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蕭國坤效率經營事業與生活

徐嘉卉
user

徐嘉卉

2002-12-01

瀏覽數 21,700+

蕭國坤效率經營事業與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2 / 12月號雜誌 第198期遠見雜誌

上午八點整,一名中年男子走進連鎖咖啡店,坐在習慣的位置,點著同樣的咖啡……。近八點半,他起身走向位於仁愛路圓環附近的辦公室。電腦裡,塞滿來自美國、亞洲各國的電子郵件,行事曆上,一場場會議與會面正等著他準時開始……。

「我每天五點起床,六點到七點半在健身房運動,七點半到八點洗澡,八點到八點半喝咖啡,八點半到辦公室,」一格格比軍隊紀律還要嚴謹的時間規劃表,清晰地浮刻在新惠普亞洲區國際採購處總經理蕭國坤一連串的生活敘述裡。

9月23日,於惠普合併屆滿半年不久,蕭國坤在上任後第三個月交出第一張整併成績單——惠普產品發展中心(Product Development Center,簡稱為PDC)。惠普在亞洲唯一的產品發展中心,囊括了全球百名精銳工程師,讓政府面臨大陸磁吸台灣資金人才效應的壓力輕了不少。「以台灣為研發中心」的大政方針,因為一位在跨國企業工作的台灣籍經理人,開始吹起前進的號角。

成本至上的經濟學人

「不論工作、還是休閒嗜好……,他做事的態度都是,要嘛就不做,決定做了就全力以赴,」蕭國坤妻子陳港萍指出。

事實上,大部分的工作伙伴都不敢輕看這位「Kai Hsiao」(蕭國坤的英文稱呼)。曾被外界認為是蕭國坤事業生涯重要競爭對手的前惠普大中華區採購處總經理,現為金像電子執行董事陳秋銘,對他的印象是,「他思考很周密,做事很嚴謹。」

他也是愛待在企業實驗室的「化學老師」。蕭國坤能把惠普在亞洲不同國家分設的六、七個辦公室變成只有一張 face(面孔)的辦公室(編按:所有員工作業流程標準化)。這是為什麼他在Ingram Micro服務時的老長官,會推薦他為惠普掌15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000億元)採購兵符。「怎麼把大家變成一個team(團隊)?讓他們起化學作用!」蕭國坤說。

簡單一句話,背後卻是遍嘗百草而來的心得。蕭國坤在擔任康柏亞洲採購總經理之前,曾於Sears World Trade、Honeywell、Data General、Ingram Micro等,負責採購業務。長達二十多年的國際採購經驗,在外人看來頗為風光,不過,蕭國坤覺得他是,「吃過很多虧才摸索出方法來的,」他說。

歷練撞擊出一套訓練模式,他花很多時間培訓工作伙伴,使完全不同的分子,因為摻進「Kai Hsiao」這個觸媒而重新燃燒、解構、再結構。「我常跟員工說,在我手下能混過三年,算你幸運,」蕭國坤說。

現在,他最新的挑戰是怎麼當一個好的聯合國部隊領袖。在相隔不過一扇門扉的平面空間裡,有如稻田般整齊的隔間座位中,坐著來自歐洲、日本、新加坡各地的工業設計人才。一名農夫的工作,從撒下種子開始,蕭國坤的獨門操兵守則,則從他向總部爭取產品發展中心到台灣起,再次琢磨。

當一名國際採購總經理於公,要為公司節省成本,可是於私呢?對蕭國坤而言,還是成本!星期一至星期五,他加班工作,假日騎馬、攝影。「這已經是生活習慣了!我想事情的方法,永遠會想到低成本、高效率,」他說。高效率經營自己,使蕭國坤四十歲就成為能同時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省立美術館開個展的攝影家,也讓他不過五十知天命之年,就爬上世界第一印表機與全球前三大筆記型電腦大廠的亞洲採購總經理職位。

