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在外交部任職期間,常常運用包機突破外交困境,我想,或許包機可以暫時為台商解決往返不便的問題。
包機和直航不同,包機是針對特定的事所進行,因為直航要經過協商,甚至於談判,再向前一步還要簽訂航權、航約。但只是讓飛機停、降,只要運用包機,直接向對方申請獲准就可以執行了。
外交部任職期間,我曾多次以包機策略奏效,像是台北—莫斯科、台北─烏克蘭等,都曾以包機突破外交困境。
我深信,若包機直航成功,一定能建立兩岸互信的機制,對未來的通航也會有幫助。
2002年10月24日我在立法院提出「台商春節包機」的提案,雖然很快獲得一百四十位立委連署,其中還包括了二十六位民進黨立委,但老實說,當時很少有人認為它一定行得通。因為距離春節只有三個月時間,且民進黨政府根本沒有意願,加上兩岸近三、四年來沒有常態的溝通或磋商管道,要把這項牽涉層面極廣的工程在短期內完成,沒有人敢抱持樂觀態度。
回溯促成兩岸台商春節包機的過程,我曾多次前往大陸,最關鍵的一次是去年11月22日,我和六家航空公司業者和中共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見面,希望推動台商春節包機。
陳雲林原先堅持包機直航應對飛,而非片面,但我向陳雲林表達,「第一次由台灣先過去,下次有機會,再對飛,」陳雲林最後還是接受了。
春節包機的成功,對推動兩岸直航有重大意義,當人民看到我們的飛機飛過去又飛回來,對國家尊嚴、安全等都沒有危害,便可消除疑慮。
包機直航對政府也有很大啟示,春節包機成行,是兩岸政府展現務實彈性,不在政治符號上打轉,能以變通方式處理的最佳先例。
從春節包機直航可以發現一件事實,就是兩岸都不必太堅持官方的介入,直航談判可以有很大彈性,不僅業者、民意代表都可以來促成。
春節包機直航更是一個好的開始。我想未來可以依照這樣的模式,進一步推動包機直航,但下次的方式一定是「對飛」形式,而且不一定要在港澳落地,可以經其上空即可。
未來,我會持續推動包機直航。並擴大為:一、包機定期化,全年按調查需要的狀況,排定一年三節、「五一(勞動假期)」、「十一(中共十月假期)」包機。二、每個月、每半個月的定期包機。第二是貨運包機,在每年夏季台灣電子產品運銷大陸、秋季台商產品回運再外銷等兩個旺季,由業主按需求自行向航空公司提出包機;三、為解決百萬台商的投票權問題,可以專案方式推出選舉包機。
很多人問,那麼多民意代表穿梭兩岸,都希望促成兩岸直航,為何只有我能成功?
我想,中間有許多原因。我個人的特殊背景對我的確也有所幫助,因為大陸當局對我很禮遇。
但最重要的是我真正運用了過去在政府部門服務的經驗,並採取務實的行動,這就是「執行力」。
所有的事情必須要有行動,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
就像我返鄉探親、認祖歸宗一事,也是以行動完成心願的例子。認祖歸宗是為人子最重要的事,我花了一年四個月的時間,奔波兩岸才得以完成。
這段時間裡,我跑到桂林醫院找到自己的出生證明,確認生日﹔到南昌找到舅父母的子女,證明自己並非舅父母所生﹔以及在台灣的撫養證明等。蒐集到足夠的法定證據,才完成法定程序。達成這個心願,我算對父母盡了孝心,對子女也有了交代。
藉直航補強台灣優勢
未來,推動兩岸包機同時,我也將積極推動兩岸直航。但直航的問題比較複雜,且台灣正好遇到總統大選,尤其重要的是,還要經過修法程序、兩岸協商。
今年5月,我會在立法院推動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的法案,但今年要完成整個法定程序,促成直航可能來不及。
因此,我也會同時持續推動包機直航,提供台商便捷的兩岸空中運輸管道。
我一直站在台灣優先的立場來考量兩岸包機直航的問題。從商業的競爭力來看,無法直航對台灣廠商的影響很大;兩岸現在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一百四十二個會員中只有大陸和台灣沒有飛機互飛,我憂心以前台灣有的優勢,現在已經慢慢流失掉了。另外,從外交角度考量,想要終止兩岸的敵對狀態,良性的交流和互動,對未來兩岸和平,一定有大助益。(章孝嚴口述,楊永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