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六位數密碼,保護兩位數存款?超出現實的偽儀式感,讓生活狼狽不堪

不要為了面子而活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2-29

瀏覽數 44,600+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00:00
00:00

編按:習慣把物質抬到過高的位置,過於看重「被大家看到」,來標榜自己生活得很好,美其名曰「生活需要儀式感」,然而,這些充其量不過是戴上虛偽帽子的「偽儀式感」。(本文摘自《你並非一無所有》一書,作者為萬特特,以下為摘文。)

【特語錄】
人們熱衷於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自己精緻的生活,
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炫耀欲。
想傳達的不是「我買了一個商品」,
而是「我有消費名牌的經濟實力」。

為了面子而活的「假精緻」

現在的人很奇怪,有人花前月下,有人花下個月的錢。

「新貧族」這個詞,概括了大多數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的現狀。受過高等教育,外表光鮮亮麗,拿著看似不錯的薪水,追逐中產階級的品味和生活方式。雖然已經工作幾年了,但幾乎沒有積蓄可言。

我和曲小姐是在一次讀書交流會上認識的,她是 「精緻女孩」的代表。早餐五、六樣點心擺滿了一桌,配上IG風格(Instagram的簡稱,代表簡潔、純淨的風格)桌布和餐盤,中午和同事在五星級餐廳聚餐也是常事,晚上紅酒、牛排從來不少。她關心時尚新聞、娛樂八卦,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永遠是時尚博主們最近分享、推薦了哪些單品等。  

有次週末和曲小姐約好去一家網紅甜品店嘗新品,我提前到她的住處等她。出門前她準備化妝,於是我看到了她社群相簿裡曾出現的輕奢風梳妝臺,實則是在雜亂無序的書桌上騰出的一塊空位,我們兩個人還順便整理過期的化妝品,準備丟掉。當看到她打開衣櫃門,狼狽地接住滾出來的大堆衣服時,我在心裡果斷移除原先贈她的「精緻美女」牌匾。

在逛街的3小時裡,她將新款包包、美顏機、麵包機及口紅禮盒一一收入囊中,還辦了一張護膚SPA的會員卡,刷卡時面不改色。

那時候我在想,這女孩八成兼職賺外快吧,這消費能力真是驚人。

一戳就破的「偽儀式感」

那之後不久,有天深夜我收到她的私訊:「你這個月領到薪資了嗎?可以借我點錢嗎?我這個月的信用卡債還沒還。」

「可是上週我看你才買了蘋果電腦。」

「嗯,分期買的。」

後來曲小姐在我這裡借借還還許多次,每次我都能感受到她對這種財務失控的焦慮。

但她依舊時常出入高檔餐廳,星巴克新季杯款全套收集,頻繁在各地網紅景點打卡。

「起初,我只是想買剛上市的iPhoneX。一個月還1080元,我完全可以負擔得起。誰知欲望和貪念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我開通了一系列的借貸工具,拆了東牆補西牆。還不起就分期。我不敢考研究所,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我長吁一口氣,這怎麼看,都像是來自一個被欠債拖垮的人的自白。

一篇報導曾對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做出總結: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酪梨又要吃藜麥;幾百元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支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租獨立廚房衛浴,還要帶落地窗的房間。

追求美好的生活本沒有錯,最怕這所謂的美好,是一戳就破的表相。

追求美好的生活本沒有錯。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追求美好的生活本沒有錯。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盲目跟風的行銷手段

這是當前社會的通病,從實體店鋪到網路商城各種慢性洗腦:犒賞自己、文青風、享受當下及各種充滿追求生活品味的宣傳,讓很多人誤以為生活就應該是那樣,不能認清自己、做好定位,盲目跟風,誤以為自己跨入了與眾不同的圈子。

精緻、儀式感、愛自己是如今各大銷售平臺慣用的行銷手段,告訴你快來買,買了你就是投資自己,用了就代表你精緻了,曬了這些你就已經超越了同齡人了。

人們熱衷於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自己精緻的生活,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炫耀欲。想傳達的不是「我買了一個商品」,而是「我有消費名牌的經濟實力」。即使買這件東西需要透支生活費抑或是分期購入的,都不重要。

習慣把物質抬到過高的位置,過於看重「被大家看到」,來標榜自己生活得很好,美其名曰「生活需要儀式感」,然而,這些充其量不過是戴上虛偽帽子的「偽儀式感」。

到底是自己真正過得舒適重要,還是活成別人眼中精緻的樣子重要,很多人已經無法分辨了。

即使是暫時地沉浸在眼前五光十色的生活假象裡,過不了多久,也會被現實狠狠地拖拽出來,打回原形。 

潮流永遠屬於年輕的窮人,精心打造出來的美好,或許能讓不明真相的人羨慕不已。可是戳破虛假後,只有自己知道真實的生活有多糟糕。

這種所謂的精緻,所謂的儀式感,其實只是一種假象、一種作秀罷了。

用六位數的密碼,保護兩位數的存款

曲小姐面臨的困局不是個案,而是已經成了一個群體性現狀。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大多數剛剛邁進社會門檻的新人,其實能負擔的只是剛剛好能滿足自己日常開銷罷了。

