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崔斯坦與依索德」狂放奔流

劉家渝
user

劉家渝

2003-06-01

瀏覽數 15,000+

「崔斯坦與依索德」狂放奔流
 

本文出自 2003 / 6月號雜誌 第204期遠見雜誌

聽一齣長達五小時的歌劇,在國外並不稀奇,但在台灣表演藝術史上卻從未發生過。在國家交響樂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音樂總監簡文彬帶領策劃下,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依索德」即將於6月28日搬上國家音樂廳舞台,也是這齣經典劇碼第一次在台灣與觀眾見面。音樂會破天荒從下午四點半進行至晚上十點,其間兩次中場休息甚至可以讓觀眾外出吃個戰鬥速食餐。這樣的做法,早已在樂壇引起矚目,更造成了愛樂者間的騷動與話題。

在全世界,大概也只有華格納的音樂擁有如此超凡的魅力。每年,絡繹不絕的華格納痴如朝聖者般湧向位於德國的拜魯特小城;音樂會一經推出,即使長達五、六小時,卻連站位都一票難求。華格納的音樂似乎充滿奇幻的魔力,在世界各地不斷有人為之痴狂。

拿破崙在歐洲掀起的隆隆戰火是華格納誕生的背景,也在六個月後奪走他父親的生命,繼父蓋爾則是位多才多藝的演員、劇作家與肖像畫家,為華格納的一生帶來極大影響。

然而與一般歷史上著名音樂家完全不同的是,華格納從小並未顯現出任何音樂方面的天賦,雖然繼父歌唱得很好,摯友是當時著名音樂家韋伯(歌劇魔彈射手作者),家中又總是出入著各式名伶與藝術家,但年輕時的華格納,不僅逃學、好辯、酗酒,更是個聲名狼藉的賭徒。終其一生,華格納的個性幾乎從不曾受人喜愛,他自大狂傲、目中無人,不僅揮金如土、債臺高築,更不斷與有夫之婦傳出各樣風流韻事,甚至公開著書高倡種族純正的反猶主義,要不是碰上具有同性戀傾向,對他欽慕倍至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這個狂徒大概早就被他在全歐洲樹立下的無數敵人與債主追殺得無處藏身了。

國王幫他償清債務,甚至傾一國之財力,為他在拜魯特城打造一座華格納歌劇的黃金帝國,華格納驚人的才華與野心終於得以毫無限制地盡情發揮,當然他的狂妄和需索無度也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然而這樣的狂人氣質,卻也在他的音樂中造就出令人不敢逼視的澎湃氣勢與無限魅力。

1857年華格納寫下「崔斯坦與依索德」這部改寫歌劇歷史的作品。當時華格納在精神上興奮於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情感上更瘋狂陷入與贊助者——絲綢商人威森東克的妻子瑪蒂德的熱戀中,無解的愛情習題反而更加劇這對戀人彼此的渴望,華格納在自稱為恍惚的精神狀態下譜出這部巨作,在愛與死的主題、瀕臨破滅邊緣的和弦間,顫動著永無止境的旋律。全劇始終無法被解決的合聲型式,宛如一道不可破解的魔咒,反而更緊緊攫獲了觀眾的心。「崔斯坦與依索德」揭示出通往「無調性音樂」的天梯,後起的音樂家無論仿效或抨擊,沒有人能避開他帶來的震撼,相關研究論文充斥著整個二十世紀,觀眾或音樂學者都為之瘋狂。

簡文彬大膽揮棒指向華格納

「崔斯坦與依索德」是台灣許多樂迷心中的一個夢,這齣大家原本以為只有到國外歌劇院才看得到的劇碼,如今竟然出現在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簡文彬的曲單中。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簡文彬上任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第一年,就野心勃勃排出了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指環」中「女武神」的第三幕,這也是該幕歌劇在台灣首次演出,當晚國家音樂廳幾乎被樂迷的熱情所沸騰,激昂的樂聲與掌聲背後,那位來自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的著名女高音蘇珊歐文毫不保留地對簡文彬說,「我合作過那麼多世界著名的指揮,其中許多自稱是華格納專家,但我發現你是真正懂華格納的人。」

在嚴謹的西方音樂世界裡,華格納就像一座至高無上的聖殿,對演出者意義非凡,尤其能被德語世界歌劇院邀請擔任華格納歌劇指揮的人,更象徵著地位的躍升與前途看好。已經在歐洲劇院締造了擔任荀白克歌劇「伍采克」最年輕指揮紀錄的簡文彬,其實早在三年前就曾受邀於德國指揮這齣「崔斯坦與依索德」,但那時的他,卻一口拒絕了!面對眾人驚訝與不解的目光,他只淡然地說,「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

從拒絕到主動將「崔斯坦與依索德」排入曲目,這位自我要求甚嚴的年輕總監,這些年間到底花下多少功夫,埋首做了多少功課?

演出將搭配燈光和多媒體形式呈現,全劇分三幕。邀自國外的歌手中,男高音漢米爾頓(Ronald Hamilton)是國際重要的華格納演唱家,足跡遍及柏林、巴黎、紐約各大重要劇院,合作過的指揮包括李汶、馬捷爾等人;女高音瑟昆德(Nadine Secunde)更曾多次在「貝魯特音樂節」中大放異彩。男中音拉斯萊能(Jukka Rasilainen)則是目前維也納、柏林、阿姆斯特丹與英國柯芬園等劇院爭相邀請的紅人。(作者任職於兩廳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