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大災難後,最令人難以忍受的不只生離死別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11-08

瀏覽數 11,600+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每一個真實對面,

都有上百個謊言—世越號事件

一個官僚殺人的悲劇

一件重大災難發生後,

最令人難以忍受的不只生離死別,

而是那伴隨災難而來,

一連串被刻意扭曲與荒謬化的現實。

「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告訴大家根本沒有進入船內搜救的真相,愈是高官愈是站在麥克風前面油嘴滑舌。」一個等不到生還者的家長說。

發生在二○一四年的韓國「世越號」船難,或許很多人已經逐漸淡忘,包括韓國人自己可能變得相對沉默,但這件巨大災難發生後,除了沉在海底的三百多名師生外,受害者仍不斷增加。諷刺的是,這些「受害者」卻是當時冒險潛水進船內尋找罹難者的民間潛水員們。

早就過了黃金七十二小時救援時間,官方與海警潛水員沒有人真正進去深海船底搜救,只等待民間人士憑著一股良知進行長達三個月的潛水搜尋。而那群民間潛水員之後不是因重殘入院,就是因業務過失遭審問,甚至自殺,由他們背負著不名譽的罪。「世越號」船難到底背後藏的是什麼真相?經過三年之後,終於有人將當時民間潛水員背負的真相曝光,寫成報導文學《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

當時這群民間潛水員,因救災搶時間,沒有人想到要跟政府簽下保障自己權益的合約,就這樣潛入以海流湍急著名的「孟骨水道」尋覓受難者。在深海潛水界,「孟骨水道」是被稱為在那潛水一天就等於耗掉一個月生命般的危險地帶,但海警潛水員並沒有潛入船內,僅是協助民間人士進入那狹小變形的船艙,在黑暗深海中搜尋遺體。因沒有裝屍袋,他們就這樣必須與屍體臉對臉地緩緩回到海面上,無法避免與死者肌膚、氣味的接觸,如此三十名搜救人員在狹小的駁船上度日。沒有床,全都睡地上,無法與海警一樣住在寬敞的潛艦。

在惡劣的搜救環境中,他們開始發惡夢、出現幻覺,且駁船上沒有醫生,只有物理治療師,做基礎按摩後,讓他們忘記身體疼痛,繼續潛水忍受劇烈的海流。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這故事是由一名潛水員揭發,因為他們裡面有人被控業務過失。三個月後,必須以殘破的身體出庭接受審訊,「潛水員是沒有嘴巴的。」書中一開始就提起這個守則,但當他們不知道政府派他們去「救生」,還是「送死」時,他們的嘴巴必須打開來,即使當時民眾接受三個月媒體的疲勞轟炸,已經沒有人要聽。

而在他們搜救的當時,也鮮少有新聞報導他們。這件事的報導被誘導到拍攝屍體與家屬哭泣的煽情方向。

卡夫卡有一本書叫《審判》,主人翁K在某一天莫名被捕了,他要申訴,但面對整個官僚體制,接受長期的審判,他卻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麼。這本小說卻真實發生在搶救「世越號」的潛水員們身上,一名潛水員在每日三次搜尋的過程中意外死了,必須有人出來扛罪名,政府就將矛頭指向其他過勞的潛水員(因為之前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

這驚悚程度接近一個恐怖的床邊故事,但不幸它卻是真的。

當權者如何用「謊言」殺人?其實比你想像中要容易。無論掌權者有可能只是傀儡領袖,或是他背後有財團支撐,「世越號」這事件發生至今,真相仍是無解。當時掌權者朴槿惠儘管已因收賄、濫用職權入獄,但「世越號」救災不力的責任仍無官方承擔,只有一批批民間搜救者當代罪羊。

而那群民間搜救人員,都因嚴重的「減壓症」無法再潛水、失去了生計,迎來的是出入法院,以及漫長的復健。此時,只要釋放一個「謊言」,就可以讓「真相」鞭長莫及,比方對外誇大撫恤金的金額,而因潛水員不符合法案中的「受害者」條件,其實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

「政府應該不會這樣對我們吧?」我們都這樣想吧?曾經光州血腥鎮壓事件的受害者這樣想;進入「孟水骨道」的救援者也這樣想,而「世越號」受難者的家屬應該也沒想到政府會在黃金救援期間閒置救生設備,只是等待民間救援,遺棄了他們的兒女。
而民間救援者也被要求簽下保密協定,是為哪一方編織了遮羞布?錯放消息,犧牲百姓,保密至此?此件事情看似落幕,卻呼應著曾被掩蓋的光州悲劇,持續就激發韓國影視界不斷拍出喚起社會良心的作品。如《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秘密森林》、《Argon》等,「世越號」累積的民怨,也是前年韓國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朴槿惠繼續執政的原因之一。

一件重大災難發生後,最令人難以忍受的不只生離死別,而是那伴隨災難而來,一連串被刻意扭曲與荒謬化的現實。只要有心者放出一個謊話,讓民眾產生矛盾,認為「夠了吧!」「該拿到錢了吧,還要過日子呢!」,真相就會變成啞巴,謊言就會成為共識。我們誰都可以變成卡夫卡筆下捲入「審判」漩渦中的「K」,「世越號」事件正隨著海流,這樣無盡拍打地說明著。

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重大災難後,最令人難以忍受的不只生離死別_img_1

本文節錄自:《階級病院》一書,馬欣著,麥田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