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比起辯倒對方,證明自己的想法沒有錯,虛心承認自己可能錯了,最終更能打動對方的心,推動事物的發展。這些聽起來或許很理所當然,但展現脆弱、承認錯誤,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本文摘自《共感簡報》一書,作者為三輪開人,以下為摘文。)
我這輩子再也不想看到你!
在我當上代表理事數個月之後,團體中有將近一半的夥伴決定離去。eEducation活動觸及的海外國家原本多達14國,而那段時間正是我決定將這些活動國家,減少至一半以下的時候。
減少活動國家的理由很單純,因為我們的資金不足以負擔14國的活動,適逢代表理事更替,我覺得這正是重新檢視並修正過去做法的好時機,因此我實踐了經營上必須做出的「選擇與集中」。
然而,對於那些被排除在「選擇」之外的人而言,這無疑是一項最差勁的決策。
做「正確」的決定,反而被討厭
當時,在海外實地展開活動的是日本的大學生。他們休學半年到1年左右,掏出自己的積蓄,在各國接受挑戰。無法支持他們到最後,是我難以釋懷的缺憾。
雖說如此,我們實在沒那麼多錢,可以繼續在14國發展活動。雖然我也是百般不願,但既然做出這個決定,被人說「再也不想看到你」也是無可奈何。因此,我決心要當個正確而強大的領導者,不能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就顯露出動搖的神色。
職場的氣氛就在那之後開始變差。因為我拼命想做出成果,於是我對留下來的夥伴們,以愈來愈強硬的口氣提出命令。
「趕不上截止日?這怎麼可以?那些滿心期待看到成品的學生怎麼辦?你要辜負他們的期待嗎?」
「身體不舒服?你怎麼不早說?早一天說的話,我就能事先找人代班了……你要有風險管理的意識啊。」
只要能幫上開發中國家的高中生,我什麼都做,而且要做到徹底。為此,我必須成為一個強大而正確的領導者。當我愈是這樣告訴自己,夥伴們的心就離我愈遠,離我而去的夥伴也愈來愈多。
讓一切豁然開朗的是,後來的一場簡報。我報名參加了支援地方創業家的NPO法人ETIC.所舉辦的創業課程「社會起業塾Initiative」,而那天是期末的最終簡報。一位NPO經營者的前輩,聽完我的簡報後,回饋道:
在你提到減少活動國家的那部分,完全感受不到人情味。你沒有感到不甘心嗎?
這句話對那時的我來說,還太過沉重,當我回過神時,發現自己已經在哽咽了。
你沒有感到不甘心嗎?
我當然不甘心!是我毀了夥伴們的夢想……我想跟他們說對不起……但他們都不在了,我想道歉也沒辦法道歉……我下定決心,至少做出超越大家期待的成果……結果卻是一個人在原地打轉。一起打拼的夥伴們都不在了……
我泣不成聲地反駁,照理來說,周圍的人應該聽不清楚我在說些什麼。這可能是我人生第一次哭得這麼慘。當我掛著滿面淚水走向幕後時,實習的大學生們已經在舞臺側幕等著我了。他們也都哭成了一團。
一看到他們的表情,我就任代表理事以來繃緊的神經瞬間斷線。
我在他們面前哭到癱跪在地,不停地為自己的能力不足道歉。
我們從來不覺得三輪先生能力不足。但我們覺得很難過,三輪先生都沒有對我們說過自己的不安和煩惱,這件事讓我們覺得好傷心、好遺憾。
夥伴們一一離去,我被逼到了極限,而展現出脆弱的一面時,才是我第一次和夥伴們交心的時刻,他們的心也是在此時受到觸動。
「撼動人心」最大的秘訣
許多一起打拼過的夥伴,都從我身邊離去。如今我終於確切地明白,自己真正不足的是什麼。
首先是展現「脆弱」的勇氣。那時,夥伴們想看到的,恐怕不是我減少活動國家的強大意志,而是希望我真實展現出,不得不做出痛苦決斷時的徬徨、苦惱和脆弱。
只有用真實的語言,如實地將脆弱的一面也展現出來,才能撼動夥伴們的心。然而我當時卻徹底誤解了。
承認失敗與錯誤的「虛心」,也能引發共鳴。比起辯倒對方,證明自己的想法沒有錯,虛心承認自己可能錯了,最終更能打動對方的心,推動事物的發展。
這些聽起來或許很理所當然,但展現脆弱、承認錯誤,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我自己至今仍會帶著一層保護色。
不過,沒有跨越不了的高牆。
而且,我最近才明白了一個道理。
當我先展現出脆弱時,對方就會跟著卸下保護色,不戴有色眼鏡地聆聽我所說的話。這時,我的語言會更有穿透力,也更能加深彼此的共感。
「強大」和「正確性」對於一個經營者,對於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元素。
只不過,想要撼動人心時,「脆弱」和「虛心」反而更重要。這是我在做共感簡報時最大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