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美國發生911事件,美國從此投入大把資源在反恐戰爭。沒想到,這些努力卻因塔利班重返執政而化為烏有;更令人意外的是,20年反恐最大受益者甚至不是軍火商,而是矽谷巨頭!
根據美國「ACRE」、「MPowerChange」與「Little Sis」三個倡議組織,在本週四(9月9日)合作揭露的調查報告指出:亞馬遜、臉書、微軟、推特與谷歌,在美國政府積極反恐後,獲取的政府合約激增,總開支高達445億美元,成長更勝軍火商。
同時,美國政府還有疑似社群帶風向的作為,在在都讓矽谷巨頭從中獲益。
社群雲端崛起!成為反恐監控新利器
為何美國反恐作為,不只靠武器軍火,還更仰賴軟體雲端見長的矽谷?
根據這份名為「大科技公司販賣戰爭(Big Techs Sells War)」的報告分析指出:911事件是在2001年發生,那時矽谷網路產業已初步興起。美國政府逐漸發現,不管是臉書、亞馬遜電商,或微軟視窗,都是許多民眾天天會用到的工具,其實也很適合用來監控美國國內與海外的穆斯林組織。
除此之外,善用資料庫或需要用GPS服務定位的無人機,也能對反恐戰爭有助益;也因此,2004年以後,美國五角大廈與國土安全局,和矽谷公司簽訂的各項服務合約金額就逐年提升。
尤其在2007年至2019年間更明顯激增;這期間各類政府和矽谷公司簽訂的合約金額總計,較之前成長高達50倍。
上述組織使用Tech Inquiry線上工具,撈出美國政府合約歷年的資料庫數據顯示:自2004年以來,美國政府提供給這些科技公司總計445億美元合約金額中,國防部就佔了438億美元、國土安全局則有3.4億美元。顯見絕大部分都和國防有關。
矽谷公司和美國政府合作,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以谷歌來說,它在2004年與2015年間和國土安全局簽訂的服務合約金額明顯成長,主要是提供GPS軟體服務與雲端運算,和全球打擊反恐所需的定位服務可能相關。
微軟與亞馬遜則也是提供雲端運算服務為主,這些政府合約,可說對這些矽谷公司的雲端轉型有明顯助益。
川普猛下臉書廣告,推播「穆斯林極端組織」報導
在這串生態鏈中,臉書扮演的角色則頗為爭議。
根據報告揭露,2017年9月,美國前任總統川普推出第三版穆斯林禁令後,當時同步提供臉書35萬美元的廣告預算,以便用來投放一些由美國聯邦政府贊助的「極端主義觀察(Extremism Watch)」新聞頻道報導。
由於頻道主管是有名的反穆斯林人士,而臉書是全球數十億人口使用的社群平台,也令人擔心背後可能潛藏帶社群風向的嫌疑。
另外,這些倡議組織也指出,不少美國政府前公務員,因為數位反恐的機會,後來還安插到這些矽谷公司任職。例如一位曾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賈德·可汗(Jared Cohen),後來離職來到谷歌創立孵化器Jigsaw,這個孵化器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協助建置用來反恐的新型社群工具。
反而像是雷神等軍火商,根據USAspending.org的資料顯示,他們近年和美國政府的簽約金是起起伏伏,2017年以後簽約金額甚至開始下滑。由此看來,美國國防轉向數位化的趨勢相當明顯,只是這真的有助於美國聯合全球反恐、扶助友邦嗎?
911事件創造了「美國老大哥時代」?
而這份報告一出,立刻引來國際媒體群起關注。像是《德國之聲》便分析,從此份報告看來,911反恐事件最後是創造了一個加強監控的時代。
不論是使用大數據或者AI,反恐成為各國政府立下新安全法條與監控的理由。也有外媒主動聯繫這些矽谷公司確認真實性,目前仍無任何回應。
若這份報告屬實,在911事件20年後,美國實則藉由矽谷平台,成為監控全球穆斯林社群的「老大哥」?是否讓無辜的穆斯林平民受害或被歧視?每個疑問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議題。
諷刺的是,近幾年美國政府大談矽谷平台壟斷,私底下卻傳出種種尷尬合作。傳聞是否屬實,影響美國威望甚鉅,亟需拜登政府提出更多的實際作法來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