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M平方提供今年下半場,隨著疫苗覆蓋率逐漸攀升,各國紛紛開始討論退場機制,新興市場如巴西、俄羅斯,已在今年3月以來各升息5次。
而先進國家如聯準會預計於11月宣布減緩購債計畫,紐西蘭央行於10月6日宣布七年來首度升息一碼,亞洲國家如南韓,也在8月26日開了第一槍,各國央行後續進程可能為何,台灣央行有可能跟進嗎?
各大央行在9月分別召開會議後,各自對明年的展望,都有更明朗的態度。首先,美國聯準會部分,其於 9月23日會議聲明,明確提到『經濟發展若如預期,將很快開始縮減購債』,兩週後發布的紀要中,更透露11月宣布機率最高,並將自12月起每月減少100 億美債、50億MBS的路徑,預計在明年年中左右結束購債。此外,有半數委員認為明年將升息,更全數的委員都認為2023年將升息,於當年年底基準利率攀升至1%(現為0~0.25%)。
從 CME Group公布的聯準會「2022 年底」利率區間所在位置的機率,可以看出2022年升息2碼,甚至3碼的機率正在攀升。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