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7日,年度Linux盛會(LinuxWorld Conference and Expo)在舊金山舉行,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廠商及工程師參加。
說起Linux的起緣,是位現年僅三十多歲來自芬蘭的軟體工程師托瓦茲(Linus Torvalds)在1991年所創。十多年前他還是赫爾辛基(Helsinki)大學資訊系二年級的學生,認為當時他所使用的作業系統Minix(一種小型的Unix 相容系統)是為教學設計的,而不是像在大型電腦上所使用的Unix,於是自創Linux。他將自己的名字Linus加上Unix,就是現在的「Linux」。
崇尚「軟體自由」的托瓦茲,一開始就沒想要出售這個軟體賺錢,而是將它的原始程式碼放在網路上供大家自由使用,並鼓勵大家一起來改良,結果在網路上造成雪球效應,引起很大的迴響。這套系統經過世界各地的程式設計師不斷改良,成為現在快速、穩定而且免費的Linux系統。
提到軟體自由就得提「自由軟體協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曾被形容為「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傻子組織」。
在全球Linux大會上,「開放資源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再度成為話題。昇陽科技執行副總裁史瓦茲(Jonathan Schwartz)應邀在演講中指出,「軟體資源開放的環境,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也能激起更多的新點子。」
確實,昇陽科技提供不少「開放式軟體」,其中包括類似微軟辦公室產品「Open Office」。這套軟體具有文書處理、試算表及簡報等功能,而且可以免費從網路上下載。據史瓦茲調查,全球已經有四千萬次下載。儘管如此,一般公司可能並不喜歡使用免費軟體,他們在乎的是售後服務。因此昇陽科技另外推出一套一模一樣的軟體「StarOffice」,但在台灣的售價新台幣2600元,還不到微軟辦公室產品(Office)的一半。
目前昇陽科技軟體技術執行長佛勒(John Fowler),在企業內部醞釀推動昇陽最著名的資產「Java」,成為一個開放性資源軟體。如果這個計畫能夠成功,將促使軟體業的創新與改革。
SCO控告IBM侵權
世界兩大Linux產品經銷商之一的紅帽(Red Hat)執行長蘇黎克(Matthew Szulik)也在大會中表示,「現在是將絕望的開放性資源軟體整合的時候。」他希望與會的工程師盡力將軟體產業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蘇黎克之所以有如此的論調,緣自於最近軟體業界發生的大事:SCO集團控告IBM不當使用Linux系統上Unix原始碼,侵犯SCO的所有權,總金額相當於30億美元。引人爭議的是,SCO要求所有使用Linux軟體的公司都必須向SCO購買Unix使用權,每部電腦應付199~699美元。
8月5日紅帽也針對SCO採取法律行動,認為SCO的指控不實。蘇黎克在LinuxWorld的記者會中表示,「我們控訴的目的是要來釐清事實的真象」。
紅帽表示將會捐出100萬美元做為訴訟費的基金,用來保護Linux的研發及非營利發展機構。
此事引發大家對「開放性軟體資源」的省思。5月的《BusinessWeek》曾報導SCO的CEO(最高執行長),標題是「採訪Linux的頭號公敵」。畢竟Linux不是由某家公司或某一個人創造發明的,而是來自於一群嚮往開放軟體資源而且不計酬勞的軟體工程師。
面對這件訴訟案,IBM e-business總經理柏格(Irving Wladawsky-Berger)在會中說道,「我深切的期盼這件訴訟案最終將會解決,而且將被遺忘。人們最終記得的是成功的技術。」
他並且指出,「許多專業人士組成的社群,能夠創造更多點子與技術。就像物理之所以如此先進,就是因為物理學家們有固定的社群,他們彼此分享發表的論文,在當中求進步;資訊界及軟體界也應該是如此。」IBM在7月7日也反控SCO,指責SCO違反開放原始碼公共授權,擾亂IBM的營運,違反IBM與SCO之間的合約及不公平競爭等。看來,這場Linux大戰才正要開打。
只要涉及「有利可圖」,情況就變得較複雜。這也說明了Linux的潛力。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的報導,Linux伺服器去年創造了230億美元利潤,2007年將達880億元。
在Linux大會中,被媒體冠上最不受歡迎的廠商微軟,竟然是大會的常客。微軟顯然非常關注Linux的發展情況,當然,他們的出席也具有象徵性的意義。
十多年前,當托瓦茲在寫Linux程式時,絕對沒有料想到Linux會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局面。今天,各資訊大廠包括IBM、昇陽科技、美商甲骨文公司(Oracle)、惠普(HP)都有支援Linux的產品。
未來,Linux還有一段路要走,而「軟體自由協會」更將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將組織整合,並且繼續創造更先進的軟體技術,也將是該協會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