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間用膳之際,「阿霞飯店」人聲鼎沸,每桌幾乎都有的烏魚子切盤,吃的不只是台味、也是傳承。
「從小阿公烤烏魚子的背影和香氣,就是伴隨我長大的記憶。」在第四代接班人吳健豪的記憶裡,小學起就得和弟弟幫忙家業,小孩粗手粗腳做不了細活,只能幫忙替烏魚剝膜,但圍坐在火星劈啪、炭香裊裊的氣息中,全家人話家常的畫面,對他來說,就是家的味道。
至今,他仍堅持以炭火燒烤烏魚子做為開店的起始工序,傳承的儀式,成為「阿霞飯店」整個家族的風味印記。
第四代接班人吳健豪更把烏魚子做成醬料,好讓老客人能把「阿霞」的味道帶回家。
凡是「阿霞飯店」的老主顧都知道,阿霞最膾炙人口的烏魚子伴手禮,而這是自四年前起吳健豪已採整船採買、自製自銷的方式確保品質。
跟著黑潮南下的烏魚,總有大小優劣之別,賣相不佳或破損的烏魚只能被歸為次級品,但他認為,每條烏魚都代表上天的賜予,不該輕易淘汰;加上店裡除了單點菜色可供外帶,只有相對高價的烏魚子禮盒能當做伴手。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