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看見雲林的創新與用心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1-09-22

瀏覽數 73,800+

圖說: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田徑項目
圖說: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田徑項目

睽違34年,110年全中運再度回歸雲林縣,為了迎接這場盛大賽事,縣府團隊卯足全勁總動員,創下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創舉之「最」,歷時一個多月的賽事不僅圓滿落幕,更讓大家看見一個創新突破的雲林!

面對史上最詭譎多變、嚴峻艱困的疫情時刻,110年全中運以最高規格嚴苛防疫的同時,能將運動賽事比照國際級規格如期舉行,開幕典禮還加入了融合雲林在地元素的精彩表演與活動,可以說是成功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務。雲林縣大家長張麗善驕傲又感動的說道:「這都要感謝四千多位工作人員及志工伙伴的辛苦付出,在全中運史上,為雲林縣寫下光榮的一頁,也擦亮了雲林的招牌。」

敢創新敢突破,全中運在雲林不斷挑戰極限

今年的全中運,共創下了六個之「最」的創舉,除了前面提到的動員最多人力之外,還包括競賽項目最多,達21項比賽項目;參賽選手最多,共有一萬七千多人;賽事期間最長,從三月九日資格賽開始到四月二十二日閉幕,共歷時一個多月;場館分布最廣,橫跨桃園、台中、南投、雲林四個縣市。

麥寮中學楊睿萱衝破29年大會紀錄,與張麗善縣長合影

麥寮中學楊睿萱衝破29年大會紀錄,與張麗善縣長合影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雲林縣所獲得的獎牌數量,也創下歷年來最多的紀錄。相信雲林的在地選手、教練因受到地主榮譽感鼓舞下,奪牌企圖心特別強烈,加上雲林縣對於選手的培育工作,確實也投入了許多努力與改變,不僅提供選手們更優質的訓練場地,也提供訓練經費補助和增加教練指導費,讓選手能更專注於訓練,獲得技巧上的精進。張麗善縣長與有榮焉地表示:「我們原以奪下20金為目標,想不到選手表現更勝預期,一共獲得22金、23銀、26銅,榮登史上最佳紀錄。」她同時也承諾,會持續研擬並落實優秀人才長期培訓計畫,希望為縣內培育出更多優秀運動選手,再創雲林縣體育王國時代。

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選手獎偶

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選手獎偶

此外,這也是雲林首度將運動賽事與藝術表演結合的一大創新突破,開幕典禮安排明星歌手演唱會、街頭藝人表演、無人機聲光秀,輪番上陣的熱鬧精彩表演,宛如一場眾人歡騰的嘉年華會。最為特別的巧思,是以雲林特色的布袋戲、動漫元素所設計而成的選手獎偶及貴賓紀念偶,更成為大家詢問度最高的珍藏品。

全力總動員,展現雲林人的團結好客精神

能夠在資源有限又恰逢疫情來攪局的時刻,將這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辦得如此有聲有色,張麗善縣長表示當中的難度和挑戰可不少。舉例來說,要一次容納近兩萬次人員的短期湧入,住宿的安排就是一大難題,為解決外縣市教練與選手訂房問題,縣府團隊立刻與縣內宮廟協商,提供選手三千多個免費床位,而且大部分提供住宿的宮廟,還自掏腰包改善住宿環境,希望讓選手感覺到賓至如歸,這就是雲林人團結與熱情好客的最佳展現。

雲林縣長張麗善帶領縣府團隊全力總動員

雲林縣長張麗善帶領縣府團隊全力總動員

為了讓選手能在最完善的場地發揮最強實力,雲林縣府團隊遠赴桃園、台中、南投商借最專業的比賽場地,以認真、誠懇及負責任的態度承辦這場全國性賽事,因此從賽會裁判長、教練、參賽選手,到共同合作的外縣市政府單位,都留下讚聲連連的好印象。

110年全中運在好山、好水、好好玩的雲林縣圓滿落幕之際,也讓大家看見了雲林從農業大縣,邁向觀光大縣、科技大縣的用心轉變。

(雲林縣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數位專題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在,縣市無不積極爭取青年移居。被視為勞動力的18-44歲青壯年人口,成為22縣市積極祭出政策守住的族群,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各地的發展潛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