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宏達國際將成PDA代工大廠

楊臻榮
user

楊臻榮

2001-06-15

瀏覽數 14,200+

宏達國際將成PDA代工大廠
 

本文出自2001科技排行特刊

1997年11月,當時成立才五個月的宏達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Comdex科技產品大展,展出了公司第一個PDA(個人數位助理)原型,也是當時唯一的PDA產品原型,讓軟體巨人微軟大為驚艷。

「微軟覺得很驚訝,公司才成立五個月,就做出來別人沒有的東西,」宏達Wireless Mobile(無線行動)電腦研發處副總經理周永明表示,微軟對宏達讚不絕口,認為他們的產品spec(規格)最好,size(尺寸)最小,功能最多。

微軟邀請了宏達總經理卓火土、周永明等人到他們西雅圖的總公司會面,從早上開始會面一直到下午的三、四點,微軟自己內部也開了個會討論宏達的產品。正當卓火土他們快要失去耐性、準備離開之際,微軟的人又把他們叫進去再談了一次,終於開口提議一起合作,宏達馬上就答應了。這次機會也為日後宏達與康柏的合作開啟了大門。

宏達是目前全球唯一生產康柏 iPAQ的廠商,也是台灣規模最大的PDA製造商。因為優秀的技術,讓宏達成為微軟全球產品研發伙伴。當微軟想開發新的PDA作業系統時,就會找宏達提供新硬體以搭配微軟的軟體。

事實上,iPAQ是全世界第一部支援微軟Windows CE作業系統的PDA,宏達從早期的規劃階段就與康柏攜手合作,到了原型的研發、製造等階段,宏達更是一手包辦,因此康柏會把iPAQ的訂單下給宏達,而不是給一些長期合作的伙伴如英業達與廣達。

宏達剛開始為什麼沒有選擇進入台灣最有優勢的個人電腦,而是PDA的製造呢?

周永明表示,那時他從朋友處得知微軟非常重視Windows CE作業系統,而且宏達董事長王雪紅也注意到這個專門用於PDA的作業系統,在與卓火土、周永明等人商量後,宏達隨即便決定要在這個領域發展。

產品要有人味

卓火土表示,宏達成立之初,就矢志要做世界一流的產品。當時,他覺得個人電腦的發展前景有限,周永明更是堅決表態,凡是與PC有關的他都不會去碰。

於是宏達便分成兩組團隊,一組由周永明領軍,致力於PDA的研發;另一組則致力於筆記型電腦的研發,但因市場不如預期,已轉往資訊家電發展,這組團隊由副總經理施永和負責。

「大家都從產業的起伏來決定投資與否,但我是從這個產品(PDA)去看,我相信它以後對人類使用(電腦工具)的模式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它會影響到人的productivity(生產力),還有整個工作形態,」周永明提到他看好PDA的原因。

卓火土在宏達成立之前曾一手創辦了迪吉多在台灣的研發中心(迪吉多大溪廠,1998年8月被康柏購併),負責研發金額動輒新台幣四、五百萬元的大型伺服器,研發團隊多達一、兩百人。

卓火土表示大溪廠經常要與美國總部合作開發產品,而大溪廠的東西有時比美國總部的還要好,所以被英特爾選為共同開發新產品的合作伙伴。大溪廠從產品早期設計階段便與英特爾合作,使他們有很多與一流設計人才合作的機會。

宏達為什麼能生產出微軟「夢寐以求」的產品?主要是因為兩者的理念非常接近,他們都想開發功能更全面化(如多媒體功能),能獨立上網,而不只是記事本的PDA。

卓火土與周永明以前在迪吉多是做終端機與伺服器等比較大型的產品,現在改做PDA,有一些基本的困難他們必須克服。

卓火土表示,終端機與伺服器跟PDA相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是一整套系統的產品,所以他們當初在研發程序上面並不需要很大的改變,但在設計產品時,必須注意的事項便跟以往有所不同了。

周永明表示,除了engineering(電子工程)以外,還要考慮到非常多人機界面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不是放在office(辦公室)裡面或桌子底下,消費者隨時都會帶著它,「所以你要加入許多『人』的因素進去(令它更符合人體工學),」周永明強調。

宏達在設計iPAQ時曾突破了幾個重要的難題,克服了其他PDA原型「體積大」與「速度慢」的兩大問題。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iPAQ是與康柏一起規劃的,但裡面所有的軟體(除了作業系統以外)、硬體都是宏達自己設計、測試與製造的。

