勤務時突然發生不可預測的意外事件。消防隊員們有著不管面對任何危險狀況,也知道如何應對的專業教育與訓練,以及具備著充足應對現場狀況的技巧與實力,可是具備這一切的消防隊員們卻無法阻止意外發生,那只是一場不可抗拒的意外。在升遷考試專用的滅火與救人的理論教材裡,記述了這樣的內容:
「不要進入即將坍塌的建築物裡,如果判斷為危險狀況的話,就不要進入,如果地面即將崩裂的話……」
同時,又寫著這樣的內容:
「在現場,不管任何情況都要將救人視為第一要務。」
我個人最尊敬的一位作家老師在一本關於討論消防員的小說裡,寫下了令人難忘的文句:
「說了等於白說。」
雖然這些話說了等於白說,但是卻無法不再三強調,不管幾次,都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的重要問題,就是防止消防員發生安全意外事件。
就算沒有如此強調,我們也總會互相確認彼此的安全,並且下定決心,我們這一輩子能夠救出的不只是一個人,這輩子不知道能夠拯救多少無數生命,如果我置自己的安全不顧,就是違背我一輩子身為公職消防員的誓言,也是拋棄了自己身為消防員最大的義務。
只阻擋能夠阻擋的意外,勢必盡力守護我們能救出的生命。哪怕是任何一位國民,也要讓他可以留在自己心愛的人身邊,繼續生活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度過屬於自己那完整的幸福人生,我們必須努力用盡所有方法,阻止悲傷與悲劇靠近我們今天所生活的這個社會中。
但是不管怎麼努力,在這過程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無可避免的意外。眼前,就有一棟被烈火環繞的建築物,或許隨時都有崩塌的可能,但是如果那搖動壁面的另一端,有強烈渴求需要幫助的民眾,如果聽到那急切呼喊的求救聲,沒有一絲猶豫馬上衝向意外現場的就只有我們消防員。
我想,大概就是因為消防員們有著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拯救生命這個如此盲目的義務,所以當發生了以利他心為基礎的消防隊員殉職意外的消息,才能在這冷漠又冷靜的現代社會裡,得到許多國民含淚的支持與慰問。然而,每當只有消防員犧牲時,消防員所處的惡劣現實狀況才會受到幾天的矚目,但是卻從未解決最根本的問題。而我們只能苦笑著問,究竟還要流下多少消防員的鮮血才夠呢?每次有殉職意外發生的時候,各種報章雜誌、媒體輿論對我們的處境都會表示同情,並大聲疾呼必須要改善消防員的待遇才行。但是事實上,我們並不覺得會因為這樣就有所改變,所以也不會抱持著太大的期待。發生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一週過去後,這件事就像從未發生過一般,大眾注目的關心熱度降溫消失。只是就算殉職的同仁是一位連臉孔、名字都不知道的其它轄區消防員,在全國各處守護著自己轄區的所有消防員們,也只能默默地在他的犧牲面前,低下頭來為他默默祈福哀悼罷了。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總是全力以赴的其他所有同事們,還有那些無法從傷痛中走出、得繼續生活下去的遺族家屬們,為了他們,我們能做的只是低下頭祈禱罷了。
然而,在這個社會上,大家普遍認為消防員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基本上我無法認同這樣的想法。我總是會對身邊擔心我的職業的那些朋友們這樣說:
不只是交通意外、火災、墜落、崩塌等新聞中出現的意外才有人命喪生,其實在所有瞬間都有各種意外導致人們死亡,在我們飛奔而去的那一天、那個場所,也有不計其數的生命逐漸逝去。但是因為這些意外並不是發生在自己或是身邊親近的人身上,所以一般民眾無法體會到切身之痛,如果今天不是透過新聞,要直接聽到這些意外消息都很困難,所以在一般人的腦海中根本無法想像這些意外。
可是身為消防隊員的我們卻非常清楚,只有當我們的社會沒有什麼特別重大或是刺激性的議題時,媒體才會暫時將鏡頭轉向消防隊,其實在平時發生了許多超乎想像的意外,但是這些事件並沒有讓社會知道罷了。而且意外事件多到我們不可能全部都知道,有太多意外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
