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國兩萬人學中醫

陳平
user

陳平

2003-03-01

瀏覽數 23,100+

美國兩萬人學中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3月號雜誌 第201期遠見雜誌

雖然西方醫學是全球醫療的主流,但對許多疾病仍然束手無策,在美國已經有幾乎超過半數的成年人,選擇傳統醫療體系之外的「輔助另類療法」(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簡稱CAM),每年在這上面的花費預估高達新台幣1兆元,而在許多特異的治療方式中,傳統中醫正成為這股風潮中的顯學。

《美國醫學會雜誌》在最近報導分析,「輔助另類療法」包括有名的針灸、脊椎按摩療法,同時也包括同類療法、芳香療法、斷食療法、及乍聽之下可笑的尿療和「咖啡灌腸療法」,這些療法大多數都還沒經過徹底的實驗證明,因此它的療效常引起爭議。但是也沒人質疑它的重要性。

哈佛醫學院的大衛愛森柏格博士在1993年公布了一份知名的調查報告指出,在1990年,有34%的美國人至少接受過一種另類的治療。當時醫學界對這個數字大感震驚,但是這只是剛開始而已,1990年~1997年期間,CAM普及的程度增加了25%,1998年~1999年更大幅增加50%。

美國《新聞週刊》最近就報導指出,許多醫療機構競相評估「輔助另類療法」,同時愈來愈多的醫生都積極地在研究草藥、太極和生物反饋療法,他們短期的目標是想要證明「輔助另類療法」對病患能有最大的幫助,並且把危險降到最低,進而使「輔助另類療法」成為一般診所的例行療法。同時更期望研發出一種綜合療法,一方面能通過先進科學嚴格的審查,另外還能超越現有醫學界線。

美國國家衛生局在1998年成立了「國家輔助另類醫療中心」(NCCAM),年預算也從200萬美元增加到1億美元。這個消息在慈善家和學術界間傳開後,許多一流的醫學院都開始著手於新的研究和計畫。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報導,全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醫學院提供「輔助另類療法」相關課程。此外,1998年~2000年之間,提供「輔助另類療法」的醫院數量也成長一倍, 但這個發展並不是皆大歡喜的。

《華盛頓月刊》就直斥NCCAM,是「在國家一流醫學院煽動下,成立的一個斂財機構」,也有團體指控「輔助另類療法」是「沒有科學基礎的療法」「一無是處的邪術」。

但目前NCCAM正著手一項大規模的臨床實驗計畫,希望可以證明到底這些流行的療法有哪些優點。同時它也贊助一些類似的研究來證明,是否針灸真的能減緩風溼痛、維他命E和硒是否能抑制攝護腺癌,以及銀杏是否能維護老年人心智功能的正常。

在各式各樣「輔助另類療法」中,「同類療法」是從疫苗得到「以毒攻毒」的啟發,「芳香療法」源自古埃及處理木乃伊時,運用精油深入皮膚的方法,而自日本宗教訓練中衍生的「斷食療法」和日本人流行的「大腸水療」,都被認為有助於清除體內廢棄物和毒素,改善體質。

另外,雖然水蛭可能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已消失,但在俄羅斯,「水蛭療法」卻被視為一種促進新陳代謝的祕方。因為水蛭唾液會促進血液流動,增加組織中的氧含量。放一隻活的水蛭在身上,是最有效、又最便宜的保健方式。

林林總總的療法中,傳統中醫由於經過兩千多年的證驗, 理論基礎和臨床效果較為可靠,成為這股風潮中的顯學。

以平衡與和諧為主

《美國醫學會雜誌》指出,傳統中國醫藥並非以生物機制或病理學為基礎,而是以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六病徵(冷、風、乾、熱、溼、懼)及七情(喜、怒、慮、迷、哀、恐、懼)之間的平衡及和諧為主。據中醫的說法,太過或不及都會造成病痛。此外,良好的身體健康需配合生命之力或能量,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氣」來流貫全身十四個主要經絡。而草藥則是用來舒通氣的流動。

如果要比喻中西醫的不同, 中國醫藥像是舞獅,需要許多人協調合作才能「採青」;西方醫學像在鬥牛,是病痛與藥物的對抗。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指出, 針炙是西方學者在所有中醫治療中的研究重點。目前為止的證據顯示,針灸的確能舒緩疼痛及暈眩。另外許多研究也顯示,它能增加人體內的鴉片——安多酚的釋放量,解釋了針灸對減輕疼痛的功效;它也能增加腦中的羥色胺,使人覺得舒服。

美國《新聞週刊》也提出對穴道的新看法,西方醫學長期以來都認為,穴道跟解剖學上的神經系統並無關聯,但費荷蒙大學的艾倫藍哲凡博士找到了其間的關聯。他發現穴道所在的肌肉都是最厚的,連貫起來的肌肉在全身形成了一個網,而這些肌肉包含了許多神經末梢,這便能解釋為何右手的穴道會影響到左肩。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引述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史摩教授的研究指出,中醫草藥能刺激人體分泌荷爾蒙,對抑制攝護腺癌有相當成效。

雖然中藥的副作用比西藥來得少,但並不表示中藥就完全沒有危險。中國草藥的問題包括過敏反應及與處方藥物的反應。此外,有毒的雜質及不正確的配藥也會造成腎功能的損害,甚至致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報導,許多人以為在手術前後服用中醫草藥不會有不良影響,但研究發現,中藥確實會帶來後遺症。伊利諾大學渥斯教授指出,手術前一週,若服用人參可能會造成大量出血的問題,並且容易干擾西藥療效,而在手術前一至兩天服用銀杏或麻黃則可能會引發心血管併發症。

如果要因應大量需求的話,中國草藥必須要能在西方種植才行。一些歐美人士極力求得藥草,甚至直接到中國取得。對於無法來到中國的,中國每年輸出5億美元草藥。自從1987年起已有兩萬名西方人學習中國醫藥。

要另類,須先知會醫生

其實《美國醫學會雜誌》也指出,另類療法吸引人的地方也許並不是它們真的多有效,而是它們讓病人有種被關心的感覺。例如從病人的角度來看,針灸治療是藉由醫師和病人的直接接觸和交談,使病人的身體能夠感覺好一點。

如果輔助性醫療能讓你以最少的煩惱、冒最小的風險,恢復美好的生活、提振你的精神,那何樂而不為呢?但要小心的是天然產品並不代表最好或最安全,和所有的藥物一樣,食療和藥補也有可能產生化學反應,而且不如藥物治療來得規律。目前美國藥典已經開始著手編撰輔助醫療產品,所以不久後找優質產品會變得比較容易。

美國《新聞週刊》並提供由專家建議的注意要點:第一,必須考量風險;別以為所有「另類療法」都是有益而無害的。此外,混用輔助性醫療和傳統藥療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副作用。

第二,不要低估病情;因為很多輔助醫療只對輕、中度患者有用而已。

第三,向醫生坦承所使用的輔助療法;如果醫生支持你,那或許對衡量傳統及輔助醫療的優缺點時會有所幫助。

最後,不要忽略所能利用的可靠資訊。例如美國國家輔助及替代醫療中心所提供的線上資源;還有,醫生也能幫助篩選所選擇的治療方式。

事實上,現在有許多頂尖的醫學院對「另類療法」愈來愈感興趣,除了提供相關課程之外,各校也擬定合作研究計畫。另類療法已逐漸在美國醫學界嶄露頭角,而一度被視為敝帚的中醫,也可能在這劃時代的醫療改革中,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