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備受矚目的花旗銀行台灣消金業務,確定出售給星展銀行。外商銀行前仆後繼來台設點,卻又一一撤出,最輝煌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因此,正是盤點現階段要角,了解接下來版圖如何變化的時刻。
金融圈今年初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歷經長達九個月、五搶一的激烈角逐後,終於「花落星展」。
1月28日早上10點鐘,星展銀行台北信義區的總部會議室人聲鼎沸,總經理林鑫川在被重重包圍的鎂光燈前,正式宣布併購花旗台灣消金業務。
這樁交易的代價,是星展集團總部將增資台灣子行新台幣245億元,以及在計算花旗台灣消金業務淨資產轉讓的現金對價後,再「加碼」支付198億元溢價,惟實際價格,要等到2023年7月底的分割基準日才拍板。
花旗台灣的45家分行、50萬名存款及財富管理客戶,以及逾280萬的信用卡戶及無擔保信用卡貸款帳戶,將全數移轉給星展;同時,3500位員工全數留任三年。
今年初,星展銀才歡慶子行在台10週年,吞下花旗消金這顆大補丸後,林鑫川難掩喜悅地說,可望少奮鬥10年,一步登上外銀消金最大龍頭。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