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一位重量級台商坦言,新冠疫情像一記警鐘,敲醒歐美各國對紅色供應鏈的關注,對Made in China產生疑慮,甚至是排擠,也進而開始思考對策,以改變紅色供應鏈日益壯大的勢力。
像是美國總統拜登,一上任便啟動「三三七調查」,或許可被視為一個指標,在邊緣政治引發的效應之下,除了美國以實際行動展開制裁外,其他國家的反中言論雖時時可見,但往往是一閃而過的星火。各國的制裁是否能持續下去,也有待觀察。
「吃不吃得到大餅,是政治問題」
「然而,世界局勢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賽局,」這位台商說,中國在非洲及部分歐盟國家仍有一定影響力,在中東也與至少八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商務及戰略伙伴關係。 再以稀土資源競爭來說,中國大陸握有全球90%重稀土存量,對高科技產業是足以「卡脖子」的關鍵生產要素。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