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三低時代理財大作戰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2-12-01

瀏覽數 17,350+

三低時代理財大作戰
 

本文出自 2002 / 12月號雜誌 第198期遠見雜誌

大街小巷的商店都在打折扣戰,1元競標的拍賣場擠滿人潮,從汽油、家電、電腦、服飾、化妝品到大閘蟹,似乎每樣東西都不斷在降價。物價降、降、降,當每個人都預期明天還有更便宜的東西可以買時,通貨緊縮的陰影也悄悄接近。

物價連續下跌是通貨緊縮的前兆。窮其一生都在對抗通貨膨脹的經濟學家、政府官員和一般大眾,現在得開始學習「通貨緊縮」這個陌生的新名詞。

中國信託負責貴賓理財中心的經理楊子宏說,這陣子客戶常來問通貨緊縮是怎麼回事?怎麼做才可以保住自己的財富?語氣裡充滿了「恐慌」。

物價下跌雖然可省下不少錢,但投資人似乎也愈來愈賺不到錢。銀行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已經跌破2%,股市大盤指數連五千點都站不回,預期的投資報酬率和實際情況落差太大,是造成民眾恐慌的原因。

怡富投顧總經理王鴻嬪指出,預期未來三到五年都不會再有7%以上的高利率,「在成長停滯的年代,大家要勒緊褲帶過日子,理財方式也要做調整。」

「save more, rich more」(省多便是賺)最足以形容通貨緊縮下的金錢觀。典型的通貨緊縮現象就是物價下降,民眾延後消費,每個人手上的錢實質購買力提高,明天的1元比今天的1元值錢,可以購買更多物品。但通貨緊縮帶來的惡性循環,可能使企業倒閉增加,景氣更冷,失業率提高。美林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張凌雲表示,「民眾也可能因為收入降低,而愈存愈窮。」

面對不同的景氣循環,荷包裡的錢改變,理財術也要跟著變。綜合銀行、投顧和外資等理財專家的建議,通貨緊縮下的理財策略主要包括:開源節流、少負債;債券搭配股票的投資組合;保本之外,也要適度低檔布局;不因為低利率就輕易投資房地產等等。

七項理財策略打敗通貨緊縮

策略一、開源節流

在景氣差的年代,能有業外收益固然重要,但本業更要勤於耕耘,以保住自己的飯碗。「對自己多投資,提升競爭力,是最好的開源方式,」王鴻嬪如此表示。而收入隨時都可能減少或中斷,所以應節約奢侈品或生活上不必要的消費。向來不戴珠寶的王鴻嬪便說,「頭皮以下,對提升自己競爭力沒有幫助的花費,儘量少花。」

策略二、減少負債

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借錢是最危險的行為。因為今天你欠銀行1元,明天負債就變成2元,債務會愈滾愈大。楊子宏建議持卡人只保留一張信用卡,以方便控制自己的債務。尚未償還的信用卡帳單,先用利率較循環信用貸款低的小額信貸償還,降低負債;年終紅利則先償還掉房貸本金,減少利息支出。

策略三、必備債券投資

債券是低利率時代的主流投資工具,今年以來,定存資金大量流入債券市場,目前國內債券基金規模已衝高到新台幣1兆8000億元,債券多頭情勢雖然已過,理財專家仍一致認為債券是必要的投資商品。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有些人認為通貨緊縮下持有最多現金是明智之舉,但專家認為此種理財方式太保守。若預期通膨下降到通貨緊縮的時期可能長達五到十年,張凌雲指出,「投資中長期債券的收益會更高。」他建議,以政府公債、高評等公司債、高收益債券和房貸債券四種搭配組合,風險最小。

策略四、逢低布局股票

就中長期的理財規劃來看,股票是不可或缺的高收益理財工具,專家認為趁低檔適度投資,才可提高中長期的投資報酬率。在投信業有十多年資歷的王鴻嬪表示,在基金銷售清淡時反向進場,定期定額投資累積下來,一定讓投資人賺錢,「這兩年其實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好時點。」

張凌雲則建議,價值型的股票是較好的投資標的,配息穩定的定存概念股也可以考慮。他解釋,在景氣成長停滯期,需由高景氣帶動攀升的電子類股難再大幅成長,反而像原物料或消費品等民生必需品公司股票及價值類型股票(股價被低估的股票),股價表現較佳。但這並不一定排除高科技類股,他舉美國的蘋果電腦為例,有些電子類股也會從高成長股票轉變成價值型股票。

策略五、投資3S商品

今年最熱門的理財商品非保本型商品莫屬,銀行只要推出號稱保本的商品,短期內便銷售一空。保本型商品是運用利息去做積極投資,有機會獲取比定存更高的收益,投資失利時,也不會傷到本金。

中國信託個人金融總管理處副理黃培直指出,對抗三低時代(低成長、低利率和低通膨),最好的投資商品是3S──債券(series bond)、投資型定存(structural deposit,也稱結構性定存)和連動式投資商品(structural notes)。

投資型商品強調保本保息,目前平均都有4%以上的收益,比長天期定存利率高,也是保守型的投資。連動式投資商品收益更高,但風險也較高。

不過保本型商品有一定保本成數,不見得是100%,合約期長短也是投資人需考慮的因素。加上銀行有權在行情不理想時提前贖回,近來也發生不少糾紛。王鴻嬪認為,若合約鎖住本金長達五到七年,這麼長時間內股市至少會有一波行情,除非是不投資股票的人,否則可能錯失其他投資機會。

策略六、投資兼顧國內外

在全球化時代,國內和國外的投資應維持一定比重,以分散風險,也確保資產不縮水。以往國人習慣外幣投資就以美元為主,但在歐元兌美元匯率已大致穩定在一比一的基礎上,黃培直建議新台幣資產宜持有四成,而美元和歐元則各適合持有三成。

策略七、只投資自住屋

房貸利率走低,房價亦低迷不振,有些人會陷入低利率陷阱,錯認正是買屋好時機,但理財專家都不看好房地產投資。目前租金正在下降,景氣差,房地產價格也不可能好,賺不到房價上漲的差價。張凌雲指出,除非租金報酬率比房貸利率高上2%~3%,投資房地產才可能獲利,否則不碰為妙。

歷史上尚未有任何國家曾成功解決通貨緊縮的問題,對民眾而言,面對新變局,只有多一分瞭解,多一分準備,才能在新一波財富重組下,繼續保有自己的財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