用六位數的密碼,保護兩位數的存款,是大多數人的現狀。可即便是這樣,還有很多人為了維持能被別人看到的「高品質生活」,透支著自己的未來。

其實說得直白一點,誇耀出來的「精緻」,等同於虛榮心。

不是說虛榮心不好,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只是在你還不具備實力的情況下,虛榮心只會害了你。

對生活有儀式感,原本只是為了給平淡的生活加一點甜,但超出現實基礎的偽儀式感,卻會讓生活狼狽不堪。虛榮一時,最後只會跌得更慘。

人一旦開始用便宜和貴這種詞來衡量自己,便很容易陷入欲望的沼澤。假精緻榨乾的不僅僅是錢包,還有內心。而虛榮心是魔鬼,會把一個原本就不富裕的人折磨得更窮。

真正的生活,是在能力範圍內享受到最好

真實和精緻從來都不矛盾。

許多精緻藏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它與金錢無關,不是物質的堆砌,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生活態度。

我之前的同事小張,她會將佈展活動用過的鮮花,帶回家倒掛晾乾,做為乾花躁插進花瓶。有次去她家,發現離衣櫃最近的抽屜裡就放了一個黏塵滾筒,穿外套前會順手清理一下。

鄰居丟棄在走廊的驅蚊草,她拿回來養得很好,她說夏天被蚊子咬了紅包後,可摘幾葉驅蚊草塗抹止癢。她不會盲目跟風選擇護膚品,會根據自己的膚質做好功課,只購買適合自己的,並且每瓶護膚品底部都貼著標示保存期限的白色標籤......。

她的包包裡有吸油面紙、口香糖、一小袋餵流浪貓的貓食,及一本最近在讀的書。穿的衣服沒有皺褶,鞋子沒有灰塵。

我非常贊同一句話:

真正的生活,是在能力範圍內享受到最好的,比平庸更講究,比奢華更自由,不必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但也不能透支未來。

真正的生活,是在能力範圍內享受到最好。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真正的生活,是在能力範圍內享受到最好。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符合收入狀況的、簡約的消費觀也能做到體面的精緻,也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大方得體。

精緻是處心積慮地照顧自己,不用名牌堆砌,沒有矯情做作,全是用寵愛自己的小細節集結而成,精緻點滴與生活一氣呵成,融為一體。

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這都沒有錯。

但真正的儀式感並不僅僅是代購幾套外國護膚品,買了昂貴的化妝品,在網紅餐廳拍下幾張照片、在落地窗前發呆那麼簡單的事。

人生沒有多少詩意,生活是一張瑣碎的網,我們在各種細碎的東西上,編織美好。精緻並不會高於生活,它是插播在生活中的一條條精彩的節目,它應該是源自內心、融入生活的。

真正的儀式感是將平常、細碎,甚至有點糟糕的生活,過得認真而講究,過得如綻放的花朵。

這才是精緻本身的意義,看上去光鮮亮麗,私底下妥妥貼貼。

等待且努力去得到

小時候,我們想要一台遊戲機、一個鉛筆盒,會每天仔仔細細存下零用錢。終於等到一個多月後的某天下課,飛奔到小商店,從店員那裡接過它,像獲得了一件新的寶貝。

10年前,男孩為了給喜歡的女孩買一個禮物,窩在寢室吃了兩個星期的泡麵。小心翼翼拎著禮物,心底的潮水翻了無數個滔天巨浪,臉上卻風輕雲淡地把禮物塞到對方手裡。

那個時候,我們想要什麼都願意花時間去努力、去忍耐、去等,為什麼現在就等不及了呢?想要什麼,大不了再等等,大不了再努力一下,大不了再忍耐一會,一路追趕,自己去爭、去得到。

不要讓你的光鮮亮麗最後都變成了虛有其表。唯有你的價值配得上野心,錢包才能滿足一部分的欲望。

願我們都能不被過盛的物慾拖累,別讓自己為了面子而活,被假精緻所綁架。做個內心真正豐富且快樂的人,才可以擁抱與自己相符的精緻生活。

有人 ,花前月下 ,有人 ,花下個月的錢 。   《你並非一無所有:你還有病及未拆的快遞和未完成的夢想》,萬特特著,幸福文化出版

《你並非一無所有:你還有病及未拆的快遞和未完成的夢想》,萬特特著,幸福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數位專題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三防世代」來了!現在30~50歲的青壯族群,如何建構防窮、防病、防詐騙的財務安全網?確保「老後三本」已經成為即刻要思索的必修課。只要正視問題、提早因應,你將更有機會開展屬於自己的「晚美人生」。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