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早退休嗎?恐怕疫後這樣的願景,愈來愈難實現。根據全球OECD組織最新報告指出,疫情加劇了少子化國家的衝擊,經濟成長更難延續,這些政府勢必得祭出各式政策,大幅延後退休年齡。
2020年疫情至今,全球各國靠著紓困撒熱錢,讓經濟動能穩住,股市更呈現V型反轉。不過,這場派對快結束了。
根據OECD組織最近發布的「至2060年全球財政展望」報告指出,疫後經濟成長,恐會長期陷入低迷。主要是各國在疫情間大力紓困因而膨脹的債務,總是要還,而未來「增稅」成趨勢下,勢必壓低經濟動能。
然而,該組織研究專家更直指,最受挑戰的,可能是少子化問題嚴重的國家地區。為什麼?首先,第一個因素是新冠肺炎出現後,各國可能在未來,每年定期多花預算施行疫苗、採購藥物或培訓疫調人才等,將讓公共醫療支出長期增長。(延伸閱讀:不得不延後退休!就業人口老化,除了「少子化」還有什麼原因?)
防疫+健保+退休金,恐拖垮財政
但是少子化國家,還得承擔人口老齡化通常需要較多醫療,比起人口相對年輕的國家,得擔負更多保健支出;更別提養老退休金也在增加中。這樣疊加下,恐有拖垮政府財政的風險。
第二個因素則是勞動力銳減的雙重打擊。除了當地人口勞動力銳減,本來就較少人可以從事生產活動,來支撐政府稅收與推動經濟。而以往一些國家選擇引進移工的作法,恐怕在這次疫情後,也會因為政策被壓制。
主因是,許多國家往後可能會因防疫防範未然的考量下,長期對境外人士採取較嚴格管制。這些因素,勢將讓少子化國家經濟成長走向負面循環。
台灣目前沒有加入OECD組織,不過從該組織點名的少子化問題嚴重國家,如日本與韓國,都能看到和台灣類似的情況在醞釀中。(延伸閱讀:CIA認證生育率全球最慘!卜睿哲:台灣人的三種選擇都救不了少子化」)
韓國因少子化,將重演日本「失落20年」?
像是韓國,在這份預估中,未來的人均潛在GDP成長,將在所有國家中排行墊底,到2060年僅剩0.8%。主要正是少子化將讓勞動力長期短缺;國家債務又快速膨脹中,未來當地政府財政更艱難,韓國《朝鮮日報》也已於近期發表社論指出,恐怕會走向類似日本「失落的20年」狀態。
另外,日本是OECD組織中淨負債比偏高的國家,政府財政壓力已很大,如果沒有作出積極改革,讓高齡化社會持續,也可能在2030年前景氣繼續低迷,人均潛在GDP將僅有1%成長。
難怪,據《日經亞洲新聞評論》揭露,日本政府最近已急著考慮在下個年度,要少見地大舉開放國外人士移民,來支應餐飲服務業人力,解決長期缺工潮。不過很可能會被當地民眾阻攔。
中國將因此被印度超越
甚至中國,雖是近年經濟成長最耀眼的國家,也可能因為少子化,未來成長輸給印度。OECD專家認為大約在2040年,印度就會取代中國,成為經濟成長第一強國。
該怎麼辦?主導研究的OECD資深經濟學家伊凡.葛里梅特(Yvan Guillemette)分析,在改變人口結構、鼓勵生育沒想像中容易下,各國政府最務實的,可能就是讓當地民眾繼續工作。
他並預估,願意積極用各種政策阻止提早退休、鼓勵熟齡人士繼續工作的國家,可望在2060年前,有效提升當地生活水平,並減少一半的財政壓力。
如此可以避免經濟被拖垮的隱憂,也比引進外籍移工或移民少爭議,預期會是許多國家採取的方式。
一樣面臨少子化的台灣,還有健保與勞保財務長期困境,在政府今年大肆撒錢振興後,疫後迎接的可能是苦澀現實。但不論未來政策怎麼變,對一般民眾來說,自己先籌畫好老後,別太天真地說退就退,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