惠普正如火如荼地整併。每隔一、兩個星期蕭國坤就得出國,即使在一出國就得忙到半夜的時機裡,他還是照著原訂計畫開攝影展。「做組織一定要跳出來,不要陷在裡面。陷在裡面永遠會覺得人手不夠,跳出來問,你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你能夠對公司產生的價值是什麼?」拿蕭國坤的生活片段和工作思索重複曝光,沖洗出來的就是這麼一張照片。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對某些習於商場文化的人而言,新惠普新任亞洲國際採購總經理可能有點太過潔癖。蕭國坤不喜歡員工接受吃飯以外的招待,不過,他也還不至於太不近人情,PDC辦公室入口懸掛的字畫以及書架上放置的小型琉璃雕塑,都刻有廠商贈送的字樣。只是,和其他國際採購總經理相比,「他比較獨來獨往,不過也是比較直來直往的人,」認識蕭國坤十年的英業達集團總裁李詩欽說。

成功男人回家

熱切投入工作的他並不是工作狂。1993年初蕭國坤放棄Data General亞洲國際採購總經理的職位,放棄一年得繳70萬、80萬元所得稅的豐厚薪水。他在事業高峰勇退,理由只有一個,「我不要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席,」蕭國坤說。

在兒子Eric國中二年級時移民加拿大,當時,蕭國坤真的打算就此自「採購」江湖隱退。「寒蟬」成為蕭國坤旅居加拿大期間回國展出的攝影主題,鏡頭下,屋裡屋外渺小的生活世界以色塊跳躍著。

蟄伏五年,蕭國坤原本的專業能力被北國的冬雪冰封。去加拿大前,蕭國坤不僅商場衝刺,為了在攝影上突破,孤身到尼泊爾、印度四處冒險。然而,到加拿大以後,不要說科技專才難以發揮,連在曾擔任發行人兼主編四年的《攝影月刊》發表文章的機會都沒了,一下子全都靜了。「且學寒蟬甘自閉,客來不點趙州茶,」蕭國坤說。

和妻子陳港萍商量後,蕭國坤決定再當一次學生,為中年轉業打算。近五十歲的蕭國坤在溫哥華學習口譯並不輕鬆,大大小小的英文單字都要背,還有每週兩次的 Field Trip(現場模擬)要應付。不過,老學生的拚命終究打敗年輕未經世的大學生,「老師們都好喜歡他,」陳港萍說。但是原Data General的老長官更喜歡他,「我還真是被老闆騙回台灣的,」蕭國坤說。

1997年蕭國坤返鄉,對台灣的印象是「變進步了」。今年他以一介布衣的身分送出產品發展中心這個大禮物,因為他認為現在台灣製造能力雖強,但工業設計能力弱,如果不在工業設計上急起直追,整體產業可能會落後。「iPAQ(編按:原康柏生產的個人數位助理PDA)為什麼成功?因為人們把它當成流行,」蕭國坤說。

年輕時,蕭國坤就連多請追求中的陳港萍吃一碗豆花都做不到,吃一碗魷魚羹後肚子還沒飽,口袋的錢卻早已經見底。他是「土碩士」,畢業於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也曾擁有慘澹少年郎的憂愁。「他年輕時對自己很沒自信,可是我知道他行,鼓勵他去考外商公司,他就去,」陳港萍說。

但現在,他說的話就是將軍令。「我告訴員工,每個步兵都要有兩個武器,一是筆記型電腦,另一個是手機,工作需要機動……,」蕭國坤說。

剛上任的他一年有一百五十天必須出國,出差進飯店第一件事就是游泳一千五百公尺以保持體能;不僅如此,工作之外,他還有一個大夢——完成南亞一帶包括喀什米爾、拉達克高地等戰亂地區的攝影作品集,也計畫明年底再舉行個展。

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時,蕭國坤被要求在鏡頭前擺弄姿勢,被告知NG(不夠好)必須重來,這是一輩子拿相機的他,生命中難得的第一次接觸,也是重大的突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