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防疫期間用「螢幕保母」安撫孩子?研究:恐換來終生負面影響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1-05-23

瀏覽數 83,850+

圖/pexels
圖/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家長措手不及,雙薪家庭和孩子處在一起已經分身乏術,不得不打破原本的規範,把孩子交給螢幕。去年一年歷經居家令的一些國家,已經發現封鎖期間小孩螢幕時間大幅增加,引起專家擔憂,這種生活模式會變成長期習慣,現實生活與虛擬界線更模糊,對身心健康恐造成終生影響。

市場研究股份公司益普索和全球近視意識聯盟進行調查發現,美國44%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超過四小時,是疫情大流行前兩倍多,除了線上教育平台,YouTube和遊戲平台Roblox等網站使用率出現最大增長。

愈來愈多網路業者要搶進兒童市場。Facebook正在考慮開發針對13歲以下人群的Instagram, Facebook也表示他們不會在針對13歲以下兒童開發的Instagram產品展示廣告,並會與兒童健康與安全方面的問題諮詢專家。

但Facebook計畫遭到許多人反對,因為過去研究顯示,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會增成許多心理問題,自尊與自我的發展會產生扭曲,因為當孩子表現自我時,可能沒有能力知道什麼是與他人分享的適當自我表現。

這些吸引兒童的專屬平台愈來愈多,讓美國專家很擔心,他們認為這些網站內容大部分都沒有任何教育意義,甚至專門為兒童設計的YouTube for Kids頻道也是如此。美國政府委員會最近將該頻道描述為「虛假的,消費主義內容的荒原」,只有4%內容有教育意義。

網路成癮會造成兒童易怒、抑鬱等問題增加。一項大腦科學研究發現,看太多數位內容的兒童,與衝動控制和獎勵相關的大腦部分萎縮,情緒管理能力也下降,支持理由是螢幕時間增加與額葉灰質變薄之間有關。

當前的大腦影像學研究並未追踪隨時間變化對大腦的影響,包括萎縮部位是否重新生長。但正在進行的一項長時間的縱向研究初步結果顯示,每天使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超過七小時的美國9~10歲兒童,皮層變薄的可能性更大,這是大腦最常處理訊息的最外層。

除了大腦變化,最直接的影響是傷害眼睛。很多人認為,近視是遺傳,與兒童時期看多少螢幕無關,但封鎖期間的中國研究發現,螢幕時間太長確實傷害視力。

pexels

pexels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原因是我們看螢幕時,視角和螢幕眩光會讓眼睛比看印刷頁面更疲勞,且這種傷害可能會持續一生。今年1月對中國12萬多名兒童進行的研究發現,居家期間,6~8歲兒童近視率,包括近視或遠距離看東西困難的人明顯增加。

6歲兒童居家令後近視率為21.5%,之前最高近視率是5.7%。近視嚴重的人更容易出現其他疾病,例如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白內障和黃斑部退化,這些可能威脅患者的視力。

對6歲兒童的研究發現,接下來三年,多40分鐘戶外活動時間的人,近視可能性降低9%。戶外環境提供明亮、全光譜光線,各種比例的豐富空間圖案,以及遠處物體的清晰圖像,可保護眼睛免受近視傷害。

放寬兒童螢幕時間對雙薪家庭而言,或許是疫情大流行期間的權宜之計,但若封鎖時間一長,恐怕日後成為難以逆轉的習慣,對孩子造成終生影響。

本文轉載自2021.05.21「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