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的堅忍抵抗中,歐盟、美國與其盟友宣布將數間俄羅斯銀行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並凍結俄央行資產。這被視為「最終手段」的經濟制裁為何姍姍來遲?接二連三的制裁真能攔阻普丁(Vladimir Putin)拿下烏克蘭的野心嗎?
俄烏戰火延燒,國際持續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力道。在烏克蘭要求下,歐美等國終於在2月26日達成共識,宣布將數家俄羅斯銀行逐出SWIFT。俄央行的資產也遭凍結,這將使得俄羅斯更難以取得海外資產,大幅減少戰前儲備金的緩解作用。
歐美等國聲明表示,這是為了進一步將俄羅斯孤立於國際金融體系之外。這也是在針對金融機構、個人的經濟制裁,以及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中止認證後,至今對俄羅斯加諸的最嚴峻的一步制裁。
SWIFT對俄羅斯有多重要?
SWIFT成立於1973年,是全球超過200個國家與地區、1萬多間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傳遞付款、交易與兌換貨幣等訊息的標準化系統。可以比喻為全球銀行服務間互相傳訊的Gmail系統。
大約有300間俄羅斯銀行與機構是SWIFT的用戶。就全球使用者數量來說,俄羅斯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用戶。許多對俄羅斯外匯來說至關重要的能源出口交易,也是透過SWIFT完成的。
因此,將俄銀行踢出SWIFT,就像是從其他銀行都在使用的國際社群媒體網絡上刪除他們的帳號。失去這便利的基礎建設,進行各種跨國交易都會變得困難許多。
料將推高能源價格,擴大經濟衝擊
這也是為何先前國際對採行這項「最終手段」未能達成共識。歐洲對俄出口的能源依賴較強,許多付給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帳單也是在SWIFT上完成的。若德、義等國買不到能源,也會傷害到自身。
另一項也在研擬的制裁手段,是聯手拒買俄羅斯出口的能源。
但這很可能也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後果。尤其比起石油,天然氣的市場替代品更難覓得。這會讓能源價格飆漲更快,不僅帶來更廣大的經濟衝擊,俄羅斯也能從更少的賣出量中賺得更多,減損制裁的力道。
為了防止能源價格飆漲、對國際市場造成太大衝擊,西方試著將制裁聚焦在幾間對俄傷害較大、但對其他地區影響較小的銀行。據美方官員表示,歐美正在研擬是否能在SWIFT系統中辨識出能源帳單的交易,或是透過放行某些銀行來減少對歐洲等地的衝擊。
俄有替代方案,但暫未能取代SWIFT
先前,伊朗也曾在2012年遭逐出SWIFT,導致石油出口受到重創。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半島時,俄羅斯也曾被威脅將失去SWIFT使用權。當時曾任俄財政部長的庫德林(Alexei Kudrin)便估計,這可能會使俄GDP一年削減5%。
不過,部分專家觀察,逐出SWIFT的衝擊可能被過度放大。據CBS報導,曾服務於歐巴馬政府的國際貿易法律師史密斯(Adam Smith)便指出:「這是一個通訊平台,而非金融支付系統。」
就像即使被刪除推特帳號,俄銀行還是可以透過打電話、傳真或寫信等比較過時的途徑和其他銀行溝通、聯絡。
自從2014年受到要脅後,俄羅斯也發展起自己的金融訊息系統「SPFS」。目前大約有400間本國銀行使用這項系統。但外國使用者不多,因此不太可能倚賴SPFS彌補失去SWIFT的不便。
一個可能的替代工具,是中國大陸所發展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雖然規模遠不及SWIFT,但俄金融機構有機會使用CIPS與該系統的成員進行交易。
普丁致力打造「防制裁」經濟體
可以說,西方諸國發現許多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都難以在短期內產生足夠成效,而這也是普丁多年以來努力達成的結果。
長年來,俄官方致力於累積戰備資產,打造不易受制裁衝擊的經濟體。根據估計,俄央行於2022年1月的經常帳盈餘已來到190億美元新高。由石油收益資助的俄國民福利基金已經超過1700億美元,且其中未持有任何美元。
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時,俄羅斯也受到一波制裁,並被逐出G8。此後,俄羅斯加強降低對美元的依賴。2021年,俄央行持有的美元已經從4年前的40%以上,降低到了16%。
另一項政策,是以更多元的貨幣進行國際交易。2020年,俄國向中國出口的歐元交易額已經超越美元。身為俄國致力經營的關鍵貿易夥伴,大陸的人民幣也逐漸成為另一個常見的選項。
除了「SPFS」,由於在2014年那波制裁中,Visa與MasterCard也停止提供服務,俄國不得不發展出自己的國家支付卡系統「NSPK」。目前已是本國銀行使用的主流系統。
國際制裁短期牽制戰爭的力道有限
也就是說,在一次次的國際制裁中,俄羅斯對制裁也變得愈來愈免疫。孤立性的經濟制裁,反而鼓勵被國際視為具有危險性的國家走向自給自足,而這也使得它們變得更有我行我素的本錢。這引向一個合理的質疑:經濟制裁到底能不能達成它們的目標?
歷史經驗看,大部分的經濟制裁都未能預防戰爭爆發。但目前各國加諸的經濟制裁,預估應該還是能對俄羅斯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這也將衝擊到俄羅斯的社會大眾降低對普丁的支持度。或將在這場不得民心的戰爭中,進一步傷害官方治理的穩定性。
持續加大制裁力道,也多少在提供武器、資金及人道支援以外,展現了國際盟友支持烏克蘭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