許多人問我,身為一個消防員,看到那熊熊火勢的火災現場,或者是出動到陡峭高山的懸崖邊時,難道內心一點都不覺得害怕嗎?我是這樣回答的,我們消防員會盡一切可能做好準備,奔向所有的意外現場。針對充滿危險的現場,許多威脅生命的因素,進行集中式的教育與訓練,接受前輩們的指導,或是自己累積的許多經驗技巧,盡可能地準備好個人所需的安全對策再出動。和同事們一起互相或推或拉,背靠著背,在深深的恐懼面前,眼中只望著一個目標前進——
那就是火海之中,身處在危險的那個人。
在坍塌的現場裡,需要我援助的那個人。
一心一意想要活下去,對生命的渴望,如此單純且全心全意只有這個希望,渴望、等待著我們幫助的人。
人的生命,是比起世界上任何事物都還要珍貴,也比任何事物都還要有優先的價值。
但是在所有的意外現場裡,為了守護珍貴的生命,努力拯救出每一條生命的日子裡,消防員也一定會無可避免地暴露在無法預測的危險之中。
在我內心深處那一個個日益增加無法抹去的傷口,也許是因為我太過了解的緣故。
如果所有民眾在車內裡的所有座位上都理所當然地繫上安全帶,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能對安全再多一點警戒心,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然而然熟記逃生門的位置及逃生路線,或許在火災或是交通事故這類會導致許多死傷的意外中,就可以讓許多人能夠繼續生活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毫髮無傷地留在自己親愛的家人身邊。
在慘烈的工業災害現場裡,如果進行工程的大企業能夠代替惡劣的承包商,挺身而出關心所有第一線揮汗工作的勞動者的安全,並且不吝於提供支援與對策的話,那麼或許就可以阻止許多家庭失去一家之主的悲慟與悲劇發生。
消防隊員們總是擦拭著裝備時時刻刻待命著,只要警鈴一響就拔腿飛奔,只為了守護民眾的生命,如果有一天,這個國家的行政部門、地方自治團體以及立法部門,能夠讓這些消防隊員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身處危險之中的民眾身邊,並且意識到當前最重要且優先的課題便是消防員是否有充足的人力以及裝備。如果有一天,國家能夠給予消防本部預算與權限,讓他們能夠定期汰換老舊的消防車與救援直升機,不再是輪流穿防火服與燒熔的破舊棉手套,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充分提供個人保護裝備。那麼,消防員可以守護並拯救出珍貴的生命,能夠阻擋發生在這世界上悲劇性事件發生的日子,也會比現在多上更多,而腦中除了救援沒有其他雜念的消防員的犧牲,也一定可以隨之減少。
我們並不是超級英雄,只不過我們身上肩負著必須走向需要的人身邊的任務與使命罷了。我們並不需要只有在傳來消防員殉職的消息時,才會以惡劣工作環境的理由來同情我們,也不需要媒體來強調我們的奉獻與犧牲,因為這就只是消防員存在的理由而已。
消防員的人力與裝備不足,同時也並非國家職,而是隸屬地方自治團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民眾只是稍有不便或是輕微受傷,就想要打電話呼叫消防員過去的那一瞬間,請試著想一想,如果當我或我的家人在真的非常危急的情況下受傷時,打電話叫消防員來,那麼他們能有多快?又能夠做多少的準備,才能再迅速地趕過來呢?
如果就連腦中只考慮救人問題的消防員們,開始自己討論起必須改善消防現況的必要性時,並不是僅僅只是因為我們覺得不便而已,而是為了全國國民的安全著想,我相信總有一天大家會理解這一點。我相信那一天,總會來臨的,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等待,只要盡全力完成交付給與我的任務就好。
坐在我旁邊的前輩突然舉起燒酒杯,對我這樣說:
「老么啊,所以我說,隨時要小心啊,小心,再小心。」
「是的,前輩。」
「我們彼此打招呼時,總是掛在嘴邊說的『隨時注意安全。』,這真的不是隨口說說而已啊……一定要記住。」
「是的,我會銘記在心的。」
即使我們總是為了在困難之中那無法阻止的悲劇而感到痛苦,即使面對同事殉職消息感到絕望萬分,但是也無法忽視每一天賦予在我們身上的任務與責任。
即使是在此時此刻,大韓民國的所有消防員們仍然默默地面對著危險,正朝著某人勇往直前地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