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鮑威爾偏鴿演說,製造業循環正重演2013行情?

財經M平方
user

財經M平方

2021-09-01

瀏覽數 23,100+

圖/聯準會主席鮑威爾。Flickr by Federalreserve
圖/聯準會主席鮑威爾。Flickr by Federalreserve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M平方想讓你知道的是:台灣時間上週五晚間,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於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談話後,美股持續攀升歷史新高,新興市場上週也出現反彈行情,本篇文章整理Powell談話重點,以及在製造業高檔反轉之際,疊加確認年內縮債對資產走勢後續影響,並更新M平方於6月提出下半年三大修正訊號最新動態。

一、Jackson Hole鮑威爾談話溫和偏鴿

8/27(五)美國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於全球央行年會Jackson Hole發表演說,而行情表現美股S&P 500、那斯達克再創新高,美元美債殖利率分別回落至93以及1.35% 以下,顯示市場反應會議談話偏鴿,M平方以三大重點解釋此次談話:

▌縮減購債論述與7月會議紀要相同,未提出時間點

如7月紀要所述,多數(most)委員指出,若經濟發展符合預期,今年開始縮減每月購債將是合適地,原因為目前通膨已達標,就業最大化接近達成(close to being satisfied)。此次演講優於市場預期,此前Powell一再強調公布前將提前與市場溝通,但本次未釋出時間點,代表最快9月FOMC會議公布10月後才會實施。

▌大篇幅論證通膨暫時性觀點,淡化市場對於通膨壓抑經濟預期

Powell解釋由於疫情後,政策使商品需求大增,加上供給端緊繃,造成過去25年均疲弱的耐久財價格至今的大幅躍升,並推動通膨,但近期供應鏈緩解下,部分耐久財商品通膨已經放緩,較低機率持續支撐整體通膨。且觀察薪資並未出現快速成長,顯著增加企業成本、助長通膨的薪資與價格螺旋向上的現象(wage-price spiral)。

▌強調長期充分就業才是未來升息的必要條件

除了多數數據顯示通膨達標外,近期就業市場6 ~7月80萬以上的月增,也正朝向實質進展的條件邁進,因此縮減購債在今年仍是勢在必行的,不過Powell強調縮債時間與速度,並不等同於升息訊號,因為升息將有更多嚴格的條件,如確保中長期充分就業的達成,而在此之前將維持聯邦基準利率在0~0.25% 的水平。

二、製造業高檔轉弱、聯準會政策轉向,重演2013年資產行情 ?

回顧2013年聯準會正值縮債之際,當時製造業走勢與如今相同,M平方於過去一年不斷提及製造業循環,目前位於上升週期中後段,我們也重新帶大家回顧製造業循環的四個階段以及每一階段下個大資產報酬表現:

▌階段一(上升週期):趨勢向上、緩增長

PMI逐步由衰退向上回升至50以上,市場資金也逐漸從避險資產逐步回流至風險性資產。

▌階段二(上升週期):趨勢向上、強增長

PMI穩定維持在50以上,並持續向上成長,此階段信用風險利差維持低檔,投資風險性資產勝率高,其中新興市場、原物料、高收益債有outperform的表現。

▌階段三(下降週期):趨勢向下、緩增長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PMI從高檔略微轉弱,但仍維持在50之上,且在部分庫存水位處於低檔下,製造業仍受最後一波補庫存的帶動,此時部分股市仍有投資價值,但新興市場勝率已降低。

▌階段四(下降週期):趨勢向下、負增長

PMI快速下滑,甚至跌破50門檻,信用風險利差、VIX走升,投資股市、原物料等風險性資產勝率大幅降低,新興市場回檔風險較美股來的更大,資金由向避險資產黃金、美債、美元等資產。

製造業循環四階段。

製造業循環四階段。

看更多:【投資指標GPS】工業進入「補庫存」正向循環,7個指標投資 ETF
看更多:【總經Spotlight】全球製造業走勢分歧,股債殖利率再度翻轉!

而同步搭配聯準會動向,此次製造業循環伴隨縮減購債的情況與2013年相似,製造業循環成長至階段二的高點、即將轉往階段三,聯準會在經濟強勁之下逐步釋放縮債意圖,也就是著名的Taper Tantrum,導致後續聯準會放緩縮債進程,M平方簡單拆分2013年前後縮債過程,可以簡單觀察出聯準會態度轉變:

▌討論縮減購債時期(2012/09~2013/09 )

市場於2012/09開始預期聯準會即將縮減購債,至2013上半年期間,聯準會投票及會議紀要逐步透露出有部分委員開始考慮不延長購債,新興市場出現震盪,美股持創高,至2013/05時任聯準會主席Bernanke於 聽證會首次公布聯準會考慮開始縮減購債後,行情震盪幅度加大,新興市場股市出現-15%回檔。

▌縮減購債態度緩和(2013/09~2013/12)

2013/09原為市場預期聯準會將釋放縮債的時間點,然經過5月至9月的市場波動,聯準會正式於9月FOMC會議上推遲縮債的決議,至2013/12才正式宣布於2014年1月起正式縮減購債。在縮債緩和之下,新興市場短線反彈,美股持續創高。

▌正式縮減購債時期(2014/01~2014/10 )

2014年起聯準會正式啟動縮減購債,於1月起每月減少100億美元購債量至每月購債750億、2月、4月、5月、6月持續減碼100億,至6月時每月購債規模削減至350億美元,並於10月正式QE退場,此時期新興市場進入長達兩年的震盪,美股則仍再創高。

▌停止購債時期(2014/11 ~ 2015/12 )

至停止購債後,美元指數從 2014 Q4約80左右低點一路攀升,一度在2015 Q1突破100關口,美股也在此時停止創高,甚至出現-14%的回檔,而同時製造業循環也在資金面的壓抑、頁岩油供給面壓力之下,正式由三階段落轉落入四階段(趨勢向下、負增長),油價由100美元以上崩落至20美元,新興市場股市則出現-30%以上的回檔。

2013年後新興市場率先進入震盪,美股仍在創高。

2013年後新興市場率先進入震盪,美股仍在創高。

更完整的解析都統整在財經M平方網站上,立即閱讀!

【限量體驗帳號】立即免費獲得14天 MM PRO 會員資格 ✨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