宏達在1999年時便開始研發iPAQ,經過一年左右,iPAQ才正式上市,在iPAQ問世之前,許多支援Windows CE的PDA原型都犯了兩大錯誤:體積大與速度慢,這兩項缺點使得Windows CE已經奄奄一息,很多人甚至在iPAQ尚未研發出來之前,就認為Windows CE已經被Palm的作業系統打敗了,所以iPAQ的誕生在某個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幫了微軟的一個忙。

當時宏達在設計iPAQ時決定採用英特爾的StrongARM CPU(中央處理器),解決了先前速度慢的問題,而在體積上宏達也成功地把iPAQ塑造成「輕盈的體態」。

例如,1997年7月時,宏達就大膽嘗試還沒有人用過的固態高分子鋰電池。宏達研發部專案經理鄧霖森表示,它的能量密度較一般液態的鋰電池為高,而最重要的是可塑性高,以更薄的體積提供傳統鋰電池相同的能量。

另一項宏達的創舉就是採用reflective LCD screen(反射式液晶顯示螢幕),顯示器效果好而且更省電。

一般用在PDA或筆記型電腦的LCD為傳統的黑白雙色,而且在亮光下顯示就會變得非常差;而反射式LCD不單是彩色,在強烈的太陽光下顯示依然清楚、鮮豔,而且耗電量較低。

周永明認為,這種反射式LCD最適合運用在mobile的器材上,可是當時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敢用,因為它是一個新的技術,價錢又相當高昂。

以ODM自我定位

宏達的商機有多大呢?資策會產業分析師蘇佑毅估計,去年全球PDA需求約為一千萬台,今年大約會上升至一千五百萬台,明年再繼續成長到一千九百萬至兩千萬台。

雖然Palm作業系統的PDA囊括去年70%以上的市場,而支援Win CE(主要機種只有iPAQ一款)的則不到15%,但是微軟副總經理華德曼(B. Waldman)表示,今年支援Windows CE的PDA機種在美國和英國市場的占有率將會比去年增加,代表著宏達的出貨量、營收,甚至獲利可以跟著受惠。

今年4月甫落成,坐落於桃園龜山工業區的宏達新總部,可使用總面積達一萬七千坪,年產能可擴充至一千萬台(宏達預估今年出貨量約一百五十萬台左右)。

宏達預計公司未來三年每年營收都至少有50%的成長空間,今年預估將達新台幣208億元,去年為45.6億元;以稅前盈餘來看,今年9.54億元,去年1.09億元,每股盈餘則是從1.21元大幅成長到今年的7.69元。

創新、做世界一流的產品,以及成為世界第一,是宏達一直以來的期許。宏達成立至今才四年,但員工的向心力及鮮明的企業文化,卻是宏達一大特色。宏達高層認為,一個公司要有文化及理念才能長期經營下去,所以在招聘新員工時,尤其研發部員工,主管一定會先跟適當人選溝通公司的經營理念——做世界一流的產品及提升台灣整體產業,看看他們的理念有沒有跟公司的相符。

大致說來,宏達對員工是很不錯的。除了在上班時間免費供應員工汽水等飲料外,員工上班(不含生產線)也不用打卡。另外新店的Wireless Mobile研發處還有十幾部跑步機供員工使用,而桃園總部的健身房目前正在裝置中。

宏達並不打算花時間去創立自己的品牌,它對自己的定位為一個ODM(original device manufacturer,設計代工)廠商。

在現今國際品牌大廠如摩托羅拉、易利信、西門子等紛紛宣布裁員,並把部分生產外移到海外代工的情形下,ODM似乎正是宏達的利基點。而不同於台灣的一般代工廠,宏達希望運用自己創新與研發的能力讓自己在產品從規劃到設計上都要有主導的地位,繼而提高台灣產業的層級。

怡富投信的通訊網路分析師溫慶森認為,宏達是一家很有潛力的公司,因為宏達的產品非常有競爭性。他表示全球消費者對PDA的需求會逐漸增加,至2002年初時將大行其道。消費者對PDA的功能也會比以往要求更高,不單對功能要求更多、更好,PDA與網路的連接性也要更快、更方便。所以他認為PDA製造商如果往這個方向發展的話,將來會有很好的表現,而這符合了宏達的發展方向,同時宏達也具備了相當的能力去開發這類的產品。

資策會資訊家電產業分析師曾曉勤也預期宏達在未來的兩、三年中會有大幅的成長,不過,他指出PDA有被邊陲化的可能,因為將來大部分的行動電話都具備了PDA的功能,消費者可以直接用行動電話就好,對PDA的需求便可能會衰退。因此如何掌握無線通訊及PDA作業系統的整合技術,成了宏達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