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世界會長什麼樣?」這句話在製作特刊的過程中,一直在我腦海徘徊。近兩年,世界局勢因疫情已有很大變化,產業加快數位轉型腳步,「適者生存」這句話更顯殘酷。2030年,將有更多的工作面臨轉型或是淘汰。
《2022研究所指南》從2030年未來人才地圖出發,試著去描繪產業未來趨勢與人力消長。在各產業的轉型、汰弱中,我最先想到的莫過於是自己身處的媒體業。
數位浪潮早已隨著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起,鋪天蓋地而來,打得多家紙媒紛紛倒地。2018年《壹週刊》轉往線上,2020年《聯合晚報》停刊;今年《新新聞》《時報周刊》《周刊王》等紙媒也都相繼走入歷史。
聆聽內心的聲音,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不少年輕世代都很擔心自己的產業、工作,會被取代,我雖身處數位轉型劇烈的媒體業,但並不悲觀,因為可用的科技工具愈來愈多。
從臉書、Instagram的出現,到Podcast、Clubhouse等,有愈來愈多平台可以曝光,報導的形式也更加多元。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