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在出席遠東百貨德國週活動及10月19日的遠東集團運動會時證實,「遠東集團透過增資太平洋流通公司,已經取得超過50%太平洋崇光百貨(SOGO)的持股。」
這個訊息在百貨業界造成極大的震撼。太平洋崇光百貨和遠東集團相加,將一舉把遠東集團推上國內百貨零售業的龍頭角色。
取得太平洋崇光百貨股權,也等於讓遠東集團直接「登陸」。因為太流公司目前持有太平洋崇光百貨約84% 的股權,而太平洋崇光百貨再掌握大陸太平洋百貨60%的股權。
如果能整合旗下遠東百貨和太平洋百貨兩大品牌,「遠東集團很有實力成為兩岸百貨霸主,」世界商訊機構策略企劃部總監張淑芬分析指出。
太平洋崇光百貨擁有傲視兩岸百貨零售業的條件,是引發眾家企業角逐的主因。
今年6月15日,太平洋建設總經理章啟明宣布以新台幣16億3000萬元,將太設手中51%的太平洋崇光百貨股權出售予太平洋流通公司,卻也開啟了太平洋崇光百貨的股權爭戰。
SOGO業績亮眼
太平洋崇光百貨的大股東換手為太流以後,同時爆發了股權之爭。微風購物中心、寒舍蔡家爭取購買太平洋崇光百貨的股份。最新的發展,則是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證實取得了SOGO 50%的股權。
在台灣市場,太平洋崇光百貨單是忠孝本館的表現,等於其他業者幾家分店的總和(表)。
創立於1987年的太平洋崇光百貨是台灣公布獎勵投資事業後,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零售事業;它創下不少第一的紀錄。包括開幕第二年即達損益兩平、忠孝東路的單店業績始終保持業界第一以及首創會員贈送來店禮等。「SOGO店的單點業績所締造的紀錄,到現在為止,國內百貨業沒有一家能做到,」談到業績表現,太平洋百貨副總經理李光榮還是很驕傲。拉長戰線,太平洋崇光百貨的獲利潛力在大陸。1993年,太平洋百貨進軍大陸市場,每年以35%的比例成長,開點的速度也相當驚人。(《遠見》雜誌194期)
但是,遠東集團要經營太平洋崇光百貨,仍面臨許多挑戰。
「遠東集團旗下的遠東百貨或遠企購物中心,都和太平洋崇光現有的客層差異性很大,」熟悉精品的萬博宣偉公關公司副總經理盧威丞說。
人才流失危機
人才流失,是太平洋百貨中國控股公司另一個嚴重的危機。
李光榮證實,太平洋百貨中國控股公司營運長朱海翔已經請辭。這是短短五個月內第二起高階經理人離職。今年5月,前上海太平洋百貨總經理王德明及台籍幹部集體跳槽,轉戰大陸民營企業——大連萬達集團。
當時,章氏家族緊急派遣成都店總經理朱海翔轉赴上海掌舵,並賦予太平洋百貨中國控股公司營運長的重責。沒想到,這位中國太平洋百貨最高指揮官,也突然請辭。
母公司的經營權之戰未休、大陸戰場上主帥求去,眼前又面臨百貨周年慶之戰。去年整體景氣不佳,母公司財務欠佳,太平洋崇光百貨仍打出一場漂亮的戰役。2001年11月9日周年慶活動首日,SOGO百貨業績2.3億元,遠超過微風廣場開幕當天的營業額6000萬元。面對今年的周年慶,李光榮強調,「總經理以下,太平洋崇光百貨仍沒變。」
但,不少主管對於未來太平洋崇光百貨究竟何去何從,心裡充滿著焦慮。
尤其是在徐旭東金援SOGO訊息曝光的第一個週末,太平洋崇光百貨裡的人潮,顯然不如微風廣場熱絡。
根據10月20日晚間八點的統計,太平洋崇光百貨的來店人數只有一千九百七十人,微風廣場卻擠進了七千人。
「歡迎光臨,我們會抵達您要到達的樓面,請小心您的腳步,」亮麗的台北太平洋崇光百貨電梯小姐聲音甜美,笑容迷人。但沒有人知道,SOGO未來的腳步要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