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別再對我「信騷擾」

王怡棻
user

王怡棻

2003-10-01

瀏覽數 18,650+

別再對我「信騷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10月號雜誌 第208期遠見雜誌

蘇珊是個標準的網路族,一天她收到一封未署名的電子郵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點開,發現內容根本就是騙術奇談。原本以為刪除信件一切就結束了,沒想到這卻是惡夢的開始。每天送入電子信箱的垃圾郵件,從一封兩封、三封五封,到後來甚至一天十幾封。在垃圾郵件刪不勝刪,信箱常常被塞爆的情形下,蘇珊只好放棄這個信箱,重新申請可以防堵垃圾郵件的付費信箱。

垃圾郵件野火燎原

這樣的情形不只發生在蘇珊以及廣大的個人用戶身上,更是上萬家企業的切身之痛。因為垃圾郵件不但浪費公司預算,更會威脅到電子郵件所能發揮的生產力與溝通效益。

根據Ferris Research的調查指出,美國企業今年處理垃圾郵件的費用將達100億美元,因為垃圾郵件導致企業生產力降低,必須添購新的設備與軟體,並增聘員工。反垃圾郵件軟體製造商Brightmail公司表示,今年6月,垃圾電子郵件占據網路流量比例已經高達49%。市場研究機構IDC更指出,2003年公司外部的郵件將有超過兩億則都是垃圾郵件。

垃圾郵件氾濫情況愈演愈烈,企業紛紛開始研擬因應之道。為了防堵垃圾郵件,多數企業都投入上萬美元提升反垃圾郵件技術,像是使用昂貴的過濾軟體工具或增設嚴密的防火牆,並且給予員工適當的教育訓練。

《USA Today》舉例說,萬事達卡(MasterCard)公司會要求員工指出哪些是垃圾郵件,並在每封電子郵件上加上一個按鍵。按下按鍵,這封可疑郵件就會被歸檔到公司網路的「隔離檔案夾」,之後電腦就會自動阻絕該伺服器所送出的郵件。

連鎖餐廳Red Robin Gourmet Burgers則要求員工不可以對垃圾郵件有所回應;若員工在網路上訂購物品,而網站要求填入電子郵件地址時,員工最好用虛構的地址來替代。

對垃圾郵件深惡痛絕的ISP,對於打擊垃圾郵件濫發者更是不遺餘力。今年4月15日,AOL就向法院提出五起訴訟案,要求判決垃圾郵件濫發者賠償AOL1000萬美元的損失,並立刻停止對AOL用戶散發垃圾郵件的行為。

深受其害的大企業會希望用法律的力量,來制裁並嚇阻無孔不入的郵件濫發者,而一般資本額較小的公司,多會希望藉助過濾軟體的力量來解決問題。然而,過濾軟體若使用不當,所產生的問題恐怕會比收到垃圾郵件的問題還要大。

「垃圾郵件是管理上的惡夢,而且在一夕之間就變成了最大的(資訊科技)問題。」Congoleum公司的網路分析師尼分利(Wayne Neville)表示,「如果你不去理它,它就會塞滿你的電子郵件信箱。如果你打擊它做得太徹底,你可能會無法收到應得的訊息,而且惹得員工一肚子氣。」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共同基金公司先鋒集團( Vanguard Group)的投資經理也認為,近期的電子郵件服務愈來愈差,是因為限制性的過濾軟體會阻絕含有研究以及商業訊息的郵件。

先進技術創投(Advanced Technology Ventures)的合伙人巴洛夫(Steve Baloff)更表示:「在打擊垃圾郵件時,有許多需要權衡的地方。這項技術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數週前,該公司請公關公司寄送商務通訊電子季刊給全國上千家的公司行號、創投業者以及投資人,當商務通訊寄回公司時,卻被公司的過濾軟體當作是垃圾郵件而拒絕接收。

反垃圾郵件任重道遠

另一方面,許多過濾軟體未必能符合公司需要。Sendmail最近做的調查顯示,六十四家公司中,有超過半數兩次買到成效不彰的過濾軟體。是以,《BusinessWeek》提出了幾項購買軟體之外的方法:

1、加強法律限制:美國對於色情及詐欺性的廣告都已經有法可管。參議員伯恩斯(Conrad Burns)與懷登(Ron Wyden)發起的「CAN SPAM」法案,就要求未經同意的推銷郵件標題必須十分明確,附上真實的回覆地址,並提供退出寄件名單的連結路徑。

2、賦予使用者權限:賦予使用者直接控告垃圾郵件寄發者的權利,並設定最低的法定賠償數額(像是一封垃圾郵件懲處100美元),這個方法在1991年遏阻垃圾傳真風潮時相當成功。

3、將影響力擴及海外:為防止垃圾郵件濫發者逃避美國法律,移至海外繼續從事相同業務,白宮必須帶頭訂定國際性的法律。目前擁有三十個會員國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已經開始針對這個問題研擬解決方案,歐盟委員也將於8月和美國國會共商如何強化這方面的法律。

4、建立閉鎖的社群:微軟(Microsoft),雅虎(Yahoo!)與AOL等企業,都在找尋可行方式建立所謂的「可信賴的發送者系統」(trusted-sender system),優先接收經認證的郵件傳送者的郵件。

沒有一項軟體十全十美,而且即使擁有嚴密的反垃圾郵件軟體,企業也持續對不肖業者提出法律訴訟,若沒有法律以及執法單位的配合,這些濫發垃圾郵件的廠商還是不會就此罷手。唯有結合法律與科技,雙管齊下,才能降低垃圾電子郵件帶給人們的困擾。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