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發展資訊服務業

詹文男 林素儀
user

詹文男 林素儀

2003-09-01

瀏覽數 17,850+

發展資訊服務業
 

本文出自 2003 / 9月號雜誌 第207期遠見雜誌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美國從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期所以能持續維持經濟榮景,強大的資訊產業與社會持續資訊化是主要驅動力,而其中的資訊化就是資訊服務業的貢獻。

所謂資訊服務業,就是廣義的軟體產業,隨著資訊服務技術之發展,資訊服務業對於其他產業發展所扮演的角色逐漸轉換。早期資訊化系統係以節省人力出發,進行資料整理、統計及初步分析等較低層次工作;近期資訊化系統則以企業經營創新技巧為重點,把各項日新月異的先進資訊技術,充分應用在創新改良企業經營體制,使各企業展現新活力;以至於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後,可由輔助性轉變為開創各個產業的新興商機。

「邁向已開發國家之林」是我國經建發展計畫的總目標,其關鍵在於設計最佳管理制度,發展高水準控制、應用軟體系統並展開最健全的服務體系,再配合硬體新建設,提供最佳整體功能及服務水準。

從世界各國開發程度與產業演進關係分析,未開發國家的產業發展多數停留在第一次產業,亦即以農、林、漁、牧、礦等原始經濟體系;開發中國家則以第二次產業為主,各項自然資源的加工製造及初步研究發展,產品設計開發為其經濟發展重點;已開發國家則提升到智慧型第三次產業,軟體系統、資訊服務、顧問諮詢、創意設計、國際化行銷等高附加價值體系活動為其經濟發展核心。

因此,雖然2002年我國資訊服務業市場交易值已達到新台幣1429億元,但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僅1.5%,遠低於先進國家,甚至低於新興的開發中國家——南韓的2.9%(見表)。展望未來,我國GDP若一方面持續穩健成長,另一方面軟體投資占GDP比例若能持續提升,將可形成國內可觀的資訊服務業市場,做為我國產業向世界進軍的堅固基石。(作者詹文男為資策會MIC主任,林素儀為MIC特約資深研究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