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建縣300最精彩 不老城市展新顏

彰化保留歷史傳統底蘊 用文化創意翻轉生活風貌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1-10-04

瀏覽數 85,850+

圖 / 王惠美強調「城市要起飛,『人』是關鍵,而青年,就是傳遞彰化永續聖火的一群人。」
圖 / 王惠美強調「城市要起飛,『人』是關鍵,而青年,就是傳遞彰化永續聖火的一群人。」

古城是一種時間的容器,既能乘載回憶也能刻劃歲月。清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以「建學立師,以彰雅化」之意賜名「彰化」,劃設出南截虎尾,北抵大甲的「彰化縣」,開啟往後輝煌的300年。

在這座歷史底蘊豐富,新舊建物交融並存的魅力大縣。返鄉青年將古老習俗搭配新藝術,為造訪此地的人帶來新感。而老屋翻轉為創業基地、藝術空間,讓巷弄藝術成為生活風景,保留傳統底蘊的同時,在有形空間、無形文化上融合創新的思維、青年的活力,讓古意的文化淬煉為老少咸宜的新生活,正是這座300年不老城市的低調驚喜。

AM ART SHOP總監Jenny將傳統美學記憶在新生活中,希望大家用嶄新的角度看待傳統。

AM ART SHOP總監Jenny將傳統美學記憶在新生活中,希望大家用嶄新的角度看待傳統。

嶄新角度看待傳統  文化美學精緻呈現

文化形塑生活,彰化縣內有許多具活化潛力的老屋,百年建築在風雨跟時間的催化下難免頹圮,但古韻猶存。縣府與愛好老屋的人士攜手保存,發掘在地的歷史故事,聯繫人與土地的關係脈絡,以整合地方、保存城鄉特色發展紋理,讓老建築與人多了探索與互動。

老城醞釀的不只是韻味,工藝更是時間與經驗的堆疊。AM ART SHOP總監Jenny高中時發現國際友人認為臺灣不外乎夜市、珍奶時,她期盼大家能真正認識臺灣文化。因此她找來專業師資安排手作課程,為小朋友策畫「紅毛塗鹿」美學育苗計畫。「藝術可以遙不可及,但也可以近在眼前。」將傳統美學記憶,在選物中精緻呈現,結合在地職人,把屬於「根本」的傳統文化帶到年輕人生活中,與大家用嶄新的角度看待傳統。

從卦山村到和興青創基地,青年品牌陸續進駐。

從卦山村到和興青創基地,青年品牌陸續進駐。

老屋重生再活化 青年活血再蛻變

彰化縣長王惠美常與文創產業的朋友交流,聆聽想法且協助青年人在家鄉找到熱情,「創意讓資源效果最大化」是王惠美常說的話,例如老屋的價值不只是修復,「公益換租」讓青年得到縣府支援的第一桶金。「青創基地是一個匯聚創意、讓年輕人放心築夢的家,我感受到他們對工作的熱情與創造力,更期許提供更多的創業舞台,不論返鄉還是留鄉,這裡都是支持青年的家鄉。」

今年從卦山村到和興青創基地,青年品牌陸續進駐,有鍥而不捨的環保堅持、有土地友善的創意農作、也有熱愛在地工藝的美學思維,更有文化深耕而創業的故事。王惠美說,「我們創造一個年輕人勇敢做自己的環境」。

將滿300年的彰化,將古意的文化淬煉為老少咸宜的新生活。

將滿300年的彰化,將古意的文化淬煉為老少咸宜的新生活。

國寶級工藝大師授課  傳承無形資產

彰化縣內蘊育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人間國寶就有4位,文化傳承藉由一點一滴的累積,慢慢灌注在生活上,讓下一代承接。

彰化縣「鹿港傳藝教育基地」也於日前在鹿江國際中小學揭牌啟用,平日讓學生結合生活科技領域課程使用,課餘讓藝匠師及民眾有場地運用,讓傳統藝術向下扎根。今年12月26日前,每週六、日在鹿港傳藝教育基地,也舉辦錫工藝、傳統木雕及木作課程,邀請陳志揚、施鎮洋之傳藝生-施懿紋、王肇楠等藝師授課,透過參與式的深度體驗,傳承世代的文化記憶與技藝。

透過參與式的深度體驗,傳承世代的文化記憶與技藝。

透過參與式的深度體驗,傳承世代的文化記憶與技藝。

人因文化而偉大 城市因人而起飛

王惠美強調「城市要起飛,『人』是關鍵,而青年,就是傳遞彰化永續聖火的接棒人。」青年返鄉打拚,築夢踏實,讓跨世代和諧共生的夢想在故鄉落實,不論有形資產或無形文化,都在彰化以豐富的面貌傳承與交流,為古城蛻變新貌。

在建縣300年即將到來的日子,我們希望彰化的底蘊能持續發酵、引領蛻變,以「彰化建縣300年金句暨主視覺設計網路徵選」,誠摯邀請有創意、熱愛彰化的你/妳,用文字或圖像描繪對彰化的情感,一起迎接下一個精彩的300年。

「彰化建縣300年金句暨主視覺設計網路徵選活動」自110年10月12日開始徵件,詳情關注競賽網站

(彰化縣政府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數位專題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在,縣市無不積極爭取青年移居。被視為勞動力的18-44歲青壯年人口,成為22縣市積極祭出政策守住的族群,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各地的發展潛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